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赵晓娟

发表时间:2021/1/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上   作者:赵晓娟
[导读] 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之下,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依然有部分小学数学教师没有及时地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不仅影响着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影响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城东街道城东小学  赵晓娟

摘要: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之下,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依然有部分小学数学教师没有及时地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不仅影响着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影响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生活化理念的渗透,可以发挥综合的功能,不仅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而且更能够促进数学知识在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有效应用和正迁移,数学学科知识的逻辑系统性很强,而生活化理念的融入也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认识数学学科,有助于知识结构体系的建构,让学生更加高效地完成数学的学习挑战,提高他们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学习的效果。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由于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也被重视起来了。许多数学教师开始学习并进行教学生活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授课。但是过程中仍出现一些问题:许多教师在教学中缺少系统化的指导方式,不能有效地使小学数学和生活相结合,学生们的积极性不能被充分调动起来。生活化教学徒有其表,其实质仍是传统的教育模式。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许多教师为了追赶进度而忽略了这一点,过快地进行教学会使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大,降低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和兴趣。所以,要重视小学数学教育生活化的实用性,培养学生们对于小学生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们的核心素养。
        二、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小学数学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教学,注重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有助于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活动的探究、讨论及合作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发展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又能将其融入生活之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生活技能,从而使同学们获取更多的生活技能,促进他们的素质全面发展。数学源于生活,进而又要服务于生活,让学生们真切地体验到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及价值,。
        三、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对策
        (一)丰富生活化数学教学的形式
        受很多因素的限制,以往小学数学教师一直秉承的都是应试教育理念,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都是利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和一本教材来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生硬地将数学基础知识传递给小学生,而忽视了对小学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很难将自身的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这样既枯燥又乏味的教学课堂上,因此,教学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通过丰富多样的生活化数学教学形式开展教学活动。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教师采取正确的手段来创新教学形式进而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二)形成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情景,让学生感觉在课堂上学习就像生活中遇到问题一样,需要共同讨论和解决。在教授“千克和克”时,老师准备苹果、花生、一袋盐、鸡蛋、一袋大米(5kg)等生活物质,让学生们亲身体验称一粒花生是1克的过程,再用手感受1克到底有多重,感觉生活中的轻物品是以克计量的。然后,让学生用手掂一掂一袋盐(500克)的实际重量,同时再感受一下一袋大米(5kg)的重量。了解食品袋上的测量值与实际重量1斤=500克 5千克=10斤,根据重量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食品袋尺寸,融入生活,让学生们真切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三)让学生在课堂上活动中既积累数学知识又促进学生数学。小学课本是小学教师非常重要的教学工具。随着新基础课程革命的推出,小学教材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因此,作为新课程的一部分,在小学开展提高认识活动的教师应充分发现小学教材的内容,以便在小学化学教学中创造性地应用数学教材。例如,小学教学中“十进制乘法”课中有一个销售风筝的情景。这种情景表面上与小学生的真实生活关系很密切,但价格因地区而异。在小学生中开展生活真实情景活动时,要考虑与学生贴近的生活消费水平教师可以根据当地情况调整学习内容,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更真实地感受数学就实实在在存在生活中。
        (四)利用生活优势,注重教学方法
        生活化教学融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师需要合理选择生活素材,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教师在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生活素材时,应当有所根据,尽量取正面教材,给学生积极的学习心理暗示。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好工具,如“圆规”数学课堂上一般也会配备教师用的作图圆规,方便在黑板上画图。教师可以在课上一边教学圆的概念,一边让学生尝试自己动手画圆。圆形有很多特质,非常适用于生活元素作图,根据圆与角的特殊定义,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主地利用圆规和三角板,将课本上的概念以图形展示出来。数学的学习需要学生自主思考,也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只有通过自身的思考和不断实践才能有所收获,从而提高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发展数学学习能力。比如图形的教学,教师完全可以用生活中的事物举例,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寻找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在培养学生的辨识力、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的同时,还可以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对数学图形产生兴趣。
        结束语
        总之,小学数学应该把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教师想方设法地为学生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借助数学知识和方法对生活中常见数学现象理解地更深刻。只有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才会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真正热爱数学。
参考文献
[1]王国标.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运用生活化元素的思考[C]..教师教育论坛(第三辑).: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151-152.
[2]李强强.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8):244.
[3]赵燕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取向——兼论小学数学课堂深度教学[J].教育现代化,2019,6(33):214-2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