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多媒体实施生活语文个别化教学的案例分析

发表时间:2021/1/25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0月   作者:谢慧敏
[导读] 个别化教育计划是特殊教育的基石,是根据每个特殊学生的特点制定弥补其缺陷、促进其全面发展的计划,个别化教学设计是培智学校落实个别化教育的途径和方式。本文以某培智学校二年级的生活语文课为例,将启智图操、希沃白板等多媒体技术充分融入到课堂中,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五个方面进行个别化教学设计,希望减少培智学校在个别化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帮助学生成长进步。

东莞启智学校  谢慧敏

[摘 要]  个别化教育计划是特殊教育的基石,是根据每个特殊学生的特点制定弥补其缺陷、促进其全面发展的计划,个别化教学设计是培智学校落实个别化教育的途径和方式。本文以某培智学校二年级的生活语文课为例,将启智图操、希沃白板等多媒体技术充分融入到课堂中,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五个方面进行个别化教学设计,希望减少培智学校在个别化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帮助学生成长进步。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个别化  教学设计 培智学校
        为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办好特殊教育的要求,进一步提升特殊教育水平,《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明确指出要落实“一人一案”,2017年国务院公布了新订的《残疾人教育条例》中要求学校制定符合残疾学生身心特性和需要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实施个别化教学。个别化教育计划(简称 IEP)是残疾儿童教育的基石,可以保障残疾学生在普通教育环境中接受满足其特殊需要的教育【1】,而个别化教育计划是通过个别化教学来实施的,个别化教学是指一种以适应并发展学生的差异性和个别性为主导教学策略与设计[2]。个别化教学之所以被推广是因为该种方式能够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在班级教学活动中采取对应的教学策略,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具、教学内容、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整,以保证最大程度的弥补学生的缺陷,使学生更好的融入课堂,在课堂中推进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实施,使学生在各自原本的基础上有所收获和进步。但是在教学中实施个别化教学对老师的要求比较高,真正照顾到每一层次的学生,要做到个别化教学仍然有一定难度的。
        本文以东莞某培智学校为例,抽取二年级生活语文课《土豆黄瓜》的第一课时为例,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五个方面进行整合,运用该校校本研发的启智图操软件以及电子交互式教学软件希沃白板,在培智学校课堂教学中实现个别化教学的目的,能较好的解决个别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节课的亮点是有明确的分层教学、操作教学、活动教学以及多媒体教学,促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练习和收获。
        一、教材分析是个别化教育的第一步
        对教材的研究与分析是我们进行个别化教育的第一步,根据《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语文课程标准(2016年版)》要求“生活语文应使培智学校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沟通交流,具有基本的适应生活的听、说、读、写能力”,结合新课标对教材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准确把握该课的主要教学目标与方向,为后续的个别化教育做准备。
        以培智二年级《土豆黄瓜》为例,该课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辅读学校使用的《生活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常见的食物中第4课的内容,教材中呈现出土豆、黄瓜、茄子、西红柿四种蔬菜,以及句子“这是土豆,那是黄瓜”、“这是茄子那是西红柿”。笔者将该课分为三个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土豆”“黄瓜”两种蔬菜,第二课时认识“茄子”“西红柿”两种蔬菜,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常见蔬菜,第三课时巩固复习,练习用“这是……那是……”的句型描述所学蔬菜以及生活拓展,在生活中养成多吃蔬菜不挑食的好习惯。
        二、学情决定个别化教育的开展方式
        学情分析是指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准备情况,包括学习者一般特征和初始能力及学习风格的分析工作[3]。学情分析主要是了解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学生的年龄、性别、障碍类型和程度以及特别的注意事项,在新生入学时学校有统一的档案表由学生家长填写和负责招生的老师进行现场观察记录。
当学生进入班级学习,该档案交由该生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进行补充和修改,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知识、技能、情感三个领域,做初始的记录以及进步和变化的记录,有一份相对完整和准确的学生个人档案记录。
        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课堂教学的分组,便于展开分层教学,该班被分为三组,A组语言表达能力较好,能听从老师的指令,能较好理解上课内容,可以认识实物和图片,能做到字图配对,能独立书写简单字;B组能复诵简单词语,但发音不清晰,该组学生在较少协助下能认识实物与图片,有一定的理解能力;C组学生注意力分散,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能坐在座位上,但是对学习内容没有反应,教师协助下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但不能理解上课内容。
        根据该班学生的情况,结合双溪心智障碍儿童个别化教育课程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评估和整理,每个层次抽取出一名学生为例子,制作学情分析表,见表1。
        三、教学目标是个别化教育的灵魂
        教学目标是根据本课教材内容,为学生拟定在经过教学后,预期学生能达到的目标和结果,是对学生行为和特征的预期变化[4]。个别化教育决定着每个学生的目标是具有个别性的,不是完全一致的,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同时也降低课堂实施的难度,该班三组学生每一组的目标难易程度不同,都在学生能达到的范围内选取目标,再增加一些更高难度、预期未来能达到的目标,为降低班级教学个别化实施的难度,体现整节课的核心重点和连贯性,各层次学生之间的目标、学习内容既有差别又趋向一致。

