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探究

发表时间:2021/1/25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29期   作者:张玲
[导读] 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张玲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富顺分校  643200
        摘要: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高校语文教学能够帮助大学生提升精神文明,养成良好的内在品质。因此,高校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任务是通过知识传授、教育等活动引导学生如何做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把学生培养成富有人文精神和创造力的人。
        关键词:高校语文教学;人文素质教育;优化措施
        引言
        大学语文是大学教育中一门基础的文化课程,语文教学也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手段。在大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优秀的文学作品和基础的语文常识进行细致地讲解,从而引导学生用感官去感受所蕴含的人文情愫,这一过程将促进正确人文价值观的形成,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目的。
        一、语文教学对促进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一)扩展知识面,提升文化自信
        小学和中学阶段,语文教学基本以国学之美为基调,其中也掺杂着国外的优秀文化,目的是增强每一位公民对于文化的认知。教学过程中包含的文化知识与国学之美是每一位学生需要掌握和理解的,丰富的内容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加深了学生对于文化的理解。学生在语文中感应到的不仅有中华传统之美,还有文化的底蕴与魅力,这将极大地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感知人文情愫,理解人文之美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将优秀的文学作品和基本语文知识向学生们进行细致地讲解,在讲课过程中,教师带着对文化的尊重之情,别开生面地向学生展示了内容背后蕴含的情愫和真理,这有助于让学生感知到真实的文化情愫,从而更好地理解人文之美,感受文化的魅力。
        二、高校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优化措施
        (一)深挖人文思想,体会人文精神
        高校语文教师要构造以大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让大学生积极主动融入课堂。教师把人文素质教育融入语文教学内容中,让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文章内容中蕴藏的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素质教育,合理安排语文课程内容,充分体现人文素质教育,同时,语文教师要创新课堂教学,加强与大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让大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例如,语文教师对《论语》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出:古代的君子对我们现在做人方面有什么启示?通过这个问题为切入点,让大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思考和体会。大学生通过体会文章中人文精神,从而明白做人要重视自我修养,这样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实际的生活中会以这种标准要求自己,语文老师从而达到了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所以语文教师要引导大学生不断地从优秀的作品中学习智慧。
        (二)将人文素质教育与高校语文阅读相结合
        高校语文教师要将人文素质教育与高校语文阅读相结合,学生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教师要为大学生推荐优秀的书籍,能够帮助大学生完善价值观的书籍。大学生在对书籍进行阅读时,会去体会书籍中人物心理活动,对人物性格进行剖析,引发对人生观的思考,不断丰富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丰富自己的精神内涵,感悟人生的真谛。
        例如,语文教师在讲《红楼梦》文学作品时,教师可以让大学生对《红楼梦》这本书进行整体阅读。让大学生通过阅读去细细的品味作品思想,感受书中个性独特性格鲜明的悲剧形象。然后,大学生对阅读的感受进行交流,看看彼此之间对书中悲剧精神的理解。大学生通过作品中的纯情无欲的精神之爱及旖旎动人的爱情心理,会完善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三)通过语文教学,塑造学生内心的灵魂
        为了完成这一任务,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人格。享乐主义以及拜金主义在当今社会变得越来越普遍,教师人格的发展对学生来说极为重要。老师的行为以及思想会深刻地影响到学生个性的形成。老师对学生的关注以及对工作的奉献精神都是学生需要深入学习的榜样。随着学生与老师的深入接触,老师的人格魅力悄然地植入学生的心灵,有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教师在教学中的言语、思想以及行为直接影响着学生。教师需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以此改善学生的道德以及素养。我国的大学教师更应重视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发展。学生在语文自主探索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受到高质量人文素养的教育影响。对大学生进行人性化的教学指导,可以间接地渗透到素质教育。在这方面,大学语文教师要创造先进、开放性的课堂教学,在学生的汉语课程中自主地探索学习的有效方法,并指导学生更好地掌握教育中的内容,以加深学生对人文素养知识的理解。通过此举,提高了学生的人文思维能力,有效地拓展了人文视野。
        (四)注重氛围教育,沉浸到教学之中
        除了高校要提高对语文学科的重视程度之外,教师也要注意自身语文教学方法的改变,尤其要注重氛围教育。大学语文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这就必须让学生和教师一同沉浸在文化的氛围之中,感受当时浓烈的人文情感。而大部分高校老师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将语文知识详细地向学生讲解,这就造成了大部分学校和教师都将精力放在知识方面,忽略了教材背后蕴含的文化底蕴,这样的教学带来的后果就是:学生掌握的知识只是浮于表面,学生自身仍无法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神,这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水平的提升毫无帮助。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背景音乐、角色扮演等沉浸式氛围让学生通过环境的烘托感受到文化的震撼,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和理解人文知识,还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共情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
        (五)合理安排教学进程,重视对教材的选定
        学生在经过小学和中学的语文教育后,掌握了一定的基础语文知识,阅读理解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升,而一些学校选取的语文教材中涉及的课文与知识点与中小学教学内容相似,重复度较高,许多学生感到没有新奇性和挑战性,从而失去了学习兴趣;还有一些学校选取的教材内容过于深刻、艰涩。即使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也难以深刻地理解其中的含义。对于非文学专业的学生,大学语文的教学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人文素质、陶冶情操,不适宜采取过于深刻的教材,这样学生容易忽略对于精神层面的追求与提升。高校与教师要考虑到学生专业的不同,对教材进行合理地选定。
        (六)围绕人文素质教育改善教学的方法
        高校语文教师要想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应该首先改善目前的教学方法。目前高校语文课堂中,还是教师在上面讲课,学生在下面听课,大学生还是处在被动学习的地位。导致大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积极主动,影响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语文教师需要积极的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加强与大学生在课堂上交流互动,让大学生主动融入课堂中,成为课堂的主体。例如,在学习《世说新语》这篇古文小说时,教师可以让大学生对书中描写的人物形象进行模仿,同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现出魏晋时期的社会风貌,大学生以模仿表演的形式来展现魏晋士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状态,可以深刻体会到人物的性格,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文素质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建设,高校语文教师要丰富人文素质教育方式,创新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大学生去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从而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的发展培养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郑舒心.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课内外,2020(1):276~277.
        [2]周峰.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高教探索,2017(S1):100~101.
        [3]范文.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文学教育(上),2019(6):118~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