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对高校管理工作的考验

发表时间:2021/1/25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29期   作者:李庆珍
[导读] 疫情严峻,但学生教育不能停,各高校都拿出了对策,
        李庆珍
        (中国政法大学,科技园管理办公室,北京 102249)
        摘 要:疫情严峻,但学生教育不能停,各高校都拿出了对策,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督察教导,经过多半年的努力,我们终于看到孩子们高高兴兴的返校复课。反思疫情期间我们高校教育工作的得与失,发现这不是一个孤立问题,它牵扯到社会的各层面、各行业,是一个综合性大问题。有些高校很早就对网络教育有着清晰的发展思路和明确的布局,无论是资源的调用,还是方案的制定,人员培训,实际效果调查,反馈信息的处理,层层推进,一丝不苟,夯实了网络教育的基础,在疫情在检验下,面对各种复杂问题,从容自如,表现尤为突出。好多关于高校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思路在这段时间里,脱颖而出,凡是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思想、学习、舆论、心理的方法,必将成为丰富我国高等院校教育体制改革的借鉴。

关键词:新冠疫情;在线教育;智慧校园;应急预案;政治思想工作

        2020年初,在我国武汉爆发了史无前例的新冠疫情,这是一场建国以来罕见的一次传染病大暴发。它的发病原因,发病机理,致病因素,传染性,以及转归预后,我们都一无所知,更无从谈到驾驭的问题了。同2003年非典相比,从确诊人数、死亡人数上看,新冠疫情都显得更为严重,被世卫组织认为是一次国际突发公共事件。对于中国这是一次特殊的考验,如果政府没有在三个月内控制好疫情,将被世界所孤立,无论是在政治、经济、外交和贸易,都将是一次深层次的打击。直面困难,我国政府知难而上,毅然封城,武汉所有的政治经济活动,都缓缓进入深度休眠状态,举国上下,全身心的投入了这场看不到硝烟的疫情战争中。
        疫情之初,恰值全国高校寒假,对高校的冲击并不大。但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推进,我们逐渐认识到,新冠病毒危害之大、毒性之强、传播之广、持续时间之长,远超出了我们之前的预判。即便是春节过后,仍需要停工停课防止疫情的漫延扩散。作为高校,疫情再严峻,形势再复杂,但学生的教育不能停摆,各高校都拿出了对策,最大程度的利用网络平台这个大杀器,全方位督导学生,历时半年多的努力,我们终于看到孩子们高高兴兴的返校复课,作为教育人,我们也是由衷的高兴。
        反思疫情期间我们高校教育工作的得与失,信息量太大,因为它不是一个孤立问题,不仅仅是教育的问题,它牵扯到社会的各层面、各行业,是一个系统大综合问题。这次疫情是一次考验,是对我们国家进行了一次深度的压力测试,是对全国上下面应对突发状况时预案的一次大考,从中看到了专属于我们的危与机。整理文献时,我们可以还原当初教育工作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和困难,看到我们教育工作者以一种一往无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制定各种应对策略,确保高校教育顺利进行,并取得最终胜利。
        现将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归纳梳理如下,以资参考:
