小升初转型期学生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发表时间:2021/1/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上   作者:颜丹玉
[导读] 初中作为小学与高中的承接,其对于学生的发展而言有着重要意义。从小学生转变为初中生,从小孩子转变成青少年,这对于他们而言无疑是一种挑战。作为初中阶段的班主任,要如何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小升初的适应期呢?这是当代初中班主任所需要共同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下面就来说说小升初特别阶段下,班主任要如何开展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耒阳市大市中学 颜丹玉  421800

摘要:初中作为小学与高中的承接,其对于学生的发展而言有着重要意义。从小学生转变为初中生,从小孩子转变成青少年,这对于他们而言无疑是一种挑战。作为初中阶段的班主任,要如何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小升初的适应期呢?这是当代初中班主任所需要共同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下面就来说说小升初特别阶段下,班主任要如何开展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发展;小升初
        初中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整体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就刚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由于离开了原本熟悉的校园环境,周围也不再是熟悉的同学,且需要适应不同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所以难免会感到畏惧和不适,有些心理状态不好的学生还会出现厌学的情况,这对于学生的发展而言无疑是不利的。作为初中班主任,要如何避免这个特殊时期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呢?这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
        一、小升初转型期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1.复杂心情导致心理问题
        小学阶段的学生都特别希望自己赶紧长大,升入初中,想要体验初中的美好,但大部分小学生成为初中生后都会感到无所适从,因为与自己所想象的初中生活并不相符。这时候学生就会因对初中学习和生活的美好向往与现实不符而产生焦虑和畏惧,这种复杂的心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排解就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初中阶段是学生逆反心理的高发期。
        2.学习压力导致心理问题
        小学阶段的学科较少且内容上也相对简单,但进入初中阶段后,学生需要学习的学科开始增多,且内容也会变得复杂,随之增加的还有作业量。初中阶段的教学,教师不再“精益求精”,也不再“三催四请”,而是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管理。众所周知,小学生对于教师有着极大的依赖性,因此难免会对初中教师的教学感到不适应,如此一来心情就会产生落差,不加以调整则难以跟上教师的教学步伐,随之而来的便是“追赶不上”所产生的学习压力,进而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3.厌学等情绪所导致的心理问题
        小学的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重复的知识点,即便第一次没学会,还可能会有第二遍、第三遍,因此小学生对于学习几乎没有自主意识。进入初中后,由于学习内容增多,知识点也相对复杂,加上课时有限,教师不可能一个知识点反复讲解,也就要求学生必须有较强的自学意识和能力,否则就难以跟上学习进度。学生在强大学习压力下就容易产生厌学心理,进而导致叛逆心理。



        二、小升初转型期学生的心理缓解方法
        1.与小学教师对接,帮助学生过度转型期
        作为初中班主任,要如何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小升初的转型期呢?首先要尽可能地与班级中每位学生的小学班主任取得联系和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庭情况等,特别是一些家庭有特殊情况的学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在平时加以关注和关心,如此一来便可以在源头上减少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情况。
        2.研读小学六年级教材,了解学生的学习模式
        作为初中班主任,要如何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小升初的转型期呢?其次就是可以从小学六年级的教材研读入手,以此了解学生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和模式。对于刚刚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如果一下子要他们适应新的教学方式难免会有点困难,为此初中教师可以选取部分小学阶段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使得学生能够在相对陌生的情境中感觉到一丝丝“熟悉”和“亲切”,从而慢慢适应初中的学习。如此一来,学生便能够慢慢适应小学到初中的过渡期,自然就会减少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情况。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适应过渡期
        众所周知,兴趣才是促使人们行动的最好动力。也就是说,初中班主任还可以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帮助学生慢慢适应初中的学习和生活。人在兴趣的驱使下,可以就一个目标使劲往前冲,而初中班主任如果能够就某个学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会在兴趣的驱使下认真学习和努力钻研,自然而然就会忘记自己的“不适感”,进而能够投入到初中的学习和生活中。
        4.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帮助学生适应过渡期
        作为初中班主任,要想真真切切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和问题,就要积极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刚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难免会对新老师感到畏惧,那么班主任就要保持积极的态度与学生沟通和交流使得学生能够放下防备,大胆说出自己的需求和面临的困难。此外,班主任也要与学生的家长做好沟通工作,毕竟家庭教育也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从当前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来看,有不少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都源自于家庭,因此,班主任要特别重视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和交流。要知道,小升初这一关键时期,学生的心情本就是复杂的,此时如果家庭都无法给予温暖和支持,则很容易诱发心理问题。因此,初中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家庭教育问题,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共同帮助孩子度过小升初的关键时期。
        总而言之,作为初中班主任要能够意识到小升初期间的学生是容易诱发心理问题的,因此要多给予关注和关爱,从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情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入手,帮助学生适应初中的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
[1]陶继新 刘殊芳;减负与提质的内在和谐[N];中国教育报;2012年
[2]本报记者 曾毅;尊重学生需求[N];光明日报;2005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