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流行演唱的咬字技巧

发表时间:2021/1/25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0月   作者:赵宇 彭媛
[导读] 咬字能力真实的反映了一个歌手的演唱技巧与功底,是每个想成为优秀的歌手都应集中精力反复练习的部分,流行音乐没有固定的模式其唱法更是五花八门、风格迥异,如何练习咬字能力以提升流行演唱效果是当前的热门问题,本文从字头不够准确、字尾含混不清、声调与唱法、地方方言及口音影响等方面分析了当前流行演唱中咬字存在的问题及难点,根据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训练对策以改善咬字问题。

海口经济学院附属艺术学校 赵宇 彭媛

摘要:咬字能力真实的反映了一个歌手的演唱技巧与功底,是每个想成为优秀的歌手都应集中精力反复练习的部分,流行音乐没有固定的模式其唱法更是五花八门、风格迥异,如何练习咬字能力以提升流行演唱效果是当前的热门问题,本文从字头不够准确、字尾含混不清、声调与唱法、地方方言及口音影响等方面分析了当前流行演唱中咬字存在的问题及难点,根据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训练对策以改善咬字问题。
关键词:流行演唱;音乐;咬字技巧
        随着人们物质水平与经济的不断丰富,当前人们对精神世界有了更高的追求,唱歌是人们抒发情感的重要寄托方式,流行唱法以其无拘无束、情感真实流露、表演力强、共情力深而被当前人们所喜爱,但同时流行演唱也有其相应的难点,虽然其入门上手简单但上升空间大,随着作品难度的增加,其演奏技巧,相应的处理方式、吐字能力也都随之水涨船高。
        一、当前流行演唱中咬字存在的问题
        (一)字头不够准确
        当前流行演唱中咬字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演唱者对字头的把握不明显,字头不够准确,唱歌是人们抒发情感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一种人与人交流的特殊表达方式及方法,演唱者可以通过歌曲传递出自身的思想与情感,流行演唱更是歌曲的另类,其演唱功底以及演奏技巧不同于传统演唱的固定思维与固定风格,流行演唱更注重情感的抒发与表现,在剥离了传统戏曲、京剧等单一唱腔及固定唱法的影响下,传统音乐通过带有旋律的语言表达来向观众传递特定的情感与思想,但在当前流行歌曲演唱过程中仍然有众多的问题需要改善与提高,其中字头不够准确是当前流行演唱中最为普遍的问题,因为大多数人并没有系统的联系演唱,在唱歌时无法做到清晰的将每个文字清晰的呈现给观众,字头的发生及力量也都不甚饱满,出现虚因等情况,字头的着力点及发力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演唱者往往在发生时字头较为模糊,含混不清,发力点不甚精准并为真正唱出歌曲原本应有的已经或状态,因此演唱者需要大量的刻意联系才能杜绝此类缺陷,以提升自身的演唱功底。
        (二)字尾含混不清
        当前演唱过程中也存在着字尾含混不清的情况出现,字尾不够清楚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歌曲的准确表达以及字音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字尾的收音体现了演唱者的技术功底,良好的演唱字尾收音可以更好地将演唱者的情绪传递给听众,此类问题即使是在专业演唱家的表演中也时常出现,是不容易纠正的问题。
        (三)声调与唱法
        再歌曲的演唱中,声调与唱法也将影响到整体演唱质量,影响演唱过程中咬字情况,在唱歌时演唱者音调控制能力不足,音调未能未能与演唱者吐字完美融合会直接导致咬字的准确性与质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歌曲的已经表达与情感传递,降低歌曲的共情性与穿透性。
        (四)地方方言对口音的影响
        受地方方言的影响,演唱者在流行歌曲的演唱过程中,也会受到地方方言习惯性的影响,导致音准和音色受到相应的影响,影响咬字的准确性,导致出现一系列音准问题的发生,降低了歌曲整体意境与相应的美感,进而影响了歌曲所要表达的意义与情感。
        二、流行演唱中咬字的训练方式
        (一)注重字头
        所谓字头是指字的起因部分,字头的发音能够体现出演唱者的真实演唱功底与能力,优秀的字头演唱技术可以迅速抓住听众的眼球,字头的发音不同与引长字腹或字尾收音,字头的发音需要唇、齿、喉、舌等部位的完美配合,在咬字头时因注意发音的成色与方法,避免仓促起音,印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发生,应当注意发生的位置与相关连带部位之间的互相协调与配合能力,在发生前应吸气并保证胸腔的稳定,在发生后尽可能的保证短暂的停留,在字头发出后不应拖得时间过长,也不应出现短暂停顿,变换音调等情况的出现,演唱者应把握声音的力度与气息,力度要适当,气息要平稳绵长,不可仓促上下起伏等情况的出现,气息的力度与平常应略微提高,出声时应尽可能的将字读的清晰明了,让人清晰的听到歌词。
        (二)引长字腹
        引长字腹是唱歌时发音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演唱者在唱歌过程中需要发音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发音基础环节,字腹部分是贯穿整体演唱的主要部分,流行歌曲在字腹部分中往往别出心裁,加入了许多新颖的演唱技巧与声调变换,此外字腹与发生环节的联系也是十分紧密的,需要演唱者着重关注与此发生阶段。


