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施工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1/1/2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6期   作者:张佳
[导读] 摘要:公路桥梁施工技术的应用直接影响公路桥梁建设整体效果,对此施工单位还需要做好技术分析与管理。
        内蒙古通辽市交通工程局  内蒙古通辽  028000
        摘要:公路桥梁施工技术的应用直接影响公路桥梁建设整体效果,对此施工单位还需要做好技术分析与管理。文章通过对公路桥梁建设特点进行研究,探讨公路桥梁建设中常见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公路桥梁;施工技术;技术分析;公路施工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路桥梁工程的范围越来越大,其自身的施工规模约越来越大,为了更好的保证公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操作施工人员需要重视公路桥梁隧道位置的施工操作,最大限度的提高公路桥梁隧道施工技术水平,提高我国公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延长其施工的实际使用寿命。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依旧存在部分工作人员不清楚公路与桥梁连接处的施工技术的实际使用要求以及施工细节,存在一定的施工不足。
        1公路桥梁工程施工特点分析
        第一,施工要求多样化。在公路桥梁工程项目建设中,前期需要对施工地形、地质条件和工程投资等进行全面分析,做好施工技术方案设计工作。为建设符合高要求的公路桥梁,需要实行有效的施工技术管理,确保在施工过程中可以落实好质量、安全、进度、环保等目标控制工作,工程建设达到设计要求。公路桥梁的施工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管理工作时常需要进行多样化调整,这时就需要相关人员有针对性地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第二,流动性强。公路桥梁工程多为实现公路路线的连通而建设,公路是长大线型工程,施工地点、范围和环境会发生变化,往往需要在不同区域施工,在实际施工中面临着不同的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故其施工管理也会产生一定流动性,需采取不同的技术方案。施工前需全面勘察、分析当地地形地貌等因素,绘制地形图,做好策划,掌握新的施工管理要求,制定适应的管理制度。特别是随着公路桥梁工程建设发展逐渐深入偏远地区,人为因素对技术管理的影响也会发生变化,管理中需多加注意。第三,施工技术管控计划性。在公路桥梁项目建设中,需要做好合理的工期安排,结合所在区域气候条件、地形和环境,制订可操作性强的施工组织计划,并完善机械设备和材料等配套计划,确保工程建设按期保质完成。在施工前,需制订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案,合理布置安排,保证设备计划、材料计划和人员投入计划足够详细、完善,尽量减少施工计划变更。
        2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要点
        2.1填筑技术
        首先是填筑前准备工作,需要对场地进行清理,一般在路基范围内,会有一些垃圾、杂物,可能是本身就存在的,也可能是挖掘中出现的,比如树根、草皮,在填筑之前需要对这些杂物进行清理,把不适用的杂物清除出去。然后是基底处理,填筑之前,就需要对树根、表层土壤进行处理,特别是表层的植物腐烂物、树根等需要清理出去,并且进行压实。对基底压实工作,必须要符合相关的规范要求,根据坡度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有的可以直接碾压,有的需要先挖松再进一步碾压。针对一些特殊情况,还需要进行一些护墙、护脚等处理。比如对于地面横坡坡度大于1∶2.5,边坡的高度大于8m的时候,为了避免路堤不均匀出现沉降和开裂,一般需要在路面的地面以下铺设3层高强度的土工格栅。最后是对填筑材料的选择,一般选择较好的砂类土等粗料作为填筑材料,一些淤泥、冻土、泥炭等不能用于填筑,否则会影响填筑质量。另外,对于土石混合填筑,一般都是选择分层分段填筑,将透水性小的填料填在下层,并做成4%的横坡。如果土石不容易分清,则需要根据其具体的含量进行施工。
        2.2钻孔灌注混凝土桩施工技术
        公路桥梁的施工中,还需注意钻孔灌注桥桩的施工。考虑到大多数公路桥梁工程都需在水下或地下进行施工,无法有效掌握施工的情况,成桩之后也无法立刻进行开挖验收,导致工程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为提高钻孔灌注的质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及时将挖出的土石方运出,不能出现堆积现象,也不能影响周围车辆通行。

