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无棣县建筑公司 山东滨州 2519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也走出了国门,全面提升了建筑领域技术能力,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影响。在建筑施工技术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各项技术也在不断创新,特别是后浇带技术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方法,在建筑工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不断的实践与发展,后浇带技术应用逐渐成熟,成为了建筑行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形式。文章就后浇带技术在我国建筑施工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全面提出了技术应用措施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建筑施工;后浇带技术;应用
引言
在进行建筑施工过程中,钢筋混凝土可能会因为自身材料特点及结构差异而诱发块体裂缝现象,进而对建筑质量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危及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而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弥补和解决上述问题,其一般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预留主体混凝土空间的缓冲区,在主体混凝土浇筑及变形结束后,再进行缓冲缝隙混凝土浇捣,从而将结构连接成一个整体达到设计要求。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避免钢筋混凝土浇筑后期土体沉降变形现象的发生,而且还可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1简述后浇带施工技术
在开展相关建筑施工项目的过程中,需要有效进行钢筋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为了保证混凝土不会出现裂缝,就必须要保证混凝土不会出现沉降不均匀,或是出现收缩的情况,通常情况下,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建筑的设计要求和规范,科学地设置施工缝,而这里的施工缝在建筑工程项目也被叫做后浇带。通过设置后浇带,可以把建筑结构分成不同的层次。针对中超长借助结构来说,需要浇筑的面积比较大,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也容易出现裂缝的情况。然而,利用后浇带技术,能够大大减少,甚至可以杜绝混凝土沉降问题的出现,也不会使其出现不均匀的收缩现象,能够有效提高施工的整体质量。具体来说,后浇带施工技术有以下两个方面的重要作用。①避免建筑结构的不均匀沉降,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对于基础筏板较长的结构形式,可以设计后浇带来将基础筏板分割开来,这样基础由上至下都是断开的。在施工过程中,先浇筑两侧结构的混凝土,两侧结构各自沉降,沉降稳定后再进行后浇带的施工,这样可以避免建筑整体结构的不均匀沉降对建筑质量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后浇带的留置位置和留置距离要参照相关设计规范和标准来实施,要将后浇带位置避开柱子节点处,尽量留在筏板位置。②避免混凝土收缩开裂,结合当前的建筑结构来看,地下基础结构较为复杂,一般筏板的厚度较大,尺寸较大,如果一次性浇筑,涉及大体量混凝土施工。由于过多的水化热容易导致混凝土内部的收缩不均匀,导致结构收缩裂缝。通过合理设置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结构可以自由收缩,这样可以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收缩应力,避免混凝土内部出现收缩裂缝。
2建筑施工后浇带技术的应用探讨
2.1后浇带的位置选择
在后浇带的施工过程中,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合理地后浇带留置,一般后浇带根据形式的不同设置在不同位置:沉降后浇带主要设置在主楼和裙楼之间,从基础到底板都需要设置后浇带。后浇带的设置应尽量选在结构剪力较小的位置,在梁板位置进行后浇带预留时,一般选择在其跨度1/3的位置,这样可以避免后浇带处承受过大的剪力,导致结构损害;温度后浇带和伸缩后浇带一般根据结构跨度来划分,一般按30m为一段进行后浇带的划分。对后浇带的区域要保护好,避免两侧混凝土施工时渗入后浇带区域,这样会降低后浇带结构的作用,影响建筑物的整体性能。
2.2合理计算后浇带技术在房屋建设中的缝隙宽度
后浇带宽度测算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全面考虑,才能保证宽度的适中,全面解决好建筑的裂缝、变形等问题。那么,进行宽度计算时,一定要全面考虑后浇带技术留的缝隙能不能破坏整座建筑强度,确保质量与安全。在整体工程设计基础上,要对各个部分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提前做好后浇带设置,对各部位的位置做好测算是保证建筑安全的前提。对于一般建筑而言,缝隙宽度是800~1200mm。找到主要受力点,根据具体的情况,对缝隙进行合理预留,随时留意预留缝隙是否发生变化,避免建筑结构功能破坏,影响建筑整体安全与质量。
2.3施工时间和材料选取
在进行后浇带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浇筑时间给予科学、合理的把握,一般要求在建筑施工主体混凝体浇筑结束后,待大部分沉降(50%)完成后开展后浇带的浇筑施工。通常情况下,建筑构件混凝土的收缩时间基本上在两个月内完成,因此需要后浇带施工把控好该时间范围。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还需要把握好混凝土材料的选取工作,因此不同性质的混凝土会在外界因素影响下而产生不同的收缩现象,因此后浇带混凝土标号最好超过周围混凝土一个标号,并要求具备良好的伸缩性,以此来确保后浇带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在后浇带施工阶段,还需要合理选择钢筋型号,并结合现场科学的计算和测定,来对钢筋材料进行选择,以期更好的提高其性能。
