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人为本”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2期   作者:常云骢
[导读] 数学课程是小学生的基础性课程,数学学科不仅是重要的考试的科目,
        常云骢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华西小学   116600
        摘要:数学课程是小学生的基础性课程,数学学科不仅是重要的考试的科目,更对于学生的思维逻辑培养、分析判断能力以及实际问题的解决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可以进行思维的良性训练,随着难度的提升,习题的数量的上涨,学生的头脑会变得越来越人发达,“脑子都是越用越聪明的”,小学数学课程的构建要基于小学生的能力与年龄,秉承启蒙益智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以及空间感等众多的能力。因此,本文就基于笔者自身教学经验,以小学数学为载体,对构建“以人为本”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策略的这一问题进行一番详细的说明与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以人为本;问题原因;教学策略
        “教无定法”,小学数学应该运用多种类型的教学手法,坚持以人为本,运用多媒体营造生动的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化营造同课异构的数学课堂以及实践化营造应用互动的数学课堂,使小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一、小学生在数学学习时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与文科相比,数学的学科特点即更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在计算的教学上,需要学生认真细心,不能出任何的差错,在图形形象的学习上又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要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在脑海中形成一个链接的桥梁,立体图形要能转化成平面图形,因此,数学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一些学生兴趣不高,甚至还有畏惧感,正因为如此,教师更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巩固学生的基础。
        二、构建“以人为本”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策略
        (一)多媒体营造生动的小学数学课堂,提升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营造生动的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在刚刚上课伊始一般难于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而一个良好的科技化的教学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有趣的道具或者玩具,用这样新鲜的教学道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动学生的脑筋,小学生年龄较小,教师要为学生做出良好的引导。还可以展示一些相关的图形的图片,制作动画等,这些都可以营造生动的小学数学课堂氛围,还可以引用一些有趣的故事、数学家科学家们的真实故事来展开本节课的教学,提升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讲解《圆的认识》这一课的时候,笔者就开展了多媒体营造生动的小学数学课堂。

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了美丽的有趣的图片,出示陀螺图片,我提问:“同学们大家平时都玩哪些玩具? 我小时候怎玩过一种玩具,大家想看吗?大家想玩吗?那就要做一个圆形,今天老师带大家就一起走进圆的世界。”我知指导学生照着展示的图片拼一拼、剪一剪,探究圆形的特点,提升数学兴趣。多媒体营造生动的小学数学课堂提升了学生热情,让小学生学习更轻松。
        (二)合作化营造同课异构的数学课堂,增强学生发散性思维
        合作化的小组探究课堂是一种高效课堂,其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潜能,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学会为学生分组,依据学生的成绩和特点进行有机分组,要发掘每一位同学的闪光点,依据“同课异构”的理论,可以和同一学科的其他老师进行讨论分析,也可以和其他学科的老师进行商议,打通学生的思维,提升自己的素养,让自己也参与到与学生的讨论中去,激发学生的兴趣,突破思维定式,增强学生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学科探究能力。
        (三)实践化营造应用互动的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实践化的小学数学课堂是教学的一个升华,学生在实践中可以开发自己的思维,将自己的大脑和双手进行协同式学习。数学的教学注重对于学生大脑的开掘,因此,在进行实践性的小学数学课堂构建中,教师要开展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的学科活动,将公式知识运用于对现实生活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把概念放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己做手工制作立体图形,小组探讨实践问题的解决方案,又或者运用多媒体来展示图形变换。总之,实践化营造应用互动的数学课堂扩展了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践行体验式教学模式。
        例如,在讲解《轴对称再认识》这一课的时候,笔者就开展了实践化营造应用互动的数学课堂。我在多媒体上展现了一个窗花的图案,然后为了激起学生的兴趣,我亲自进行窗花的剪裁工作,对折后进行剪裁就可以得到一个轴对称的图形,中间的折痕就是对称轴,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我指导小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工具自己裁剪一个轴对称的图形,然后进行小组比拼,看看谁剪的最好看,并且讲解抽对称图形的特点和规律。实践化营造应用互动的数学课堂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深度化理解。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认真的进行教学研究,多与优秀的教师交流学科教学的经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因为学习数学而变得思维更加严密,逻辑更加清晰,能力逐渐提升。
        参考文献:
        [1]孙彦瑾.数学模型思想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09):288.
        [2]孙桂丽.小学数学专家型教师与新手型教师课堂对话的比较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2016(25):63-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