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展示交流环节的切片性诊断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1/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上   作者:李爱红
[导读] 小学语文教师运用小组合作的模式来组织学生开展课堂学习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而且还能让小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通过相互交流和讨论来启发彼此的思维,从而帮助其顺利地解决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河南省南阳市油田第一小学   李爱红 473132

摘要:小学语文教师运用小组合作的模式来组织学生开展课堂学习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而且还能让小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通过相互交流和讨论来启发彼此的思维,从而帮助其顺利地解决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语文;评价
        一、小组合作学习概述
        小组合作学习是由两个及以上的学生组成一个小团体,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而相关交流、配合的一种合作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更加突出的展现出小学生在整个课堂当中学习的主体地位,调动小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主动性,为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打好基础。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分组方式包括按人数、形式、场地等进行分组。按人数分,通常可以分为6人以下的小组和6人以上的大组这两种类型,为了交流方便,通常采用小组划分的方式。按形式分,通常可分为固定小组、灵活小组这两种,也就是教师出于某些因素的考量,将全班学生划分成若干固定小组,每次小组合作的成员都相同,或者是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进行小组划分,每次的小组合作都要面对新成员。按场地分,则是教师出于场地特征,场地不好挪动的情况下,安排前后桌、同桌等组成小组,场地可以进行随意组合的情况下,则是可以综合考量各种因素进行小组划分。
        二、小学语文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生的主动性较弱
        在小学语文课堂之上,教师运用小组合作模式开展教学之时,经常遭遇这样一种窘境,教师分组完毕并且将合作学习任务也悉数布置完成之后,部分小组的学生却是沉默地坐在那里,根本没有主动与他人开展合作学习的欲望,参与合作学习的主动性非常弱。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徒有其形,而无其神,根本无法有效发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有的作用。
        (二)小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
        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能够正面看待小学生在学习能力、性格、交流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必然会导致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出现一定的分层现象。这就导致不同的小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也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那些成绩优秀、性格活泼的学生,在整个小组合作的过程中都会表现得非常积极,而那些成绩一般或者是较差、性格相对比较内向的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表现得就会比较内敛,由于自身能力、性格等方面的限制,他们很少在小组当中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是更愿意在小组当中当一个旁观者。
        (三)合作学习的时间不足
        小组合作虽然是遵循新课改要求采用的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展现出小学生在课堂当中应当拥有的主体地位,本质上对于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是非常有益的,但是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为了更好地确保课堂进度,只为小学生安排了极少的时间进行合作学习。这对于那些成绩和接受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来说,他们没有足够的思考和讨论问题的时间,尚未在合作探讨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思路,根本无法在与人合作的过程中促进自身成绩、能力等的提升。



        三、小学语文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一)激发小学生的主动性
        为了让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师必须注意激发小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主动性,让小学生能够主动与他人开展合作学习,并且在互动交流、合作探讨的过程中完成教师布置的合作学习任务。想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确保小组划分的科学合理,通过对每个小学生的成绩、性格、能力等方面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以合理的搭配方式进行分组,保证每个小组都有成绩优异、一般的学生,同时将性格活泼、内向的学生也要均衡的分配到每个小组中,保证每个小组的整体水平相差不大,这样学生才会有合作学习的欲望。
        (二)指导学生做好组内任务分配
        小学教师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小组划分之后,组内学生不同的能力、性格等,仍旧会导致组内学生的小组合作参与度不均衡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需要指导小学生做好相应的组内任务分配工作。通过恰当合理的任务分配,能够让每个小学生都找到自己在小组内的定位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就不只是每个小组的事情,而是小组内的每个成员的事情,不仅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会相应提升,而且还能保证组内的每个小学生都能够均衡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
        (三)确保合作学习的时间充足
        小学语文教师要努力摆脱应试教育观念对自身教育理念的影响,正确认识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意义,合理安排语文课堂上让小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间,从而保证合作学习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教师应当对课堂教学内容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并且在课堂教学之前制定好相应的课堂教学计划为合作学习预留足够的时间,这样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才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讨论,并且在此过程中产生思维的碰撞,让组内成员可以彼此启发对方的思路,促使其能够从多个角度入手寻找理解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合作学习的效果得到充分地发挥。
        (四)做好小组合作学习评价工作
        小组合作完成之后,教师要适时对各组的合作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在评价之时要从整体和个体两个层面进行。从整体层面来看,教师要对小组的合作方法、所得结论、合作过程和态度等进行评价,指出各组在这些方面的优缺点,激励其继续努力,争取获得更大的进步。从个体层面来看,教师要对各个小组的成员在整个合作过程中的参与度、态度、见解等进行评价,对那些表现突出的小学生应当给予相应的表扬和奖励,刺激其余小学生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当中,推动合作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将小组合作模式引入到小学语文课堂之上,对于小学生语文成绩、能力的提升都十分有益,同时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也作用明显。针对小组合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注意激发小学生的主动性、指导学生做好组内任务分配、确保合作学习的时间充足,同时还要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这样才能更好地确保小组合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王玉凤.小学语文课堂应用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究[J].名师在线,2019(36):30-31.
[2]张洪玲.关于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J].才智,2019(35):53.
[3]范小会.独学而无友:谈小学语文如何引导学生合作学习[J].课程教育研究,2019(28):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