第二,为保证公路桥梁施工现场各项工作有序进行,需对现场中所摆放的施工物料进行有效的规划,提高空间使用效率,保证施工现场的整洁和有序,尤其是线路方面,使其他电路不会影响到钻孔灌注的施工。例如在进行电源及电路安装时,需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同时还需做好线路的接地、接零及漏电保护等工作。第三,成桩基成孔后还需对质量进行有效检查。常见的有清除孔底的杂质,保证混凝土能顺利灌注到管道中。与此同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需加强对应力钢绞线的设置,提高对张拉的控制。如在底模台座的安装中,需以横向方向为主。并且需提前涂刷脱模剂,防止钢绞线与台座难以拆除。
        2.3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
        影响预应力加固技术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包括转向装置、预应力筋设置、压浆工艺等。转向装置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对预应力钢材效果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设置转向装置时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操作,严格按照施工图进行,在有些关键位置必须确保精准。预应力筋的设置,在施工前,认真仔细检查锚具是否能正常使用,螺杆与螺母是否匹配,如果手动不增加外力的情况下就能把每个丝头拧至底部,说明无问题,可正常使用。值得一提的是,要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设置相应的预应力筋张拉位置。压浆工艺是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的最后一项工作,在进行此项工作前,先对模型进行试验,保证模型的标准比例,一定要将压浆工艺在现实使用中的误差率降到最低。有需要的话,进行操作时要采用手动压浆剂。
        2.4桥梁施工技术
        首先,搭设支架。开展桥梁项目的基础施工时,应该确保搭设墩柱时符合垂直运输的相应需求。此时应当确保现浇梁不会出现变形问题,并且对支架体自身刚度、强度加以严控。另外,还应将连接杆设置到支架斜向、纵向以及横向上,以便确保支架更加稳定、牢固。其次,钢筋作业。制作钢筋笼的时候,施工部门可以在现场进行制作,借助吊车展开吊装施工,此阶段重点以“分节入孔”模式开展作业。当首节钢筋骨架完成入孔之后,应当以支撑的方式把骨架规定于中心处,随后吊起次节钢筋骨架,使两节骨架相连,并对其进行焊接。需要明确的是,要确保吊装时孔位被对准,防止出现较大偏差而破坏孔壁。另外,立柱与墩台施工。在加工模板时,项目台、柱等结构实际尺寸将受到模板尺寸直接影响,进而影响项目外观、稳定性,所以需要严抓模板尺寸及其作业的质量,确保模板符合标准之后才能使用。在基础之间,柱基础间,台帽等部位放置适当连接筋。
        2.5排水技术
        排水施工分为路面排水和地下排水,路面排水是指排除在路面范围之内的排水,减少路面的积水,以保护路基边坡的安全。一般排水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集中排水,针对地势相对比较陡峭的地方;另一种排水方式为分散排水,针对地势比较平坦的区域。目前比较常用的排水方式有边沟、截水沟、急流槽以及下水道等。地下排水是路基以下的部分的排水工程,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地下排水以便选择的方式是暗沟、渗透等。比如地下水流量比较大时,可以采用渗水管达到排水的目的。还有一种是采用细小的砂粒形成反滤层,将带有钢圈、滤布和纤维组成的土水软管,用以排水。需要注意的是,在排水施工设计的时候,需要对该施工区域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有一个详细的了解,比如是否处于阴面、是否在水流经过区域等。
        结语
        新形势下,公路桥梁施工企业需要全面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做到不断优化施工措施、提高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针对公路桥梁建设现场情况做好施工技术分析,采取合理的技术保护措施,切实保证我国公路桥梁建设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浪太.高速公路施工技术与管理优化策略[J].城市住宅,2020,27(5):253-254.
        [2]庄先飞,邢辉.市政路桥工程施工综合管理策略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0):196-197.
        [3]艾克拉木江•麦麦提.浅谈公路桥梁施工项目管理优化的策略[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11):242-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