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正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第六中学 844000
摘要:在高中学校德育工作中,作为管理者,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强制性措施,以免激发学生的逆反情绪,而是要实施“唤醒式”教育,即通过科学有效的手段唤醒学生自我发展的意识,促使学生主动规范言行,积极谋求自身思想境界、道德修养、素质能力的提升,这样才能实现校园德育管理的“不治而治”,真正体现高中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高中学校;德育;唤醒式教育;不治而治
“不治而治”脱胎于道家“无为而治”的理念,而所谓的“不治”,并不是不治理,而是不进行简单粗暴的强制性管理,强化以人为本,争取让个体做到自我实现,这更有利于个体的发展和进步。所以,在高中学校德育管理中,我们不妨借“唤醒式”教育追求“不治而治”,以激发学生自我提升的意识和动力,进而强化德育的效果。
1.以优秀榜样唤醒自检自查意识
在德育管理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让学生形成符合其年龄且积极向上的审美观念,督促学生端正言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是,高中生正处于个性张扬的年纪,且具有较强的叛逆心理,所以强制性的管教很容易适得其反。而不难发现,优秀的榜样可以赋予学生自我塑造的力量,能够促使学生自我改进和完善。所以,在高中学校德育管理中,校长、教师在内的各级管理者应充分利用自己对学生的影响力,由内而外地提升自身修养,给学生树立优秀榜样,从而唤醒学生自检自查的意识。
例如:在外,各级管理者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格外注重个人的仪表、言行,尽量做到着装干净朴素、语言文明、仪态端庄、举止从容;在内,要注重培养自身的爱心、耐心、恒心,要呈现包容、平和、积极、执着的性格。只有这样,管理者才能提升个人魅力,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信赖和效仿,进而激发学生自我检查、自我修正的意识,促使学生自觉规范妆容仪表,主动培养自身的良好行为习惯,以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以柔性管理唤醒自我管理意识
高中生心智相对比较成熟,对很多事情都有了自己的看法,在这种情况下,用严苛的规章制度强制学生做或不做某些事,只会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所以,在高中学校德育工作过程中,管理者不妨采取柔性管理的措施,也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环境、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来确立人性化制度,并采取较为温和的管理方式。这样学生的人格才能得到尊重,学生才能认识到校园制度对自身发展的好处,从而唤醒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
例如:管理者在制定校园或班级规章制度时,要深入到学生集体之中,体验学生的生活,全面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想学生之所想,思学生之所需,这样才能使制度更加合理化,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比如,有些学校以压缩用餐时间、禁止上课期间上厕所等手段来树立学生的时间观念,实际上这种做法严重危害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很难取得正面的效果。
所以针对这种情况,管理者应适当放宽要求,给学生营造舒适的学习环境,然后通过引导学生制定合理学习计划、科学安排时间、提高做事效率等柔性管理措施来强化学生的时间观念,这样才能让学生实现自我管理,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3.以文化建设唤醒正确思想观念
德育管理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但这些外在的表现必须有内在的思想觉悟的主导,所以说,德育归根结底是对学生心灵的培育。而文化是滋养心灵的最好养分,端正厚重的校园文化对树立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具有很好的效果。因此,在高中学校德育管理中,管理者不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用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丰富优秀的文化元素来唤醒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
例如:校园文化建设可分两部分进行:
(1)物质文化建设。管理者可以在校园宣传栏、食堂、教学楼走廊墙壁等区域来装饰文化元素。比如,在教室走廊,可以装饰以名人事迹为主题的挂画,表现爱国、诚信、友善、尊师重道等理念,以起到时时警醒学生的作用。
(2)精神文化建设。管理者可适当举办以德育为主题的文化类活动,比如:演讲比赛、辩论赛、传统文化竞答等等,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提炼具有本校特色的价值观、文化观以及人生态度。
通过以上方式,可以营造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进而让学生在文化的陶染下形成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
4.以活动体验唤醒素质能力提升
德育不能流于理论和形式,更要让学生加强实践,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知行合一。所以,在高中学校德育管理中,管理者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具有德育性质的体验式活动,比如:学习体验、社会生活体验、家庭生活体验、科技体验、团队协作体验、体育体验等等。争取让学生做到自主参与、合作交流、内省感悟、思想升华,这样学生才能对事物形成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进而唤醒自身素质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孝道教育”中,管理者可以组织学生在家中开展“亲子角色互换”的活动,让学生在家庭生活体验中理解父母工作、养育子女的艰辛,反思自己日常与父母相处时的不当言行,从而培养学生关爱父母、尊老敬老的品质。在“民族团结教育”中,通过“同吃、同住、同学习、同成长”体验各族民俗、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瑰宝、了解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构成、发展、凝聚和现在的辉煌,让他们在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中体验民族自豪感,促进各族学生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总之,在高中学校德育管理中,管理者应减少对学生的强制性干预,而是要通过科学的、柔性的手段唤醒学生自我发展的意识,促使学生自觉维护校园秩序,主动提升个人素养,从而为学生日后的人生发展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张玉红.对于高中学校文化建设的点滴建议[J].汉字文化,2018(18):131-132.
[2]闫京林.学校德育工作的传承与创新[J].创新人才教育,2017(02):14-1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