        停课不能停学的方针指导下,首先登上历史舞台,表现抢眼的就是在线教育。我国高校近些年,在这方面的投入很大,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跨越地域的限制,制度的差别,整合所有优势资源,多方联动,共建共享,是补充我国因为地域大、资源分布欠缺不足的有效手段。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地各校的推进效率和效益转化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些高校很有胆识和前瞻性,很早就有着清晰的发展思路和明确的布局,无论是原有教育资源的调用,还是教育方案的制定,备选方案的选择,前期的人员培训,实际效果的问卷调查,调查信息的反馈处理,实际工作的建设改进,层层推进,一丝不苟,夯实了网络教育的基础,虽然是虚拟课堂,一点也不含糊,在疫情在检验下,面对各种复杂问题,举重若轻,从容自如,表现尤为突出。有些互联网企业,适时的推出产品,助力网上教育,如网易云,华为云,让人褒贬不一的钉钉,飞信等。
在疫情之前。我国高校都在这倾力打造智慧校园。它是教育信息化发展到较高层次的一种形态。设计最初的理念就在于提升教育管理,推进教育服——推动现代化教育的进程。但在这次疫情中的表现来看,差强人意,可能是疫情中的现实情况与要求和智慧校园设计之初的理念存在错配问题,想必会在不远的将来,会弥补上这块缺陷。因为疫情期间,精准实时的数据尤为重要,这完全依赖于信息平台的建设。想一想,通过远程手段,管理如此大规模的学生群体,还要做到高效无死角的全覆盖,达到防控目标,没有强大的数据支持,是决无可能的。有的高校单纯的采用多样化的推送方式投放信息,这远远不够,接收信息同样的重要,全校师生的流向、时间,体温的时时监测,这些动态的信息,依靠传统的方式,是很难高效完成的,只有依赖交互式信息平台,来完成防控任务。这次疫情中,有两个技术不得不提,一个是边缘计算,另一个叫联邦学习。边缘计算是在现场采用开放模型,利用本地资源,就可以快速运算分析,及时得到结果,早期就能进行干预。这种方式比云计算更具优势,节省了数据传输和计算所需时间。而联邦学习,是即使在大数据交换时,仍能保持数据的安全性,这完全符合当下的要求,先将高校师生的个人信息进行技术性处理,然后统一上传到云服务器上,做进一步的处理后,才能使用,类似于反复加密后再使用,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得到保障。跨境教育的高校,本次疫情受到的冲击最大,由于学生的来源不同,即有高风险地区的,也有低风险地区的,组织他们学习和管理,就得区别对待,不能一刀切。充分利用好虚拟校园的理念,创新学生管理办法,制定更加完备的应急预案,彻底的打破地缘性的限制,寻求多边教育合作,才是切实可行的出路。这次疫情中,川大华西医院的表现最为出色,可能是因为职业的原因,经历过SRAS和H1N1的洗礼,把疫情当成国家联防联控练兵,维护了校园的安全和一方的社会稳定。
        后疫情时期,应当仔细研究高校突发事件防控管理工作,深挖问题本质,谋求建立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长效机制,为下一步高校教育改革,提供策略和准则。这次疫情,暴露出高校教育很多问题:
        一、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应急保障如何?
        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作为信息情报的提供者——图书馆的作用。当我们思考和分析,需要参考有关疫情方面信息时,才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所以,图书情报的保障工作,要迅速完善起来,尤其是应急保障体系,刻不容缓。从五个方面着手,深化高校图书馆建设:㈠应急管理:拓宽服务平台,可以通过各种大众平台浏览阅读,防止以后类似本次由于疫情因素闭馆,而导致塞流现象的发生;㈡资源服务:开发多种形式互联网的互动服务;㈢网络技术:教学资源整合,师生之间互动共享;㈣服务平台:多元化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可以增强对抗风险的能力;㈤图书管理员的能力提升:将由具有强大信息处理能力的人员来打造资源,提供服务。
        二、高校财务原有管控流程,是否合理?
