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引导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2期   作者:邵柔柔
[导读] 当今的小学数学教学不再仅注重数学知识的有效传授,
        邵柔柔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鹤盛镇中心小学  325100
        摘要:当今的小学数学教学不再仅注重数学知识的有效传授,同时更要注重数学思维的训练与培养。这对于加深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与认识,以及锻炼和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至关重要。本文即是从引导学生提前预习课本、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以及课后提问引导学生反思三个方面,对问题引导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阐述,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问题引导;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已不再满足当今时代教学发展的需要,一种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引导式教学模式逐渐形成。所谓问题引导教学,指的是教学老师在进行数学知识教学时,其并不直接从数学知识本身的角度出发开展知识教学,而是需要先将数学知识转化成为数学问题之后,再通过对学生进行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样既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其对所学数学知识的学习与认识,同时又能够锻炼和提升学生们的自主思维能力。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问题引导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总结,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引导学生提前预习课本
        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老师在开展数学知识教学时,其应当注重学生对课本知识的预习教学。因为预习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前熟悉教学内容,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又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思考,从而锻炼和提高学生们的问题意识。但是,在引导学生提前预习课本时,教学老师不要直接通过命令的方式进行,而是需要告诉学生具体应该预习哪些内容,或者应该如何预习等,以帮助学生明确预习的方向或方法。
        例如,在引导学生预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一课时,教学老师就要提前告诉学生,课下做好预习工作,并且还要告诉学生,明天老师会对学生们的预习结果进行提问。在学生明确预习的重要性之后,教学老师再布置课后作业。之所以要让教学老师强调明天的检查,就是为了引起学生们的思维重视,而后其才能够认真开展预习工作。接下来,教学老师再告知学生应当如何开展课前预习。比如在引导学生预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相关知识时,教学老师就要先引导学生预习什么是平行和垂直,不仅要让学生自己能够找出平行与垂直各自的特点,而且还要学生能够列举出生活中关于平行与垂直的具体实例。在次日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老师还要对学生们的预习成果进行考察,在了解学生们的预习成果的同时,还能够明确学生们的疑难点,从而使得教学更具针对性。


        二、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所谓课堂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指的是教学老师在开展问题引导教学时,其要注重对学生们的课堂提问,这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有效方式。具体而言,教学老师在进行数学知识讲解时,其不要直接将知识内容告诉学生,而是在将其转化成为数学问题之后,通过问题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这样既是为了提高学生们的思考能力,同时又是为了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学习与认识。
        例如,在教学“口算除法”一课时,教学老师就可以提问学生:“同学们,8除于2等于多少?”学生:“4.”老师:“80除以20呢?”学生:“还是4.”老师:“81除以20呢?”学生:“不知道。”老师:“大概等于多少呢?”学生:“4多一点。”老师:“是的,多的这一点是不是很小很小呢?”学生:“是的。”/“太小了,可以忽略。”/“约等于4.”老师:“没错。”老师:“那同学们再想一想,80除以19又等于多少。”学生:“还是比4多一点。”老师:“是的。通过这几个例子,你们对于口算除法有什么新的认识?”学生:“在通过口算的方式进行除法计算时,只要进行大概的计算就行。”/“在运用口算的方式进行除法计算时,我们只保留整数部分即可。”老师:“同学们说的也对,但不全对,接下来,同学们请继续思考下面问题。”
        三、课后提问引导学生反思
        所谓课后提问,并不是指课下提问,而是指在完成教学内容之后的提问,或者也可以将其理解为作业练习提问。教学老师在完成课堂教学内容之后,其要通过作业练习题的方式考察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情况,以此巩固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这里,教学老师可以针对学生们的作业错题进行提问,以启发学生进行反思。这里之所以不提倡教学老师将作业错题直接讲解给学生,是因为通过直接讲解的方式并不能使得学生深刻学习与认识该部分知识,更不能真正理解该部分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思维学习和理解的知识,才能够真正称之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问题引导教学不是一件简单、轻松的工作,其不仅需要教学老师提前将所学知识转化成为数学问题,同时还需要教学老师以数学问题的方式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不仅要让学生通过思考掌握知识,同时更要学生能够掌握这种思维的方式和方法,进而才能真正保证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马贞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小学生多样化解决问题[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7):242.
        [2]王兆银.关于引导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学周刊,2019(35):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