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中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技术措施分析 陈金

发表时间:2021/1/2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6期   作者:陈金
[导读] 摘要:在工民建工程中,混凝土是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但是,受自身材料特性和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混凝土很容易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
        安徽省淮北市第二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淮北  235000
        摘要:在工民建工程中,混凝土是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但是,受自身材料特性和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混凝土很容易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如果混凝土结构裂缝不能够得到合理的处理与解决,不仅会影响到建筑物的美观性,而且会威胁到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因此,需要加强对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的分析与研究,以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分析;控制技术
        1工民建工程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
        1.1材料原因
        混凝土材料自身的性能很容易使结构中的梁出现裂缝,其典型原因就是混凝土结构发生收缩。造成混凝土收缩的原因较多,最主要的原因是混凝土所使用的骨料材质、胶凝材料或者原材料的质量不符合工程要求。首先,一般情况下,如果混凝土的骨料或者胶凝质量较差,容易导致水灰比例不协调,难以掌控水泥和胶凝材料的使用量,混凝土中的砂质含量过大,骨料的粒径被过度磨损而减小。其次,骨料的泥物质含量明显高于质量标准时也会使得骨料用量增加,影响混凝土性能。再次,如果混凝土中没有按照质量要求添加适度比例的外加剂,使外加剂之间产生不同程度的催化反应,就会导致混凝土的体积变小,质量降低。最后,混凝土在凝结固化时会发生不同形态的物理变化,这种变化本身会影响结构体积的稳定性,使得混凝土结构发生膨胀,表面平整度降低,进而出现不同深度的裂缝。
        1.2温度问题
        在混凝土浇筑初步完成后,其表面内外部温度存在较大差值,在空气流动、外界温度、干湿程度等客观条件的影响下,内外温差相对失衡,收缩程度不协调,作用于混凝土结构表面的膨胀力过大或过小,继而出现早期裂缝。在当前技术条件下,混凝土温度型裂缝的出现往往具有较强的隐蔽性特征,往往无法在早期进行精准辨识与控制,对后期裂缝处理技术工艺要求较高。
        1.3养护与操作方法不恰当
        施工人员在对混凝土进行搅拌时,如果采取的搅拌方式不合理不恰当,会造成混凝土施工后的密实性和均匀性无法达到要求。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施工时,往往需要进行充分的搅拌,并且在现场浇筑完成之后进行充分振捣,并且加强养护。具体而言,如果水泥用量和水的比例不协调,以及一些添加剂使用不足等都可能会诱发混凝土质量问题,严重的影响混凝土的结构性能。在现场浇筑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完全湿润模板,可能会造成混凝土当中一些水分被模板吸收。这时实际的配合比与设计的配合比不同,会造成混凝土质量问题,导致混凝土的性能降低。另外,如果在搭建操作模板时,操作次数不当。搅拌过程中,水泥会产生一些气泡,这些问题都会造成混凝土结构质量产生问题,最终出现结构性裂缝。另外在高空进行混凝土浇筑时,由于受到风速、太阳暴晒等因素的影响,没有及时的展开混凝土的保温工作,也会造成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产生。在浇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时,没有合理的进行模板的制作和浇筑的控制,没有有效的在后期维护,很容易导致露筋等问题。
        2工民建施工过程中控制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措施
        2.1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
        工民建施工材料的质量对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有直接的影响,为了尽可能地确建筑的施工质量,避免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出现裂缝,需要工作人员在施工前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把控,从材料采购到材料使用都应该严格依据相关标准进行监督与检验,尤其是施工材料进入施工场地前,更需要再次对其进行质量检验,确保进入施工场地的材料符合质量要求。施工人员要增强质量意识,特别是在混凝土材料的配置过程中,应确保构成混凝土材料的各组分之间的比例恰当。

实际施工过程中,水泥与其他组分之间的比例需要根据工程实际需要以及当时的天气情况确定,混凝土配比得当可以确保混凝土能够有较强的承受力,减少后期使用过程中裂缝的产生。
        2.2混凝土配比
        在对混凝土混合配比设计时,施工人员要综合考虑施工现场的要求与成本,保障施工的经济性与合理性,设计出性价比高的施工方案。在施工现场,混凝土中的含水量与理论上的差距较大,所以,在搅拌混凝土前,施工人员要合理控制混凝土的配比,计算各个材料的用量,尽量减少使用各种材料时出现误差。一般情况下,对于集料误差来讲,要将其控制在±2%之内,对水的用量误差控制在±1%之内,对水泥与外加剂的用量则控制在±1%之内。并且施工人员要检测集料中的实际含水量,确定最合适的配合比,合理调节水的渗入量,保障在混凝土制作中所有的配比都符合实际需求,提升混凝土的使用质量。例如,在某工民建施工过程中,从保障整体性能和有效控制建筑成本两方面入手,利用先进的配比技术实现对混凝土的合理配置,大大提升了该工程的经济效益。
        2.3温度方面的控制措施
        (1)对于覆盖的材料可采用厚度为0.14mm的塑料薄膜进行覆盖。(2)要对骨料配合比进行有效的调整,进一步把引气剂科学有效地运用到硬件混凝土中,这样就能相应地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3)要有效降低碎石温度,这对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温度控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4)在温度比较高的环境下,要适当降低混凝土浇筑的厚度,对浇筑层面实施散热,在混凝土中埋入水管,使用冷水实施降温。(5)结合拆模时间,根据规定要求进行,如果温度下降,那么要做好保温操作。(6)在温度较低的状况下,如果混凝土长期暴露在外面,则要做好保温措施。
        2.4规范混凝土浇筑工艺
        混凝土浇筑施工非常关键,应严格按照既定步骤进行施工。首先要从管理方面加大对混凝土浇筑过程的监测和管理,确定科学合理的施工工序。为了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裂缝问题,施工技术人员要把控好混凝土的一次浇筑高度,避免一次浇筑体积过大而产生温度或结构裂缝。部分混凝土结构的浇筑体积较大时,要参考实际情况和国家规范设置变形缝,避免由于混凝土收缩变形而产生裂缝。浇筑完成后的振捣工作对减少裂缝的产生也非常关键,要确保充足的振捣时间与合理的振捣频率。拆模时,需要观测当下的天气温度和未来几天的天气变化,掌握恰当的拆模时机。
        2.5养护阶段控制对策
        在工民建施工中,养护工作人员要严格地根据建筑物的养护规定和标准做好相应的操作,需要等到混凝土完成后2d左右拆除侧面模板,之后便需要覆盖相应的薄膜塑料,一般情况下养护时间需要超过28d,每日的养护时间要超过15h,通过适当地在混凝土表面洒水,让混凝土温度和湿度处于标准之内,避免混凝土因为养护不合理出现裂缝问题。此外,养护阶段还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提高混凝土的整体质量,为建筑质量的持续提升奠定相应的基础,同时也可促进我国建筑行业持续稳定地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和舒适的居住环境,因此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3结语
        总之,施工裂缝处理技术的重要价值决定了其在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关键地位,在现代科学技术理论的推动下,施工裂缝处理技术的理念与方法更新不断,相关实践应用经验日趋完善。对此,技术人员应该从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客观实际需求出发,创新施工裂缝处理技术应用方法,强化施工裂缝处理技术应用过程控制,为切实提高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稳定性与可靠性贡献力量,为促进现代建筑事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梁俊辉,李玉玲,胡雪玲,等.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处理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观察[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19(29):150-152.
        [2]何向宇,罗金宝.浅谈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处理方法探讨[J].中国城市经济,2019(19):225-2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