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2期   作者:赵永洁
[导读] 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背景下,强调和倡导要将前沿化先进性的思维理念
        赵永洁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第一中学校   663200

        摘要: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背景下,强调和倡导要将前沿化先进性的思维理念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带动了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思维导图是一种有着很强实用性的思维模具,形象化、直观化等特点极为明显,而高中阶段的地理知识相对抽象,学生认知理解起来难度相对较大,思维导图在强化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思维拓展和理解能力提高等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地理;思维导图;教学应用
一、思维导图的基本概念及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可行性
        思维导图由上世纪70年代英国的托尼·巴赞所提出,起初只是一种笔记记录的新型方法。思维导图主要指的是以教学的目标为依据,充分分解有效整合教材内容,借助直观化形象化图形化的思维模式,将知识内容全面地展现给学生,帮助和引导学生进行知识体系和知识框架的构建,让学生逐步的将必须的或新学到的知识内容补充进去,最后构建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图示。思维导图能够让知识的呈现更加清晰化、脉络化、精准化,深化学生基于知识内容的记忆和理解。
        高中阶段的地理知识内容综合性较强、信息量很大,呈现方式也较为抽象,而且知识结构异常复杂。这就需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将思维导图充分引入其中,清晰化的进行重点知识的呈现,强化学生注意力的有效聚焦,突破和转变传统的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助力学生知识点的理解与把握。同时思维导图的应用,还能够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让学生自主性的以思维框架和学习内容为依托进行完整思维导图的创设与构建,对于高中生思维创造力的发挥与提升也是极为有益的。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以思维导图提升课前预习效果
        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提升的重要前提就是有效的课前预习。高中地理学习过程中,章节的知识点相对庞大复杂,课前预习的任务相对较重,借助预习,学生能够强化基本知识框架的了解与把握,在实现课堂学习效率提升的同时,带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但课前预习中,学生往往不知从何入手,这就需要教师将思维导图学习模式应用其中,让学生进行教材的自主预习,强化学生知识整合、框架构建能力的发展。一方面,教师要强化预习任务的科学布置,以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依据,进行预习内容的安排。另一方面,教师要强化思维导图的应用,带动学生预习思维习惯的培养。

比如预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让学生将新知识内容中的关键词找出来,在进行新知识内容的通读过程之中,将最核心最关键的词语列出来,并写到纸张的中央,在将次一级的关键词列到分支上,在以此类推层次递进中,将整个的知识内容融入到思维导图之中。比如在进行锋面系统相关内容的教学中,包括暖锋、冷锋和准静止锋在内的锋面教学是其中的关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预习中做好标记,在思维导图之中,借助不同颜色的记号笔,对自身基于某一知识内容的理解程度进行标注,比如蓝色代表已经全部明白,黄色代表存在的疑虑和困惑,黑色则是代表完全不懂等,这样学生就能够带着问题、带着思考有针对性地进行听课。
        (二)以思维导图优化课堂教学流程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形成和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独立地绘制思维导图,强化学生思维的发散,将大量的思考空间提供给学生,有效防止和避免学生厌倦心理、机械学习记忆等问题的发生,以此实现课堂教学流程的持续优化。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已经进行了充分的课前预习,有的学生自主的进行了思维导图的构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讲解的内容为依据进行补充,特别是让学生对原思维导图中标记的完全不理解或存在疑虑困惑的知识点进行重点理解和记忆,提升学生知识学习的针对性。而且思维导图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聚焦到课堂中来,让他们带着问题进行听讲,强化学生手、脑、眼、耳等感官器官的充分调动,助力课堂教育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三)思维导图提升知识复习效率
        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巨大压力,学习时间紧、任务重,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复习效率的提升。复习课上重点是让学生归纳和梳理旧的知识点,多数情况下学生积极性不高、复习效率低下,教师借助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够让学生实现科学复习方式的掌握和复习效率的全面提高。比如在进行高中地理知识点的复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的出发点聚焦到“中国”上,组织和引导学生以中国为地域范围,对其中的气候分布、地形分布、区域环境、区域文化、区域经济等相关知识点进行纵向和横向的串联,使之形成一个囊括我国的完整化的思维导图,以此深化学生基于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把握,让学生更好的进行地理知识的巩固与应用。
三、结语:
        综上,高中地理教学中要强化思维导图的应用,坚持以思维导图提升课前预期效果,优化课堂教学流程,提升知识复习效率,帮助和引导学生实现知识体系的构建和问题分析解决能力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肖淑平.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新课程导学,2017(11).
[2]张燕,邓泽文.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8(3).
[3]徐华锋.浅析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18(1).
[4]李杰良.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中),201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