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提升高中物理教学效率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2期   作者:毕泽
[导读] 高中是教育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们十分注重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毕泽
        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     610000
        摘要:高中是教育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们十分注重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希望学生们能够在课堂中获取知识的同时综合能力得到提升。物理学科是高中阶段较为重要的学科,教师们十分注重物理思维的培养与发展,秉承新理念展开教学活动,促使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得以凸显的同时学习效率快速提升。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将谈一谈如何实施教学活动来提升高中物理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物理学科;教学;效率;学生;能力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重要意义,并且要求教师们转变教学策略实施教学活动,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物理学科对于学生科学思维以及探究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展开教学活动,以此凸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并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基础上促进他们物理学习效率和物理素养进一步提升。
一、应用问题积极引导,凸显学生课堂主体性
        在传统形式的教学理念下,很多教师通过提问法展开教学活动,但是教学效果都没办法达到最佳状态。因此,在新形势下,教师们将问题教学法进行了改良,尝试将情境与问题结合到一起,通过在情境中提出问题的方式展开教学,并且应用问题积极引导学生思考,以此凸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高中物理学科知识十分抽象难懂,当教师应用问题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时,学生的课堂主动性明显提升,学习效率也随之升高。
例如,学生在学习“平抛运动”内容时,高中物理教师可以通过应用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展开教学活动,以此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课上,教师将一个公园里很多孩子在玩枪打气球的视频,并提出问题:“为什么枪从水平面上设出后,打到的却是下面的气球呢?”学生们展开思考,有的学生提出了子弹是一边向前一边向下运动的。教师鼓励学生课下自己拿起物品从水平方向抛出去以后观察其运行轨迹。当学生对这一运动感兴趣后,教师将“平抛运动”的概念讲述给学生,并使之思考“为什么平抛运动是曲线运动”的问题。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们对平抛运动的深度探究产生积极性,跟随教师一起完成了先关知识的学习与探究,不仅实现了自己的课堂主体地位,还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和探究欲望逐步增强。


二、紧密关联生活实际,激发学生讨论热情
        作为一门实用性较强的物理学科,其中很多知识点都是用于生活或者生产实践的,因此要想促使学生高效地掌握物理知识,也需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在新课改背景下,生活化教学理念逐步深入人心,高中物理教师可以在讲授物理知识时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生活实际展开教学活动,以此在激发学生讨论热情的基础之上促进他们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逐步增强,为后续学习和应用打基础。
例如,学生在学习“摩擦力”内容时,高中物理教师可以通过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教学,以此激发学生讨论热情。课上,教师先播放了大力士拖动卡车以及摩擦力创意视频,同时对视频进行了简单讲述,使其体会到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感知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当学生产生兴趣后,教师鼓励他们自主说出生活中见到了哪些与摩擦力相关的事物或者印象,并鼓励他们一起讨论了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在与生活紧密相连的物理问题讨论环境中,学生们都能够主动地提出个人观点,看待物理知识的态度也发生了明显变化,课堂中获取物理知识的能力也逐步升高。
三、组织实验探究活动,提升学生思维水平
        实验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关键因素之一,离开实验的物理学科就不是完整的物理,因此教师们要重视物理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中物理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实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们主动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并促使他们在探究中深度认识和理解相关知识点。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升后,他们的科学思维水平以及获取物理知识的效率也会逐步升高。
        例如,学生在学习“超重与失重”内容时,高中物理教师通过组织实验探究活动展开教学,以此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课上,物理教师先将几个小组成员记录乘坐电梯体验体重变化的视频以及数据展示出来供所有人查看。当学生发现人们的的体重忽大忽小时,教师由此引出超重与失重概念,并鼓励他们说一说乘坐电梯时的感受以及提出引起体重计读数变化的原因。当学生掌握了超重失重现象以及其出现的原因后,教师拿出一根带有砝码的绳子,提出问题“如何用一只手将绳子拉断?”、“如何使得带有小孔并装满水的瓶子不漏水”,并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探究。在小组实验探究活动中,学生们的主动性很高,能够结合超失重知识点解决上述问题,并展开实验探究,他们的科学思维水平以及创新能力也由此增强,为以后学习和生活提供了重要依据。
总之,在新形势下,高中物理教师一定要秉承新理念和应用新方法组织教学活动进行创新,以此促进学生课堂主动性不断提升的同时物理综合能力与素养得以发展,为以后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解释生活现象等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余明明.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J].神州,2018(30).
[2]龚大强.浅谈如何提升高中物理教学效果的策略方针[J].散文百家·国学教育,2019,000(003):2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