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2期   作者:张元云
[导读] 在美术鉴赏教学课堂中,教师虽然会对美术作品进行介绍
        张元云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第六中学355100
        摘要:在美术鉴赏教学课堂中,教师虽然会对美术作品进行介绍,但其介绍较为简单也过于笼统,在鉴赏作品学习中,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表面化,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水平得不到提升。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背景下要求高中美术教师要重点对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进行培养,进而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水平和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对此,以下内容将针对现今美术教学课堂现状进行细致分析,并对培养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究,进而为教师提供更为高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在高中美术教学阶段,美术教学主要是对学生的美术素养水平和美术绘画技巧进行教学,教师过于注重应试教育,对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过于忽视,也不注重对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和艺术想象能力都会受到限制,学生的艺术评价能力也得不到提升。对此,我国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教师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应该重点对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进行培养,并将其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创设有效的教学方法落实到美术课堂教学中,进而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水平。现今,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水平是教师所面临的重点教学问题,更值得教师进行深入探究与思考,并为学生创设高效的美术教学课堂。
一、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开展鉴赏教学现状
        现今高中美术教学课堂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虽然新课程改革背景已经落实到学习课堂中,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但在实际教学中,高中美术教学也只是注重其教学表面流程,并没有按照新课程改革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其课堂教学质量仍然得不到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也受到限制。还有很多学校认为高中生需要面对高考和繁重的学业,美术教学是浪费学生的时间,并没有为高中学生开设美术课程。另外,部分学校虽然开设了美术课程,但其美术教学相关设备都不完善,学生没有专业的美术绘画室,更无法保障美术课堂教学质量。
二、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开展鉴赏教学的重要性
        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教学中心创新教学教学方法,并在高中美术教学课堂中开展美术鉴赏教学,教师也要在教学中充分认识美术鉴赏教学的重要性。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开展美术鉴赏教学,更利于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判断力也能够得到提升,对于艺术作品所展现的价值与含义,学生都能够充分了解,学生也能够通过艺术作品感受作者融入的情感,进而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艺术素养。在教学中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作品鉴赏能力水平,首先应该引导学生了解文学、历史、文化等知识内容,对艺术作品有更为基础的了解,之后在学习中,教师也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对美术作品进行观察,这样能够使学生更为积极参与到美术鉴赏中,使学生的艺术审美观逐渐形成,鉴赏能力水平也能够得到提高。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教师要全方面对学生开展培养,艺术能够对学生的观点与思想都产生较大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更应该通过艺术鉴赏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水平,并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对此,高中美术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培养学生美术鉴赏水平的重要性,并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学生的鉴赏评析能力也能够得到提升。
三、如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探究
   教师在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首先应该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教师可以结合美术知识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并在情景中对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在思考问题中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更为主动的探索美术作品,学生的思维被问题引导,更利于学生正确的对美术作品进行评析。

问题情景更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与教师在问题情景中能够共同对问题进行探索,并且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学生更能够全身心对美术作品进行探究,更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学生能够被视频、图片、音频充分吸引,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更为主动探索知识内容,学生课堂学习也更为积极,课堂教学实效性也得以提升。
        例如,在学习湖南版高中美术赏析第一单元中《美术与眼睛》一课,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的形式为学生展示美术作品,比如,学生都耳熟能详的美术作品《蒙娜丽莎》,对于其作品的真迹,不管站在任何角度看,都能够被蒙娜丽莎的眼睛所注视着,教师可以利用视频为学生展示不同的鉴赏方法,促使学生能够通过视频对作品产生浓厚的探索欲,学生在学习中对作品也会有更为深刻的感悟。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视频观看内容找出问题的答案,教师对学生的思路进行引导,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学生的作品品鉴能力得到提升。
(二)构建和谐关系,营造课堂氛围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的思维逐渐成熟,学生也有自己的分辨能力,教师更应该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尊重,会与教师成为良好的朋友,共同对美术作品进行交流与品评,进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传统教学中,教师课堂教学占主体地位,教师教学过于严厉,学生不愿意与教师交流,并会在严格的教学中产生逆反心理,学生不愿意自主学习知识内容,其课堂学习氛围也较为枯燥。和谐关系的构建更利于学生与教师平等交流,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想法也愿意与教师分享交流,学生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美术作品中,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得到提升。学生在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中对美术作品有更为深刻的体会和情感,更利于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水平。
        例如,在学习高中美术《辉煌的美术历程》一课,教师要将课堂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并与学生建立平等的交流方式,进而构建和谐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故事的形式对学生讲述美术史上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简介,学生会被故事情节充分吸引,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得以构建,学生更能够深刻体会美术作品的美感和艺术的魅力,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也能得到提升。
(三)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感染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教学课堂的质量与效果不断反省,并创新教学方法,创设最适合学生学习的美术教学策略,进而增强教学感染力。艺术作品都具有冲击人心灵的作用,更能够激发欣赏人们内心的情感,教师可以将更为抽象的作品运用直观的方法展示到学生面前,让学生体会美术作品中的情感,进而提升艺术的感染力,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学生会更为自主对艺术作品进行探索与品评,更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中,要将高中学生的实际生活与美术作品相融合进行教学,合理的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促使美术作品更为直观、生动的展示在学生面前,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可以自主到网络中寻找所学习作品的赏析品评内容,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以其他人的品评内容作为参考交流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作品赏析能力。
结束语: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教师应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创新教学方法,并认识培养学生艺术赏析能力的重要性,将培养学生赏析能力作为美术教学的重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与学生共同对美术作品进行交流探讨,学生的美术赏析能力得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水平也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吴弦芬.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培养策略[J]. 美术教育研究. 2020(12):35.
[2]王柳芳.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培养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 2019(10):464.
[3]宁波.高中美术鉴赏能力提高策略[J].新课程(中学). 2018(0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