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527241993XXXX526
摘要: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旧城区陈旧不堪,年久失修,无法全面满足城市规划发展的总体要求,而且该种情况也会阻碍旧城区的建设与发展。城市规划是旧城区改造的指导文件,有利于推动城市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旧城改造中城市规划的角色转变问题及应对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旧城改造;城市规划;角色转变;应对策略;
近年来,旧城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也是反映历史的载体。时代发展中,旧城改造一方面是关乎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问题,另一方面对城市未来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城市规划、改造是旧城改造的重要驱动力,完善旧城区改造有利于我国城市的健康发展。
1旧城改造概述及其作用
1.1旧城改造概念分析
旧城区改造主要指重新开发建设无法顺应现代经济发展要求的城区。其也指采取有效措施转变城市中无法满足当前发展要求和未来城市规划的设施、区域,以及与之相关的思想建设活动,从而不断提高城市的实用功能和社会价值,顺应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总体需求,维护人民的利益,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
1.2旧城改造的作用
旧城区改造既可改变城市的面貌,又可优化人们的生活环境,转变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旧城区是一个城市的重要代表,旧城区改造项目使城市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也增强了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信心。如今,我国产业调整步伐明显加快,旧城改造也需顺应时代发展的总体趋势,注重土地和资金利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2城市规划角色转变对旧城改造的主要影响
政府在城市规划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政府管理关乎到旧城区改造和规划的效果。但是,部分地区的政府由于过于关注政绩,在旧城改造中也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并未充分考虑历史和文化发展对城市建设的作用与价值,因此旧城改造项目的社会效益和可行性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如为了充分体现城市规划的经济效益和商业价值,盲目拆迁旧城区,闲置土地则应用于中心商务区和黄金地段的规划工作,并未基于整体视角认真分析旧城改造。最终在城市规划工作中,旧城区的整体性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激化了社会矛盾。
城市改造过程中,规划模式、方法及技术方式与城市规划角色有关,若无法立足于整体规划,协调周边环境,则会直接引发城市规划角色定位不准确、不完善等问题,进而破坏城区改造的效果。
3旧城改造中城市规划角色错位的主要原因
政府与投资建设主体过于重视一次性收益,将提高收益最为终极目标。城市规划角色的变化能够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但是,若在旧城改造之中忽视其他因素,只是关注改造的经济效益,则会对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产生较为不利的影响,进而出现角色转变错位的问题。这样在旧城改造工作中,城市规划也无法为其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和服务,阻碍城市建设与发展。
在著名的梁陈方案中,北京的总体城市规划设定为保护老城区,重建新城区,在老城里建设新城。如今看来,梁陈的方案优势更为明显。在当时的城市规划中,面临着礼制观念同理性规划模式的争锋。梁陈方案打破了宫城皇城的总体发展模式,这种方案主张将政府机构迁移到外面,因此,很多人对该方案表示无法接受。当年,政府掌握着决定权,故而梁思成的方案并未予以采纳。北京发展至今虽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和较高的成就,但是也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城市规划一方面要高度关注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需要充分发挥城市后期的价值和作用,这样才能为城市前行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我国旧城区改造中的城市建设理论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现阶段,城市规划理论和规划方法不够丰富和完善,这也成为了城市规划角色错位的主要原因,不利于城市规划角色的转变。旧城改造中,我国城市规划自上而下的经济特性尤为明显,无法充分发挥群众对旧城区改造规划的监督与控制作用,无法体现公共政策的实效性。在旧城区改造规划工作中,应基于经济和市场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当前,旧城改造规划封闭性较强,在审查、审批和编制等项目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足。建造主体的调控方式缺乏多样性,无法保证城市规划的整体效果。
4基于城市规划角色转变的旧城改造规划措施
旧城改造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城市规划角色的变化,可以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方式加强旧城改造和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基于城市规划角色转变,在改造规划中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高度落实既定的规划目标。同时,为了维持旧城改造与城市规划角色转变的协调性,还要丰富城市的公共服务功能,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方针政策,进而引导工作人员主动参与其中,让现代城市在更加和谐平衡的环境当中长远发展,完善旧城改造的整体效果。
4.1高度尊重城市发展的规律
严格按照城市发展规律进行旧城区改造规划,能够充分保护城市原有的建筑风格,以此推动我国城市建设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城市规划角色及旧城改造间的关系,能够加强规划的目的性、计划性和针对性,从而保证旧城区改造规划顺应城市规划角色转变的要求。
4.2政府需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制定科学有效的旧城改造法律法规,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防止出现盲目开发问题。另外,制定切实可行的奖惩机制,规避旧城改造中的违规行为和违法行为,规范旧城改造工作。对于违法行为,要加大惩治力度,提高旧城区改造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全方位展现不同主体的工作积极性。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也需加大旧城区基础设施改造的力度,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优化和完善旧城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和城市环境,以期突显城市规划的整体性与协调性。
4.3深度了解旧城区,做好规划和引导工作
旧城改造中,要求工作人员合理调整空间布局和用地,同时深入研究城市绿化、历史文化保护等诸多内容,在深入细致的研究和调研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旧城区改造规划,从而引入城市经济建设与发展理念,为城市经济发展与旧城区改造的顺利进行创造有利条件。
4.4丰富群众参与的渠道,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坚持民主化旧城改造是旧城改造的重要趋势。现如今,旧城改造具有十分显著的复杂性和广泛性,且其也直接关乎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所以,有必要在旧城改造工作中积极引入完善的公众参与机制,工作人员也应当认真听取群众提出的各类意见,采取多种措施协调社会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再者,引入群众参与机制也可全方位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平衡商业利益和群众利益间的关系。同时,在旧城改造工作中,要求人员充分结合科学合理的补偿标准,加强旧城区改造工作,以期确保规划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与执行。
5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日益加快,土地资源处于紧张状态。对此,相关部门需高度落实用地标准,在旧城建设和改造的过程中,深度考虑区域发展的现状,不断优化和完善现有的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调整旧城改造的有效措施,强化旧城改造效果。同时,在时代前行道路上,也务必高度重视公共监督,发挥出城市规划中公共政策的作用与价值。
参考文献:
[1]唐涵伦.浅谈旧城改造中城市规划的角色转变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国住宅设施,2019(10)
[2]李游山.城市规划角色转变下的旧城改造规划策略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9,000(033)
[3]陈伟伟.城市规划角色转变下的旧城改造规划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9,000(036)
[4]郭亚磊,王瑞.城市规划角色转变下的旧城改造规划对策研究[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20,000(002)
[5]崔晨涛.文化规划:城市化发展和旧城改造的前置环节[J].经济界,2020,No.1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