2.4施工缝处理技术要点
一般情况下,在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工作的1个月以后,工作人员可以将模板以及底梁板进行拆卸。
但是在拆卸的过程中,务必要确保模板和底梁板在拆除以后,后浇带的板底依然是完整且没有破损的。另外,在拆卸的时候工作人员还应该注意,不能将还没有达到拆卸要求的底梁板进行拆除,否则会导致楼板的形状发生改变,影响建筑建构的稳定性。在开展后浇带浇筑工作之前,相关的工作人员务必要落实好有关的准备工作,需要将木板覆盖在后浇带的表面,防止后浇带的两边的混凝土出现损坏。同时,工作人员也要严格检查后浇带模板的质量,确保其质量符合国家施工的标准和要求。在处理裂缝的过程中,还要保证同时将有关的废弃物也一并清除,这样才能有效避免钢筋出现侵蚀的问题,从而提高建筑的质量。
2.5模板施工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模板施工属于后浇带施工中比较关键的一个环节,其大致分为三个步骤。①是基础底板模板施工。在房建施工阶段,基础底板模板施工尤为关键,其主要用于承载后续施工阶段所有施工结构的重量。②是顶板梁后浇带模板施工。该过程中主要采用竹胶板等材料来对基础框架进行构建,随后借助钢管制作支撑结构。最终通过浇筑混凝土就可以形成顶板梁后浇带模板。在顶板梁后浇带模板施工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极易出现漏浆现象,为了避免该类现象的发生,则需要采用海绵条来对漏浆部位进行封堵。③是墙体后浇带施工。在进行后浇带施工过程中,不同部位的墙体模板最好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施工,例如在梁筋、墙柱筋施工阶段,一般会选择钢筋来对基本框架进行构建,随后借助焊接技术来确保钢筋间的稳定连接,在节点位置还需要做好绑扎或螺纹连接处理,从而达到加固的效果。
2.6混凝土浇筑
在做好上述后浇带施工准备工作后,组织开展混凝土浇筑施工。在后浇带浇筑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在浇筑流程控制方面,应根据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以及施工组织方案进行控制。②在选择后浇带类型后,针对该类型进行浇筑施工管理。比如,对于垂直临时缝,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振捣,避免漏振或者过振,如果漏振,则会影响后浇带功能,如果过振,则会造成后浇带内部钢丝网被破坏。对于水平临时缝,应对钢丝网侧压力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将侧压力控制在一定范围内。③在进行后浇带浇筑时,要选择合适类型的混凝土,一般要保证混凝土类型与结构两侧类型相同,另外使用微膨胀和高一标号的混凝土,这样可以提升后浇带混凝土的强度,提升整个建筑物的结构性能。
3建筑施工后浇带技术的质量措施
3.1加强后浇带底板的施工质量
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底板混凝土的重视。在对底板混凝土进行施工以前,需要在其垫层进行防水设置,通常情况下采用涂膜防水层或者是卷材防水层。另外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防水层的垫层需要比后浇带两边大约300mm的地方还要宽些,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其在施工后期的抗渗漏效果,才能更好地管理和底板下地下水的涌入。并且,施工人员还需要在后浇带两边大概500mm的地方设计挡水墙,才能有效避免底板附近的施工水以及雨水流入后浇带中。
3.2有效解决好沉降
后浇带设置需要全面做好预留设计,这样才能减少建筑结构沉降,避免出现危险隐患。通过严格的施工、科学的检测,保证依据设计要求完成施工,以图纸设计的基本要求为根据,做好全面的检查,对于临时设置的后浇带,需要三方商议,同时报批设计方认可,避免埋下安全隐患,全面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3.3规范施工流程,保证后浇带施工质量
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预留后浇带,处理过长的建筑物中,需要每隔30m左右,设立宽度为几百米的后浇缝,在缝中使用钢筋进行直角性搭接做法。在施工中留出后浇带后,并不会导致建筑结构发生改变,混凝土在浇灌后30d-60d的时间里,才会适应周围的环境,在后浇带施工中使用膨胀性混凝土,这种混凝土与普通的混凝土进行比较后显示,具有膨胀性的混凝土在一定程度上有更好的温度应力,提高结构抵抗温度变化的能力。高层建筑中所用的大体积混凝土由于长度过长,对温度适应能力增强,在其温度值降到定值时,使其收缩膨胀完全,才能进行浇注。一般要等后浇带在建筑中的保留时间不少于30d,在这段时间变形可完成35%左右。
结语
综上所述,后浇带在建筑施工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加强建筑结构稳定性的关键环节。在实际施工中,应科学规划施工方案,规范流程工序,推动后浇带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再者,还要对施工过程、后期养护环节加以管控,确保技术的有效落实,从而加强后浇带施工的合理性、可靠性,优化建筑工程整体施工效果。这样不仅可以确保后浇带施工的顺利进行,而且还可以有效提高后浇带施工质量,提高整个建筑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国武.探究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实践探索[J].装饰装修天地,2019,6(20):61-62.
[2]付红军.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J].环球市场,2019,11(5):129-130.
[3]耿顺成.关于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建筑与装饰,2020,6(9):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