         

        在《土豆黄瓜》的第一课时中,根据学生的能力,A组学生在认知领域需要认识土豆、黄瓜的实物与图片,并且能正确认读词语“土豆”“黄瓜;在技能领域能正确指认土豆、黄瓜,能做到图文配对;在情感领域知道要多吃蔬菜,在生活中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能力稍弱的B组学生的目标如下:认知领域能在较少的协助下指认土豆、黄瓜的实物与图片,技能领域能在较少的协助下分辨土豆、黄瓜,跟读词语;情感领域知道要多吃蔬菜,在生活中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B组的学生需要老师不同程度的协助,协助下能完成目标即可。C组学生程度较重,认知领域能在协助下指认土豆、黄瓜,技能领域能在眼神、手势提示下保持安静参与到课堂中;情感领域能做到要多吃蔬菜,不挑食。
根据该班学生的情况,每个层次抽取出一名学生为例子,制作详细的个别化目标,见表2。
        四、教学内容是个别化教育落实的具体措施
        教学内容是一节课的核心,教学内容设计关乎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效果以及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实施情况,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明显,因此教学设计中也要体现个别化设计,笔者将现代教学信息化设备更多的融入到培智课堂中,大大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学生的积极性和教学的实效性。
        (一)有趣的情景导入、闯关模式
        本节课从视频导入,由学生喜爱的猪爷爷的菜园导入,告知同学们想参观猪爷爷的菜园需要完成闯关任务,每完成一个任务就会有加分,当分数累计到一定数额就可以和小猪佩奇、乔治一起参观猪爷爷的菜园。本节课设计了三大关卡,第一关的任务是认识“土豆”,第二关的任务是认识“黄瓜”,第三关的任务是完成巩固练习,学生在闯关的过程中既享受到闯关游戏的乐趣,又能将学习任务达成,本节课遵循皮亚杰在《儿童智慧的起源》中提出的“玩中学、学中玩”的概念,这是一种值得推崇的有效的学习方式。

