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 王刚刚

发表时间:2021/1/2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6期   作者:王刚刚 徐佳初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硬底化地面和灰色建筑不断增加,加之极端暴雨天气的频发,导致城市地表径流量增加,“看海”现象时常发生,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
        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032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硬底化地面和灰色建筑不断增加,加之极端暴雨天气的频发,导致城市地表径流量增加,“看海”现象时常发生,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针对城市不透水面积增加,径流系数增大,降雨径流量暴增,洪峰时间推前,城市洪涝灾害现象频发,“海绵城市”理念应运而生。海绵城市是新一代雨洪管理理念,旨在让城市具有“海绵”一样的特性,下雨时具有“吸水”的特性,不下雨需要时又可以释放储存的雨水加以利用。基于海绵城市的这种“弹性”,城市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实现雨水源头控制,达到“慢排缓释”目的,能有效减少城市内涝灾害的发生。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市政道路
        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但由于发展理念的滞后,在城镇化发展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如城市内涝、排水设施不完善、雨水资源浪费以及地下水污染等。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在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在城市建设中严格执行相关的要求,大力支持发展海绵城市,对雨水资源进行综合利用,缓解城市内涝,达到维持城市原有的水生态环境系统,实现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2014年10月,《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建城函〔2014〕275号)的颁布标志着海绵城市理念在国家政策上有了大力的支持,其中对城市道路的建设也进行了相关的规定,对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海绵城市的概念
        海绵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中的热点建设理念,顾名思义就是在建设城市的过程中让城市具有海绵一样的“弹性”,这种“弹性”就是当面对自然现象和自然灾害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进行自身抵御,传统的城市建设与管理中,排水和蓄水分别是两个层面,而海绵城市更多的是强调城市本身具有水生态平衡系统。海绵城市可以有效地降低雨水造成的灾害,同时将自然水量进行有效的分配,对于绿化种植、绿化养护、收集雨水、过滤雨水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海绵城市的建设首先要以规划设计为主导,确定科学合理的方式,采用理论知识先行的策略,其次就是要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对自然降水的有效利用,并对生态系统有利而无害的施工措施,最后是要结合涉及地区的实际情况,减少对当地既有环境的扰动,尽量根据环境现状进行开发,更多地利用当地自然条件。
        2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市政道路建设的重要性
        市政道路是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路面硬化面积不断增加,约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15%~25%。因此,道路路面的积水问题是目前市政道路建设的首要问题。在雨季、台风季,南宁市经常出现短时集中强降雨,城市排水系统无法有效应对,路面产生严重积水,对人们的日常出行活动产生了严重影响。然而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提出,能够有效地解决路面大量积水的问题。同时也促进了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3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市政道路设计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措施
        3.1道路总体设计
        海绵城市建设中要避免海绵体被其他基础设施影响,因此,在市政道路的总体设计要与城市的发展相结合,对城市的自然环境要进行保护与利用。对水生态的保护是海绵城市的核心,在市政道路的规划与设计工作中,要对城市现有排水系统的优势与劣势综合考虑,完善排水系统,避免因排水系统在设计上存在缺陷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市政道路在设计中受到的限制因素很多,其中有不少是敏感因素,因此,在市政道路的规划设计中要实现在空间布局上的科学划分,科学布局绿化带、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以及人行道,形成一个完整的排水系统,对雨水的收集与排放起到有效的作用。
        3.2路面材料的选择
        市政道路建设在我国的基础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经济体量的不断增长,路况的改善将直接影响到交通运输能力和居民出行环境。

在以往的市政道路设计中多是强调降水“排”走,也就是用硬性路面材料将雨水引走,但是由于现在城市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整个城市都由钢筋混凝土构成,土壤吸收水和保存水的能力越来越小,大量的雨水无法及时排出,继而造成大量的存水现象。在“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中倡导以透水性材料运用在市政道路上,不再以“线性”的方式排水,而是注重道路整体的“面性”排水模式,当遇见有大量降水的状况,透水性道路材料可以快速将雨水渗透到地下,减少道路积水现象。
        3.3科学布置道路横断面
        市政道路规划建设部门应在道路横断面规划时,对各路段的道路功能、交通流向、车流量、交通组成等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考量,并根据各路段的实际地质条件、周边绿化环境、城市基本规划、项目基本要求等进行综合性的布局规划,科学布置道路横断面,使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其中。在横断面设计时,相关人员要对横断面形式、布置方式、使用功能等因素综合考虑。使道路路基设计、绿化、排水等工程系统化的融入海绵设计中去。
        3.4下沉式绿地的建设
        通常情况下,下沉式的绿地建设就是充分利用低于周边城市建筑的公共绿地作为收集和储存雨水的处理设施。具体做法是,在绿地种植土的下方埋入大量的高分子集成网络块,设置储水装置,从而形成一个天然的水箱或做成雨水花园。这种下沉式的绿地大多建设在广场、室外停车场以及市政道路绿化带上,亦可应用于市政道路红线外侧绿地。路面雨水通过横坡,则可以快速地进入下沉绿地,被其进行吸收和储存。一旦储水量到达饱和,可以利用地下排水管线分流和输送多余的水量,从而达到疏导积水的目的。
        3.5透水铺装
        作为市政道路中常用的一种海绵城市措施,透水铺装有着很广泛的应用,根据面层材料的不同,透水铺装分为透水混凝土铺装、碎石铺装、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装等,前两种铺装主要应用于人行道以及车流量小的道路,效果良好;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装主要应用于机动车道的铺装。其中,透水混凝土以其质量轻以及渗透效果好的特点成为使用最普遍的一种铺装材料。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的透水铺装材料不断出现,透水性能与环保性能都不断提高。
        目前西北地区人行道面层铺装多采用透水砖,由于地质多为湿陷性黄土或膨胀土等水敏土,因而基层、底基层一般为不透水的半刚性材料。这种铺装可以达到下小雨吸水的作用而不能达到全透水的目的,俗称“假海绵”。随着对水敏土的进一步研究,相信这种 “假海绵”一定会变成“真海绵”。
        位于深圳松岗街道,西坊别墅大道设计中,人行道采用透水铺装,人行道结构层从上至下依次为6cm陶瓷透水砖、4cm干硬砂浆找平层、20cm透水混凝土以及20cm级配碎石。由于路基层基本为中粗砂,全透水效果明显。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其对出行质量有了更高要求的同时,也对城市面貌、城市环境有了更高的期待,在此背景下城市建设部门应重点加强市政道路规划建设力度,引领顶层设计,提高对路基设计的重视程度、科学布局,提升道路体验感,保障城市“血脉”畅通。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的引用海绵城市理念,同时应加强道路给排水设计,解决城市水环境污染问题,从而为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璐璐.浅析某市政道路的海绵城市给排水设计[J].江西建材,2018(14):66-67.
        [2]李馨.市政道路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的融入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12):134+136.
        [3]韩国强.“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8,44(36):133-135.
        [4]杜相儒.“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初探[J].山西建筑,2018,44(35):125-127.
        [5]李卿.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的市政道路设计分析[J].山西建筑,2018,44(32):165-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