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2期   作者:王萌
[导读] 体育不仅仅是一种运动,还是一种文化,
        王萌
        合肥一六八陶冲湖学校  安徽省 合肥市 230011
        摘要:体育不仅仅是一种运动,还是一种文化,体育训练具备着一定的运动价值、人文价值等,同时也是有效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途径。但是当前阶段体育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通常过于注重运动项目的技能教学,忽视了对于体育人文价值的开发,德育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当中的渗透不成熟、不够充分等现象层出不穷。因此,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德育教育的不断优化,这也是促进学生体育健康发展的需要,本文就德育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德育教育工作;有效渗透策略
        随着当前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课程标准的不断完善,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只是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还比较注重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与精神品质,而德育与各个学科之间的结合日益紧密,更需要引起广大知识传授者的高度重视。体育作为初中阶段教育中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学科,应加入到德育教育潮流当中,教师需要思考如何在初中体育课程教学当中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在掌握到运动技能的前提之下,还可以获得精神方面的熏陶与培养。
        一、德育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的问题
        教育理念的更新使得体育学科的“调感情”“强意志”的育人功能受到了高度的重视,许多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投入到了大力促进青少年德技相长、身心统一的教学探索之中,但是由于许多教师对于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概念认知不足,导致了德育渗透的问题重重。
        首先,当前阶段的初中体育课程教学当中理论渗透与教学活动分割,出现了德育教育僵硬化的趋势,有的教师将德育教育片面的理解为了理论说教的方式,在体育课堂中通常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得体育课堂变成了“思政课”,不仅仅占用了学生大量的课堂训练时间,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违背了隐蔽、间接的德育渗透点。
        其次,德育教育渗透的随意性相对来说比较强,内容选择的毫无层次感,许多教师在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通常都是心血来潮引起的,德育教育的内容与主题教材关联性比较小,融合比较困难,德育教育渗透的过程中通常都是生搬硬套的方式。在选择德育内容的过程中大多教师更少会考虑到体育学科的特征,将各式各样的德育教育目标全部投入到教学当中,过分追求数量而忽视了质量,进而影响到了德育渗透的时效性发挥。
        问题的存在体现出了革新的迫切,教师想要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应正视并规避所存在的教学问题,以正确的态度、合理的方式完成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工作。
        二、德育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维护心理健康
        心理困惑是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大多都会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排解由于心理上的变化而带来的成长困惑是维护初中阶段学生健康发展的有效方式。而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当中本就是比较重点的内容部分,所以教师想要很好的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从这一教学优势上出发,设计出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培育活动,以期实现对初中阶段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促进初中德育教育渗透的目标实现。
        例如,笔者在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以“调节你的情绪”为主题开展了讨论活动,首先,在课堂开始的时候笔者提问学生:“你们了解情绪吗?你能用怎样的方式将不同的情绪表演出来?”学生们之后就可以运用各种情绪状态在表演之中感知到了不同情绪产生的原因。然后,笔者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情绪的主要形式进行分类,并且说一说不同类别的情绪对于人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影响。之后,笔者再让各小组探讨调节情绪的方式,并且运用多媒体的形式将肌肉放松法、有氧运动法、自我暗示法等不良情绪的调节方式展现出来,促进学生个人情绪调节能力的提升,使学生在对不良情绪的调解过程中减少自身心理压力,并且保持着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如此一来,笔者在这一教学活动当中完成了体育教学的任务,并且对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了辅导,对于初中阶段学生的德育教育水平提升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关照教学实际
        德育教育当中教师想要很好的实现春风化雨的效果,就需要注重关照着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实际情况,顺应着学生的心理状态与思考方式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能够在内心的需求影响之下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主动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因此,初中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应注重顺势而为,这也是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德语水平提升的有效方式。
        例如,在进行“篮球”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了班级当中一名学生坐在了操场边缘区域,并且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所以笔者主动走到他面前与之交谈,在交谈的过程中这名学生表示:“我没有想要偷懒,只是我自己太笨了,一直学不会”,笔者及时给予了他安慰:“哪有人生下来就会打球呢?之所以他们打的好一点,只不过是因为他们接触篮球的时间比较早,并没有智力方面的因素。相信老师,只要你肯付出与别人同样的时间练习,你的球技不一定比他们差”,有了笔者的肯定之后,这名学生经常找笔者请教篮球的技巧问题,笔者也会给予他耐心的指导,帮助其快速的融入所在篮球小组。
        (三)感知特殊情怀
        体育是一种比较古老的运动,经过长期的延续它具备着独特的传承与发展历史。因此,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名人事迹与体育发展历史的介绍,强化学生对于体育学科的认知,还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坚强不屈、吃苦耐劳的体育精神,进而增强学生的爱国之情。
        例如,笔者在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合理渗透德育教育,组织了学生们参与“中国与奥运”的主题观摩活动,笔者首先在课堂中将相关的图片与视频展示出来,使学生了解到了中国人民在初次参加奥运会的时候被称作了“东亚病夫”,再到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的时候,以闪亮的体育成就向世界人民展示出了自己的艰辛,这样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与对体育精神的敬畏。最后,笔者在学生参观完这次活动之后,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将本次观摩过程中的收获分享出来,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感知到中国体育发展历程当中所体现出来的拼搏精神与顽强的生命力,进一步有效加深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如此一来,笔者在这种教学活动当中不仅仅创建出了良好的德育教育情境,还使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之中树立起了体育精神与爱国意识。
        (四)挖掘技能品质
        体育是一种以训练为主的实践性教学课程,竞技是体育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因此,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注重对竞技品质的挖掘,也是有效提升德育教育渗透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应对优化体育教学过程中竞技活动的构建与运用。
        例如,在进行“健身拳”“健身短棍”教学的过程中,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比赛的活动,以团队的形式进行推进,笔者负责考察各个小组在表演过程中的动作整齐性与配合互动性。同时,各个小组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需要进行锻炼、互相指导、互相配合等,由于每一位小组成员的动作都能够影响到团队的整体得分,所以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不断与团队磨合而形成了团队协作意识,并且还有效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总而言之,德育教育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想要最大化发挥出德育教育的作用需要深入研究,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维护心理健康、关照教学实际、感知特殊情怀、挖掘技能品质等多方面出发,真正意义上将德育教育落实与体育课程当中,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占山.浅谈德育在初中体育中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7(32):75.
        [2]莫飞军.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的探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09):167-168.
        [3]王小琴.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