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校协作对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 黄绮雯

发表时间:2021/1/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月   作者:黄绮雯
[导读] 由于最近几年以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有一句话说,世界各国的竞争说到底就是对于人才的竞争,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因此,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一天比一天加深,为了能够推进教育的发展,我们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整存,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到如今的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尤其在新课标改革以来,教育部门对于学校有了新的要求,不仅仅要在教育上能够取得进步,还要在教育手段上进行革新,一个好的教育手段必然离不开好

黄绮雯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德兴小学
【摘要】由于最近几年以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有一句话说,世界各国的竞争说到底就是对于人才的竞争,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因此,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一天比一天加深,为了能够推进教育的发展,我们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整存,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到如今的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尤其在新课标改革以来,教育部门对于学校有了新的要求,不仅仅要在教育上能够取得进步,还要在教育手段上进行革新,一个好的教育手段必然离不开好的教学方式,因此,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将一些先进的教学手段融入到教学中来是教育向前发展的必然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信息技术;结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2-047-01

        学校教育影响并制约着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也以其力量和有效性制约着学校教育的实现,充分发挥效率,建立合适的家校协作模式至关重要,希望本文提出的浅显方法能提供有效的参考。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社会经济形势的促进下,社会各界对小学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学生教育主要包括校园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方面,其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相辅相成,紧密结合的,也是学生教育的主要形式。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中,家长和教师要做到良好合作,以学校教育为主要形式,以家庭教育为辅助手段,有效地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但是,在当今的小学教育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经常是分开的,教师和家长之间缺乏真正有效的沟通。两种教育无法取得良好的互补优势,导致难以培养孩子的优良品质。
        一、家校协作培养学生优良品德的内容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家长融化在爱之中的教诲,是人生的第一课。价值观建设,应该成为“人生第一课”的核心任务。
        家庭与学校之间道德教育协作的基本目标是老师和家长可以在时间、空间和领域上共同追求的基本价值。一个没有美德的国家就不会繁荣,一个没有美德的人就不会站起来,试想,如果父母没有道德底线,如何教育孩子守住道德底线?
        家庭是社会组织中最小的单身成员,学生的道德教育不仅要容忍多样性和尊重差异,而且要抵制错误的思想和观念。作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核心部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成为家长学校协调道德教育的共同基本指导方针,是最大化家庭学校共识的凝聚力。用科学理论指导家庭学校协同道德教育的过程,以共同的力量聚集家庭学校协同的理想,以崇高的精神激发家校协调道德教育的士气。教师可以将小学生的品德教育与德育课程相结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课程准则。
        二、家校协作对小学生优良品质培养的重要性
        1、家庭是孩子学习和培养道德品质的重要场所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家风时这样说:“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好的家风是家庭文化与修养的累积,是家庭成员道德水平的集中体现,是整个家族在人生的沉浮中沉淀出的赖以安身立命的处世精髓,蕴含了朴素但经得起检验的人生哲理。当前,小学生品德培养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许多因素导致德育的有效性不足。一些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不正确,缺乏德育意识,一些家长的文化素养不高,自己的行为不能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一些不好的语言和行为对小学生起严重的负面影响。也有一些家庭中以孩子为中心,缺乏对儿童的行为约束,也不十分重视道德品质的培养。也有相当一部分由于工作缺乏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忽视了家庭教育以及父母对孩子陪伴的重要性,而小学生由于身心发展处于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的时期,如果学校教育的能力有限,而家庭教育不能发挥良好的作用,则难以实现德育目标,阻碍学生德育质量的发展。
        2、学校的道德教育是家庭道德教育的有效补充
                学校是儿童系统学习知识和自信成长的重要场所,家庭是孩子学习和生活的首要场所,二者教育缺一不可。学校的老师面对众多学生,很难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问题,而父母主要是与孩子们在一起,对孩子的心理和行为有较全面的了解,因此在道德教育上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可以起到更好的作用,可以更有针对性。家庭生活中的每一刻都对学生产生微妙的影响,因此它可以成为学生道德教育的有益材料,更易于发挥教育作用,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家庭教育在学生德育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只有具有良好品德的父母才能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在实际的家庭教育中,许多父母缺乏教育理论,把家中的孩子当成“小皇帝”,“小公主”,溺爱有加,宠坏了孩子,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缺乏道德教育的情况。学校教师具有良好的德育能力,两者的结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挥优势,促进学生德育的发展。学校教师家庭学校协作可以达到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在小学进行品德教育时,应结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3、家校协作中出现的问题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有一部分教师一旦学生在学校做错事,他们就认为家庭教育不到位,责任应该由父母承担。


