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地下室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1/2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6期   作者:张兴洲
[导读] 摘要:现阶段,各种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我国的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愈发广泛,为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提升提供了许多技术支持。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现阶段,各种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我国的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愈发广泛,为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提升提供了许多技术支持。随着建筑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为紧跟发展步伐,达到现如今建筑工程建筑施工需求,建设单位需积极对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实践应用进行更深层次的探析,以立足于科技层面促进建筑业的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章对建筑工程中地下室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下室;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在建筑工程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实际开展的过程中,要想全面发挥其效果,则需要落实施工操作流程,这样能够围绕混凝土技术开展施工,把握好每一环节,注重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确保每种原材料在使用前期都能够得到有效勘查与检测,避免选择一些类型不匹配或质量不理想的材料而影响土建混凝土施工质量。
        1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特点
        一般混凝土的特点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混凝土的结构厚度大,在浇筑期间以及完成浇筑之后会出现大量的水化热,随着热量在混凝土的内部聚集,并且长时间不能散发,导致混凝土的内部和外部温度差异很大,随之出现温差应力;其次是在施工期间需要不间断进行浇筑,加之浇筑量很大,如果出现间断和空隙会对混凝土的整体结构造成影响,而裂缝问题的处理也要比一般的混凝土裂缝更加难以处理;最后,施工工序较为复杂。由于施工要素和环境的变化,使得施工过程和施工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对温度控制和养护要求都很高,需要对搅拌环节、振捣环节以及浇筑环节加以重视,同时也对施工材料提出了很高要求。
        2混凝土施工技术比较常见的问题
        2.1混凝土裂缝和渗水问题
        通常情况下,致使混凝土架构出现裂缝的原因主要有四个层面的内容,第一个层面的内容则是混凝土的配置比例不科学。第二个层面的内容则是浇注工艺存在着不足。第三个层面的内容则是原材料的品质无法获得有效保障。第四个层面的内容则是没有掌控好混合搅拌过程当中的温度以及湿度因素。因为上述四种因素的制约,地下室墙面必然会形成架构不稳固,并且产生裂纹。致使其渗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个层面的内容是自然因素的影响,由于地下室这一特殊的空间,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和地面其他工程进行比较,地下湿度要比地面湿度大,温度也要比地面温度低。如果其位置靠近地下河等地,则出现渗水的概率就会越大。第二个层面的内容则是在具体施工过程当中存在的不足,导致工程品质出现问题,如果混凝土的架构不稳定、存有裂纹、工程使用的防水材料质量不合乎标准等等因素的影响,极容易导致地下室的渗水问题形成。
        2.2混凝土养护问题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凝结硬化时,产生水化反应需要大量的水,而部分施工人员会忽视混凝土的养护浇水工作,这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大大降低。浇水养护的频率也发挥一定的作用,工作人员必须确保水化过程的连续性,保证混凝土始终处于湿润状态。因此,对于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工作人员不仅需要注重原材料配比,同时还需要做好养护工作,这样能够保证混凝土的质量,避免其出现干燥开裂的现象。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容易受不良气候的影响,混凝土会出现裂缝,如果缺少养护的,还会导致裂缝不断扩大,混凝土强度不足,无法满足土建工程的施工标准。
        2.3其他问题
        在对混凝土展开建设时,技术部门必须严格按照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全面的调查,确保结合钢筋疏密情况对混凝土建设工序予以判断,由此从根源上对混凝土展开养护与管理,保证混凝土在建设期间的温差,在对混凝土温度与湿度进行严格管理的前提下,才能保证建筑工程整体强度。通常而言,建筑工程规模庞大,建设周期长,牵涉内容与领域广泛,因此其建设的复杂性和难度系数不言而喻,正因如此,相关工作者必须保证其稳定精准进行建设。在建设过程中若发现混凝土存在问题,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


        3建筑工程中地下室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措施
        3.1混凝土配置
        在混凝土配合比方案制订环节,应以工程施工要求、相关施工规范为基准,各类搅拌原材料施工采购价格与用量为主要依据,合理制订配合比方案,既要确保所制备混凝土材料的性能质量符合工程施工要求,并将材料采购成本及混凝土施工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应将各类搅拌原材料的用量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如将拌和水用量误差控制在±1%以内、骨料用量误差控制在±2%以内、水泥与外加剂用量误差在±1%以内。此外,企业可选择组织开展小规模混凝土试生产作业,根据试验结果,不断对配合比方案进行优化调整。
        3.2混凝土运输
        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搅拌设备的参数进行确定和调整,通过加水试运行,保证内部足够湿润,进而根据配合比添加原材料,在搅拌过程中搅拌时间的控制十分关键,只有保证搅拌均匀后才可进行运输,混凝土的运输环节同样重要,需要操作人员在科学配置和领土后采取有效的措施将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现场浇筑到相关模型当中,运输环节将对混凝土的基本性质产生一定影响,所以要求运输人员合理对运输的过程加以重视,避免存在漏浆的情况,同时需要减少运输的频率和时间,不仅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同时也可以节约运输成本。期间还需要进行覆盖处理,保证运输的期间坍塌度、和易性达到技术标准。
        3.3混凝土浇筑
        在混凝土施工时,,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核心部分就是浇筑混凝土。浇筑之前将混凝土中的原料充分,不能出现原料不溶解的现象,这一项在施工过程中绝对不能省略,水的加入要在浇筑之前完成,浇筑时不得将水再次加进混凝土中,在初凝之前完成对混凝土的浇筑,假如还未对混凝土浇筑就已经出现了混凝土初凝的现象,那么这个时候一定要再次搅拌混凝土,打破初凝的现象。浇筑之前,如果出现离析现象也要再次搅拌混凝土,然后完成浇筑。混凝土的自由倾落高度要控制在2m以下,避免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离析。技术人员控制好混凝土的分层厚度,在未完成初凝之前完成上下层的浇筑,以此降低施工裂缝产生的概率。
        3.4混凝土浇筑
        待准备工作完成后,即可开展混凝土浇筑作业,严格控制浇筑速度与混凝土浇筑量;在振捣环节,保持振捣棒与模板内壁、预埋件之间的安全距离,遵循“快插慢拔”施工原则,待混凝土表面泛浆,即可完成振捣作业。开展实时观测作业,重点监测模板与支撑支架的变化情况,在出现模板偏移、倾斜等问题时,及时采取纠偏措施,并在必要情况下停止浇筑作业;在采用分层浇筑施工方式时,应在上一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后一层混凝土浇筑作业,以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与结构整体性,减少施工缝;同时开展梁、板混凝土浇筑作业,如梁构件高度超过1m,可选择单独进行浇筑。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几年当中,国民经济的迅猛崛起,促进了城市建筑的急剧增加,建筑物地下室的面积也逐渐拓宽,对于一些大型的地下室,为了能够保障建筑工程的品质,并且满足使用者的需要,务必要提升地下室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地下室的优势。
        参考文献
        [1]蔡海蛟.建筑物地下室施工中混凝土抗裂防渗技术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9(27):16-17.
        [2]林金光.地下室关键工序及特殊分项施工技术[J].四川建材,2019,45(05):125-126.
        [3]张春晓.建筑地下室防渗透施工技术要点[J].中外企业家,2019(06):112.
        [4]金日.建筑工程中地下室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探析[J].居舍,2019(04):62.
        [5]马欣.高层建筑住宅地下室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18(12):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