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桂珍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坦田小学 528318
摘要: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不能脱离数学的学习,可以说,数学是学生夯实基础的有力武器。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提高课堂的效率,就要懂得尊重学生,重视学生,通过鼓励学生参与来使越来越多的人适应数学课堂,在数学课堂上大放异彩。教师可以借助学生参与、思考和体验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支撑者,与教师一起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策略
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思考效率提升的策略,是希望减少学生走弯路的机会,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尽快找到数学探索的窍门,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形成数学思考的意识。
一、关注学生的参与——点燃学生的学习好奇心
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寻找效率提升的策略,可以通过关注学生的参与来点燃学生的学习好奇心。教师关注学生的参与,能够点燃学生的学习好奇心,让学生在摸索中找到数学的大门,走进数学,感悟数学,使学生不再逃避,而是由被动变得主动起来。学生在课堂参与的过程中,对数学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有了探索的念头,想要了解更多的数学知识,成为课堂的主体。
在学习“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时,笔者为了加深学生对小数的认识,让学生感受小数存在的价值,在教学中为学生设置了模拟购物的环节,让学生在购物中感受小数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了解小数与商品价格之间的联系。学生一听说是模拟购物,都显得很积极,在模拟环节中,利用自己对购物的了解,不仅挑选了自己喜爱的模拟商品,还留意了商品的价格。学生发现,小数能够让人们了解购买商品时需要花费多少钱,让人们获得心仪的商品,辅助购物完成。学生理解了小数的应用价值,发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主动参与了进一步探索小数的工作。
二、关注学生的思考——构建学生的思维意识
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寻找效率提升的策略,可以通过关注学生的思考来构建学生的思维意识。教师关注学生的思考,可以借助为学生设置问题来构建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使学生在思考中抓住数学的精髓,理解数学知识。学生在问题思考的过程中,对数学有了进一步的探索,知道了怎样运用自己的头脑来完成问题的探索,找到正确的答案。
在学习“轴对称和平移”时,笔者为了使学生了解轴对称图形,知道怎样判断轴对称图形,在教学中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轴对称图形?学生带着问题,走进了轴对称图形的观察中,借助蝴蝶、蜻蜓、汽车品牌的商标等,熟悉了轴对称图形,知道了轴对称图形两边的图案是相同的。为了尽快帮助学生理解,笔者带领学生利用剪刀、纸张等工具开始了剪裁,让学生对折后设计轴对称图形。学生在纸张折叠后,设计了自己喜爱的图形,并用剪刀将其剪了下来。学生发现图形沿折痕对称,知道了这条折痕就是图形的轴对称,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含义,能够将现实生活的轴对称图形找出来,丰富自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三、关注学生的体验——巩固学生的课堂知识
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寻找效率提升的策略,可以通过关注学生的体验来巩固学生的课堂知识。教师关注学生的体验,将教学目光放在培养学生自主性上,能够深化学生的学习思想,优化学生的实践环境,使学生在体验中掌握数学知识,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了解了数学应用需要注意的事项,积累了丰富的学习经验,知道了应该怎样利用数学来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提升了自己的数学素养。
在学习“分数加减法”时,笔者为了加强学生对分数加减法的掌握,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运算中,提高学生的运算质量,帮助学生理解分数加法和减法,在教学中为学生设置了难度不一的练习题,使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课堂学习情况来挑选适合自己的练习题,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学生在实际运算中,了解了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知道了在计算同分母分数的时候,要保持分母不变,只用分子相加减。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了验证数学计算正确率的方法, 反思了自己的运算,加深了对数学课堂所学知识的印象。笔者在学生实践的时候,对学生存在问题的方面,进行了专项指导,消除了学生的疑惑,解决了学生的问题,改善了学生的运算现状,增强了学生的信心。
总之,本文通过关注学生的参与、关注学生的思考、关注学生的体验,点燃了学生的学习好奇心,构建了学生的思维意识,巩固了学生的课堂知识。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有了更多接触数学知识的机会,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利用自己的能力来完成对数学的分析和理解,掌握数学知识使用的技巧。小学数学教师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了解了学生的具体需求,能够结合学生的情况来对学生进行灵活指导,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温馨的课堂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妥小华.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2020(22):64+63.
[2]王介锁.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应用意识的培养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20(S1):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