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方略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2期   作者:王振辉
[导读] 终身体育就是指一个人终身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
        王振辉
        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乐蟠初级中学    745400

        摘要:终身体育就是指一个人终身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并终身进行身体锻炼。这一意识对提升个体的身体素质、保证个体健康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作为初中体育教师,要认真分析体育课程的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困境,据此改进教学策略,以培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能力以及习惯,从而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体育;终身体育意识;教学策略;培养
        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生身体的运动速度、力量、柔韧性、灵敏度等各方面素质都有所提升,正处于进一步提升体育能力的重要时期。但是,体育训练终究是一个比较辛苦的过程,并且一些教师的教学形式过于严肃刻板,导致课堂氛围沉闷枯燥,使学生失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信心。故而,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内心诉求积极整改教学方针,争取实现快乐体育课堂的构建,从而坚定学生终身体育的信念。
        1.游戏化教学,保护兴趣
        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身体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初中生尚且认识不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再加上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老旧,缺少趣味,所以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总是无精打采,不愿意主动参与体育活动。而不难发现,初中生对游戏情有独钟,并且在游戏中,他们更愿意释放热情、发挥潜能。所以,在初中体育课堂上,教师不妨适当采取游戏化教学法,比如以体育游戏代替课前热身活动,或者将游戏与体育训练相结合,从而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体育课开始前,教师一般会带领学生做一段体操,但时日一久,学生便会对单一枯燥的动作失去耐心,甚至会产生疲倦感。故而,在体育课堂的热身环节,我组织学生开展趣味性较强的体育游戏,比如:丢沙包、踢毽子、拉网捕鱼等等,借此唤醒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激情,并帮助学生改善各部分关节、韧带的柔韧性和灵活性,以提升热身的效果。另外,在正式教学过程中我也适当融合游戏,比如在“篮球”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运球的能力,我组织学生玩“五星传球”的游戏,以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掌握体育技能。通过这种游戏教学法,可以逐渐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浓厚的兴趣,从而为发展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奠定基础。


        2.个性化教学,激发潜能
        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必定是建立在体育兴趣和体育能力的基础之上,但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总是围绕几个课程规定的项目展开教学,且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忽略了一些学生的学习感受,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不妨实施个性化教学策略,即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积极引入新的项目,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热爱的体育运动;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指导措施,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体育潜能,促进学生体育个性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和学生的交流,了解到学生的兴趣和对体育课堂的期望,于是适当引入太极、八段锦、健美操等新的体育项目,并带领学生一起学习。而在体育项目教学中,我则认真落实因材施教的理念。比如,在“排球”教学中,一些胆子比较小的女生总是担心自己被球砸到,不敢参与该运动,或者在该运动中畏手畏脚。于是我便将这部分女生组成一个小团体,让她们对着墙练习垫球、传球,并在此过程中尽量盯着球,少眨眼,熟练之后再和小团体进行传球游戏。其中道理是:对墙训练,学生自然了解球传来时的力道,其畏惧心理会大大降低;而尽量盯着球看,可以帮助学生克服眨眼反射,提高其反应能力。通过这种个性化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找到自己最喜爱的体育运动,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提升体育技能,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3.生活化教学,培养习惯
        初中体育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体育技能,更不是让学生完成期末的达标训练,而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和训练,真正爱上体育,使体育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只有这样,当学生走出学校、脱离教师的管束后,依旧会自主进行体育锻炼,这才能实现体育教学的育人价值。故而,作为初中体育教师,不能将教学活动局限于课堂和学校,而是要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从而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
        例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适当加强体育文化教学,宣传体育强国的理念,以及体育锻炼对个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提升作用,借此引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视。同时,我鼓励学生找到自己喜爱且适合自身特点的体育项目,然后根据学生的作息安排帮助学生制定体育运动计划,比如:每天早晨绕操场慢跑五圈,或者跳绳十分钟;饭后一小时打一套太极等等。而在放假期间,我倡导学生根据家中或者附近运动场所的环境特点,选择一项体育项目,自己或者和家人一起每日进行锻炼,并偶尔组织朋友打一场比赛等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逐渐认识到体育锻炼的好处,并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最终有效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总之,作为初中体育教师,要实现体育教学的游戏化、个性化与生活化,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能力和习惯,进而建立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为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铺就坦途。
        参考文献:
        [1]朱晓峰.终身体育意识融入初中体育课堂[J].华夏教师,2018(33):33.
        [2]马东耀.浅析初中体育游戏教学的创造性的认识[J].青少年体育,2017(05):85-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