        高校的传统财务方式与新冠疫情下“零接触”和“线上办公”的新要求发生冲突。之前的财务模式在审查、复核、审批原始单据时,都是在线下进行的,而且在内部控制上,力求“面对面”进行交接。而新冠疫情防控要求是“零接触”,所以传统模式必须改革,把“线下业务”改为“线上业务”。建议增加一个“线下预审员”的职位,平时在线下汇总表格、数据,到指定时间,统一在线上报表,尽可能的减少人员之间的接触,这种制度的建设疫情期间固然可行,疫情过后,仍然适用。
        传统的报销模式,要先填报销单,再提交相关的支持凭证给报销员,审核通过后再让相关领导签字,最后才到财务报销。目前OCR、异构集成等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可以完全实现无纸化办公,建议引入到报销流程中,实现多系统互联,报销全程“零接触”。
        传统的财务安全措施,保证的是财务信息的物理安全,屏蔽了外界的同时也屏蔽了自己,数据无法共享,即便有财务云,也无法发挥应有作用。

建议使用OA系统,打通流程各环节,可以先行电子确认,纸质材料、领导签字可以在后期补充。
        传统财务管控方式,信息传递失灵。落后的辅助办公方式,既无法实现信息共享,还加大了信息泄露的风险。建议选用即时通讯工具,随时沟通,互传数据,协同制作文档,摆脱了时间、空间的束缚。
        三、思想政治工作,是否做到实处?
        新冠疫情期间,严重冲击了高校传统工作模式,原来线下的教务管理,专业教育,就业指导,都需要转到线上进行,这不是简单的迁移问题,这些要从制度到措施,从落实到优化,在最短时间里调优,这是个大问题。尤其是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更是刻不容缓。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活泼好多,对新生的事物充满好奇和向往,在受到挫折和打击时,情绪极易出现波动的。面对这次疫情的考验,限于思想的成熟度,社会生活阅历也不足,认知能力的缺陷,对抗消极因素影响能力堪忧。出现彷徨无措,悲观无助,消极倦怠的行为表现有可能常态化。这就需要高校的辅导员,及时发现,采取必要的措施,及的进行心理疏导,把问题处理在萌芽阶段。如何在目前形势下,远距离对于分散的学生群体,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和观察,成了一个艰巨的任务。现有的高校信息平台,在设计之初是万万没有预料到今天的情况,设计上的缺陷远远满足不了我们的现实需求,找寻合适的即时沟通工具,拓宽沟通新渠道,是唯一解决方案。关心学生的实际情况,一生一策,把学生问题落在实处。对于滞留在家中,因不能返校,而出现怠惰现象的学生,要督促进认真进行课业学习;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及时挖掘和推送就业信息,指导学生能够顺利就业;因疫情导致家庭贫困的学生,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的同时,和相关部门积极沟通,查询帮扶政策,使这部分资金,能够及时有效的送到贫困学生的手中,同时,也应该动用一些学校资源,帮助学生寻找谋生出路,以期长效解决问题。
        此次疫情,对政治思想工作的改革和推进是一次契机。政治思想工作是高校教育常抓又烧脑的问题,相对于专业课来讲,始终处理从属地位的,所以虽然常常在抓,但也是收效甚低。以往的高课教育更侧重于理论知识方面传授,而缺少联系实际,很大的程度停留在书本上。而本次疫情虽然给高校教育带了一定的冲击,但从另一个方面,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真实场景,学生作为局中人,真切的感受到问题的严峻、形势的恶劣,不良思潮的影响,各种恶性情绪的泛滥。结合这些实际,让学生学会分析现象的本质,在疫情中认清资本主义的本质,体会到我国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在现实生活中,不轻信,不盲从,牢牢把握自己中流砥柱的作用。
        疫情中新的政治思想工作方法,新的理念,凡是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思想、学习、舆论、心理的办法,都可以系统的总结出来,丰富我国高校教育建设,推进政治思想改革。
        四、疫情信息推送,我们是否做到有度?
        疫情时期,过量的信息推送是常态,信息的质量良莠不齐,很多信息是臆测甚或是谣言,而真实的信息我们却不能在第一时间看到。暴发疫情的同时一定伴发信息疫情,这是国际情报学界的共识,处理不当,可以继续演变成为一次有关信息的危机,影响抗疫大局。当超大的信息超过人所能承受的负荷,就会引发用户的消极情绪。所以,大学生要注意提升自身素养,学会对信息进行甄别。
        五、高校科研管理,落实如何?