在字腹的练习与演唱过程中应着重注意演唱者在唱歌时的呼吸调整以及相应的起伏变换,根据演唱的音调以及歌曲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工作,根据字腹的实值、音色、语调等一系列相关因素,进行相应的呼吸调整,确保呼吸的顺畅与稳定,使得演唱者在唱歌时气息平稳且均匀,确保整体演唱的效果与质量,此外演唱者在唱歌时应尽可能的打开喉咙,确保发音的浑厚有力,确保气息的平稳发散,在引长字腹时,既要有稳定浑厚的发生作为支撑,更要放松两部肌肉以及下巴等连带肌肉,将声音自然的发出,轻松自如的进行演唱。
        (三)收清字尾
        收清字尾在流行演唱中咬字技巧训练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且产生的效果也十分明显,在现代演唱中,字音的收尾主要分为以下三大类:一是无字尾字音的相关性收尾。把握这类字音的相关性收尾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时值和音量有怎样的变化,演唱者的口型都要保持不变。二是韵母尾字音的相关性收尾。这一类字音的收尾是从比较响的字腹过渡到比较弱的字尾上来进行收音的,这一类字音的收尾应注意的是要保证字音的清晰程度。三是声母尾字音的相关性收尾。在这一类字音的收尾中,演唱者会随着余音把气息一起收到鼻腔当中。值得注意的是要正确分辨鼻音的特点,把前鼻音和后鼻音区分清楚,不可以混淆,从而避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改变,只有这样才会达到准确的发音效果。
        (四)字与字之间的联系
        唱歌时不应仅仅做到清晰准确的咬字发音,更为重要的是应处理好字与字之间的过渡关系,只有歌曲整体变得平稳、圆润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歌曲的整体效果与水平,提高歌曲的情感表达能力与共情性,其演唱法则可以通过例如:圆扁之说、开闭之说、前后之说、高低之说等几大方面来概括与分析,圆扁之说是指在发音吐字时嘴唇的形态应像“呦”与“来”字发音时的嘴唇形状一样,在演唱时将二者相结合充分的利用扁圆之说改善音调、音色、音量的共鸣方式,利用这一方式调整唇形方法,互相迁就,缩短反差以便提升歌曲的整体质量。其二是开闭之说,开闭之说的核心要素在于,大字小唱,小字大唱,在演唱时需要对口型做出适度的调整以提升歌曲的演唱效果。前后之说是指声音在嘴里的相对位置,舌根音靠后如“好”字,舌根音靠前如“的”字,运用前字后唱,后字前唱的原则也可以加强流行歌曲演唱时咬字的整体能力与演唱水平。最后一点高低之说是指吐字时共鸣的高低位置之分,发音位置的高低决定了音色与音调的不同,也充分影响了演唱时的高低因转换衔接与演唱效果,优秀的高低音衔接可以使演唱效果更为理想。例如: 刘欢演唱的歌曲 《从头再来》 “昨天所有的荣誉 已变成遥远的回忆” 中的咬字运用,歌曲的首字母应淡化发力以加强演唱效果,在句尾归韵时,应归韵至闭口母音 ( i、u 或 eng 等) 并在句尾处为开口型的字,采用加 ei或 yi 的尾音加强归韵。在歌曲自然区间内的演唱中,应用自然平且平和的语调完成整体句子的过渡工作,在歌曲延长至高音时口型应微微展开,保证气息的悠长,将歌曲的特点呈现出来,凭借“以腔行字”技术,既突出了行腔过程中的咬字清晰、自然,又体现了作者的整体演唱功底与演奏风格。
        (五)刻意练习避免咬字的常见错误
        人们在正常的演唱时难免出现口误的情况,需要演唱者通过大量的刻意练习规避或减少因为习惯性口误带来的弊端与影响,当前有许多人在唱歌是只注重演唱技巧的联系而忽略了最为重要的咬字能力的提升,在演唱时往往出现吐字模糊不清等情况,例如:将打着唱成了等着,讲我爱唱成了我赖等等情况,这样既降低了歌曲的整体效果,同时也影响了唱功的提高,降低了歌曲所要表达的真实意境美,因此演唱者在平时的练习中,应当注意此类问题的出现,将喉咙、舌头、牙齿充分放松,慢慢的联系吐字,循序渐进的将吐字能力提升此外也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读书看报环节,将吐字能力提升起来。
        结束语:
        综上所述,演唱者咬字功底直接决定了其演唱水平与歌曲的实际效果,演唱者应摒弃不良唱歌习惯,针对具体问题具体改正,努力将咬字能力提高以保证演唱流行歌曲时的整体效果不受影响,音乐不但是一种语言,一种将声音、语言、音乐巧妙融合的精美艺术品,更是一种寄托情感的物件,演唱者通过清晰明确的咬字与吐字功底将情绪表达出来,通过演唱以另一种语言与交流形式将演唱者内心的情绪与观众产生共鸣。
参考文献:
[1]何静.本同末离 殊途同归——漫谈歌唱中的咬字吐字[J].歌唱艺术,2018(05):20-23.
[2]仝阿梅.浅析流行歌曲演唱中的咬字技巧[J].当代音乐,2017(13):53-55.
[3]李依桐.对流行演唱中“咬字”和“层次感”的新体验[J].北方音乐,2017,37(06):72+74.
[4]殷俊.论声乐中流行演唱的吐字咬字[J].戏剧之家,2015(07):90.
[5]任海兰.浅谈流行演唱教学中的基本技能训练[J].大舞台,2010(03):1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