同样,从父母的角度来看,一个孩子所有的教育都应该由学校和教师进行,父母不承担任何责任。这两种错误的思维方式,容易在小学生优良品德的教育和培养中引起很多问题。学校在小学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父母不会对子女的教育有太多了解,而是并在潜意识中认为以学校教育为主导,盲目地按照学校的安排进行一些日常的监督管理,甚至不认同学校的教育方式,双方缺乏沟通和相互理解,难以有效培养孩子的优良品质。
        三、家校协作培养小学生优良品质的方法
        1、家校平等对话,加强沟通
        面对一些问题较多的“疑难杂症”学生而言,更多的是需要教师与家长的互相沟通和悉心商讨,及时了解学生当前的各方面表现,共同研讨对策,互相配合展开教育。当然,这需要双方基于共同促进孩子成长的基础上,诚恳耐心地展开平等对话。首先,教师和家长应该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例如,建立家长微信小组,使老师和家长可以在小组中及时沟通。其次,为提高小学生的行为标准,教师和家长应通过沟通达成教育共识,并加强小学生的道德教育。最后,教师可以将小学生的品德教育与德育课程相结合,提出关于班级德育的一些思考性问题,使学生可以提出问题或与父母讨论,得出自己的结论。在安排此类问题时,教师可以在家长小组中提出有关德育的教学内容,以便家长配合学校的工作。小学生回家问父母问题时,父母应该给他们指导。因此,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可以使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获得正确的指导,从而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当代社会,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给人们的交流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微信、钉钉、论坛等都是有效的交流平台。学校和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搭建有效的师生沟通平台,为家长和教师的德育沟通提供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建立一个微信群或QQ群,作为家长和老师的交流平台,老师可以在群内分享学生的情况和表现,学生的父母可以及时向老师反馈学生的家庭生活表现,方便地通过网络交流信息,解决了父母与学校之间不便沟通的问题,在网络上交流会更容易,提高交流的效率。学校还应建立联合站点,在平台上建立几个共同的交流平台,不同班级和年级的家长交流学生德育的经验,促进老师和家长了解学生的成长情况。
        2、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元的家长会
        以往的家长会都是以教师汇报孩子成绩和孩子平时在校情况为主,对于成绩好的孩子家长,孩子受表扬,当然很乐意到校,但对于潜能生的家长来说,来学校开家长会会有沉重的思想负担,觉得没有面子,因此对孩子的品质教育无法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我个人认为可以家长会的形式转变一下,改变成为家长育儿经验分享会,这样家长互相交流,参与度也高,对于班上出现的德育问题也能商量出一些解决的方法,教师可以适当参与其中,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提出可行的、有建设性的教育意见。
        3、开展家长课堂以及家长开放日
        家长都是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寄托学校厚望的,因此我相信家长都是愿意和学校以及教师沟通的,我认为就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学校可定期邀请德育专家,儿童心理教育专家或者教师到学校分批、分年龄段的孩子对家长们开展家长课堂,专家以及教师们利用专业知识和经验,给家长们讲授儿童道德品质培养的成功案例以及有效、具体的方法。学校定期开展家长开放日,让家长更加了解学校的管理制度,教育理念以及自己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等等。
        四、结语
        小学是对学生的启蒙阶段,对学生的知识,道德等方面的培养可以为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综合人才。小学德育必须发展家校协作模式,优化德育环境。学校应善用新媒体,发展更有效的家校沟通方式,为家长提供更多的道德教育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家长要做好家庭教育,使学生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希望本文提出的浅显方法能提供有效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戴宏飞.家校协同需要教师的引领[J].江苏教育,2020(39):63.
[2]刘亚丽,邓光艳,魏伟妮.家校协同,品格助力,让爱细致温润孩子——以八小家校协同共育品格为例[J].华夏教师,2020(13):12-13.
[3]李月宝.家校协同视角下初中学生品德教育实施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8):46-47.
[4]陈亚君.探讨家校协作视角的小学生德育教育问题[J].课程教育研究,2020(17):62-63.
[5]姚文涛.浅析农村小学家校协作下的德育工作[J].才智,2020(05):150.
[6]祁洁琼.基于家校协作的小学生德育教育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2):160.
[7]李忠琼,黄海霞.厘清家校协同育人中各主体责任边界[J].人民教育,2019(22):27-29.
[8]王科娜.家校协同如何助力学生成长[J].华夏教师,2019(32):2-3.
[9]马福兴,高艳,刘学军.和谐达家校共育  协同促儿童成长——基于研究的家校协同育人初步探索[J].基础教育参考,2019(09):19-21.
[10]袁源. 城市留守儿童不良行为矫正中的家校协同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8.
[11]李转明.家校协作下的小学生德育途径研究[J].学周刊,2018(07):47-48.
[12]李渊博,邓靖.家校协同德育的“公约数”初探[J].教育科学论坛,2017(08):3-6.
[13]宋洋. 青少年家校协同德有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14]吴瑞莲.养成教育:一项“着眼于孩子终生”的前瞻性实验[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2,8(04):49-61.
[15]林晓芬. 网络环境下小学协同教育的策略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
[16]刘繁华.家校协同教育通道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9(11):16-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