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的运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2期   作者:刘悦华
[导读]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但是其抽象复杂的推理过程和认知特点,
        刘悦华
        开原市中固镇中心小学
        摘要: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但是其抽象复杂的推理过程和认知特点,难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主动参与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也是实现学科素养培养的必经途径。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进行有效的兴趣激发,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成为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游戏化教学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将围绕具体运用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小学数学;作用;策略
        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投入和学习效率。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好胜心也强,游戏对他们具有天生的不可抗拒的吸引力。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是科学教育方法的必然选择,游戏教学法正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以下将结合实践经验,对具体的运用策略展开详细的分析论述。
        一、运用游戏导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其成功与否、精彩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参与兴趣。数学知识本身的抽象和逻辑性特点,就很容易引起学生的畏惧情绪,对数学知识很难产生主动学习的自觉。而且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往往容易停留在课间嬉笑打闹方面,总是需要很长的一段过渡时间。为了帮助学生快速投入到数学课堂之中,教师在这个时候采用游戏教学法,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同时也对数学知识产生关注。
        比如在长方体体积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玩寻找默契长方体的游戏。为了保证游戏的趣味性和刺激性,教师要在开始讲清楚游戏规则,听从教师的指挥,听到命令后迅速行动。首先,学生快速选择一个自己手边拥有的长方体物品,注意把课本这个常规的东西排除在外,然后再将物体的长、宽、高的长度测量出来,并且进行标注。之后,教师让学生之间互相沟通,在规定的时间内寻找到默契伙伴。如果长、宽、高的长度一致,则代表高度默契,如果有部分长度一致,则代表一般默契,而如果完全没有找到一致的部分,则代表毫无默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也使得动手操作能力得到锻炼,同时思维活动也围绕着数学知识展开,这也为接下来的长方体体积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运用游戏探究,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
          知识学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面对公式定理这些内容,学生需要充分发挥课堂主体的作用,进行主动的探究思考,才能获得深刻的理解,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

在以前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总是用理论灌输的方式,导致学生陷入被动学习的状态,严重影响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的进步和提升。以学生为中心,是新课改的明确教育要求,为了使学生充分参与到理论知识的学习中来,教师可以利用游戏形式的趣味性和竞争性,来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比如同样在长方体体积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展开推导过程的探究活动。同时为了保证小组之间竞争力的均衡,教师要确保每个小组中学习能力强的人数均等,增强挑战性和对抗性。然后,为了保证探究活动循序渐进,教师每隔一段时间就让学生进行研究成果的汇报展示,对于研究速度快,成果优秀的团队直接加分。这样也可以为其他团队提供思维启发,实现良好的知识学习效果。还有,教师也要对学生们的探究表现进行观察,是否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是否出现新的思维火化,是否出现闲聊不务正业的情况。这些都可以成为团队的评分标准,发挥监督和促进的作用。最后,教师带领学生对公式的推导过程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对学生们的团队表现进行点评,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三、运用游戏复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温故而知新,知识复习是数学学习不可或缺的环节,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能够运用新旧知识的联系解决新问题,锻炼思维能力和抽象能力,提高综合学习素养。对于复习的重要性,小学生普遍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已经学过的内容,毫无新鲜感,也不会有什么难度,容易用敷衍了事的态度应付,影响数学综合素养的持续提升。基于此,教师可以将游戏教学法引入其中,提高复习学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学生学科素养的有效培养。
        比如在完成运算定律的知识学习之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组织学生进行闯关晋级游戏,既有理论知识的内容,各项运算定律的公式,也有具体的解题运用,综合典型例题的解答,使学生在进行知识复习的同时,也使综合运用能力得到锻炼。除此之外,错题的整理和归纳对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升也有重要的作用,教师也可以将学生出错频率较高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放在游戏竞赛题型当中,引导学生实现对相关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有效理解。
        总之,轻松、愉悦的游戏环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作、竞争的游戏氛围能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让游戏服务于课堂,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实现高效课堂的成功构建。
        参考文献:
        [1]浅谈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王莉.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5)
        [2]浅谈游戏化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储娟.内蒙古教育.2015(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