        新冠疫情期间,在高校科研部门发生了很多奇怪的现象。比如一些科研数据,第一时间不是出现在国内,而是发表在国外期刊上,我国的临床工作人员只能从国外期刊上学习这些科研成果。疫情期间,相关论文在国外期刊上呈现了井喷式的发表,如果再加上中文期刊,数量是惊人的。这和我国高校科研评价机制过度追求量化、追求国际化不无关系。
        疫情期间,管理流程的简化和数字化,成为了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而在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享受不到数字化的便捷和效率,究其原因,工作中因循守旧,墨守成规,都客观的影响到新技术吸收转化,导致工作流程不畅,甚至出现梗阻现象。
        众所周知,我国高校科研数据成果共享率很低,好多科研单位都在忙着做相同的事,因为数据和成果不能共享,只能自己亲自来做,浪费了大量资金和时间,从客观上对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造成影响。科研共享比越低,意味着浪费越严重。
        这些现象足以引人思考,到底问题出在了哪里?
        作为高校主体的学生,才是最大的不确定性。
        年初新冠疫情大爆发,封城禁行。春节过后学生也不能如期返校,改为线上教学。学习环境和外界因素的改变,造成了学生心理不可避免的出现应激反应,引发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我们高校的辅导员老师,是否在第一时间介入,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防患于未然,这完全取决于师生间,长期有效的沟通。所以,高校辅导员老师的高效的沟通方式,也应当列入考评项目中去。
        新冠疫情对我国高校教育的影响可能是深远的,甚至有可能改变我国的人才培养体系。线上教育,基本全靠学生的自觉,好多学生,长期滞留在家,滋生了惰性,校方的管理难度加大,即便是想尽各种办法,总不会尽如人意。所以,个人学习素质就突显出来,从前那种被动学习,浅尝辄止,急功近利的学生,注定被淘汰,未来那种能够严格自律,主动进行深度学习,充分利用线上资源提高自己素质的学生,才可能是最大赢家。
        这次疫情,让我们重新正视自己,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同时也看到了希望,看到了祖国的强大。这次疫情展现了我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强大的信息科技,强大的民族自信心,坚持党的领导,必将迎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邹园园;李成军;谢幼如.疫情时期高校在线教学“湾区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中国电化教育.2020年04期第22-28页
[2]金宁;梁爱华;王兰;何秀丽;吕龙.四川旅游学院 - 新皇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思考的在线课程管理。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20年04期第1-3页
[3]文菲斐;杨永贵.基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契机的智慧校园建设推进策略.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20年04期第193-197页
[4]徐萍;何家俊;岳小尧.基于边缘学习和联邦学习的新冠肺炎(COVID-19)高校防控管理模型研究.当代教育论坛.2020年02期第76-82页
[5]吴薇;张靖佶.重大疫情下跨境高等教育中的学生管理研究.比较教育研究.2020年08期第10-17页
[6]杨帆;袁永庆;刘宗鑫.高等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实践与思考——以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为例.卫生职业教育.2020年17期第14-15页
[7]蔡迎春;吴志荣.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应急保障体系.图书馆杂志.2020年05期第43-54页
[8]张晨燕.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财务管控流程优化研究.会计之友.2020年08期第142-144页
[9]马国超;云兵兵;王景波.新冠疫情对高校思政工作的挑战与应对发展策略进行研究.高教学刊.2020年22期第69-72页
[10]王琳;朱可欣.“新冠肺炎”信息疫情对大学生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行为的影响.图书馆杂志.2020年07期第83-94+123页
[11]王良;周红坊;林成华.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我国高校科研管理的反思与建议.北京教育(高教).2020年05期第36-39页
[12]顾兴立.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介入:以学校社会工作视角为例.健康研究.2020年03期第261-263+276页
[13]张雷生;张坤.疫情防控期间如何有效保障高校在线教学质量.大学教育科学.2020年03期第122-124+127页
作者简介:李庆珍,(1978-11)男(汉族),山东鄄城人,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