       
        (二)具体到抽象、形式多样的教具
       根据特殊学生认知从具体到抽象、多感官学习通道、短时/长时记忆差等学习特点,在课堂中教师使用的教具也是非常多样的,先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闻一闻的方式认识土豆、黄瓜的实物,只能认识具体物的学生加强对实物的认识,教师引导有语言能力的学生描述所看到的蔬菜的特征。在学习生字的环节中,词卡也包括几种类型:正常大小的词卡、大一号生字的卡片、大图小生字的卡片、大生字小图的卡片、纯大图的卡片,不同程度的学生出示不一样的卡片,搭配课件中的词语音频,使学生在学习生字的环节,能完成符合自己能力水平的学习任务,保证每个层次的学生在每个学习环节都有事可做、有知识可学。
       (三)信息化、多动手的操作练习
        教育学家杜威曾说:“所有的学习都是行动的副产品,所以教师要通过’做’,促使学生思考,从而学得知识”,因此反复多次的练习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这节课中,笔者集体授课时使用的是专业授课软件希沃白板,希沃白板是一款触摸型教学交互白板,该款软件内置很多游戏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对课堂活动做更改和调整,其中的课堂竞赛、配对等游戏,可以单独辅导学生,学生通过手指点击、拖拉来完成任务,完成后软件本身自带有声音的正误反馈,教师可以及时点评学生的完成情况并对进行纠正。
        除此之外,学生每人都配备一台台式电脑,教师的课件可以传输到学生的个人电脑上,在独自练习的环节,笔者使用校本研发的启智图操软件,通过总机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发送不同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学习的不同阶段完成对应的动手操作练习,启智图操软件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添加图片、文字等内容,生成与课本对应的学习任务,有拖一拖、连一连、点一点、拼一拼、猜一猜等多种模式,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会有自动回馈,同时,学生的操作次数、目标达成情况等也会被记录下来传送到总机,教师可以实时监控。该节课中,A组学生需要在自己的电脑上分别完成图字学习、图字配对、听声辨字等游戏,B组则需要完成单图学习、听声辨图游戏,C组的学生能在座位上保持安静,先自己尝试完成与B组一样的练习,主教、助教老师轮流到该层次学生身边使用实物帮助该组学生认识和巩固本节课学习的“土豆”“黄瓜”等内容。
        (四)微课帮助梳理与巩固
        在课堂的结尾,笔者制作了一个微课,在本校的菜园拍摄了一段小视频,让学生可以真实地看到土豆、黄瓜的生长环境,埋在泥土里的土豆,挂在黄瓜藤上的小黄瓜,视频中教师用精简的语言描述土豆、黄瓜,用课堂中学习的句子“这是土豆”,“那是黄瓜”,,从视觉、听觉两个学习渠道帮助学生梳理和复习本节课的内容。
        (五)贴近生活的实践作业
        贴近生活的实践作业能让学生将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与生活做连接,在生活中泛化,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将所学服务于生活。本节课最后,教师告知学生他们这节课表现得很好,下节课我们将一起去参观真正的菜园,因此本节课布置的课后作业是让学生放学回家和妈妈一起去购买今日学习的蔬菜“土豆”“黄瓜”,了解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蔬菜。
        五、灵活的教学评价是个别化教育成果的检验方法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按照一定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测量,并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教学评价是教学程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也是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
        在《土豆黄瓜》这一课中,个别化的教学评价包括课堂观察、课堂练习、课后作业三个部分,上课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表现、反应情况等由教师进行总结评价;课堂练习是指课堂上使用的启智图操软件中记录的每个学生在练习环节的正误情况,教师能根据电脑数据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课后作业指教师布置给学生回家完成的作业,其中包括需要家长配合完成的亲子作业,如《土豆黄瓜》这一课中布置的作业有一项是“和家长一起购买土豆和黄瓜”,建议家长拍小视频发到班级群里,并对该生的掌握情况做简单评价,我们可以了解到学生对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泛化情况,加强家校沟通。综合灵活的教学评价可以比较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检验个别化教学的成果。
        培智学校教师应整合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五个方面,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特点、身心发展特点,巧妙结合多媒体辅助技术和软件,进行个别化教学设计,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培智学校班级教学中实施个别化教育的困难和问题,更好地促进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实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朱媛媛,于素红.九年级随班就读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文本分析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2011,(10):14-21.
[2]赵肖非,王雁.智力落后教育通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出版,2005:190
[3]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下)[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1821.
[4]赵庆.谈个别化教学的课堂教学目标[J].宪法IT恶俗和教育,2001(3):36.
[5]黄鹂.生活语文个别化教学设计案例分析[J].现代特殊教育,2019(8):55-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