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琼惠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金山镇小学 651299
摘要: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着重培育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其不仅仅对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同时对于推动小学语文课程的改革和创新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鉴于此,教师在组织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当中,既要改变自身的授课理念,有意识的在教学过程中去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又要对现有的一些授课方法进行拓展,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实现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理解。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方法
新课程改革尤为强调学生自身核心素养能力的提升和发展,为此,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关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并致力于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做好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工作。但是从目前的教学形势来看,不仅教师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发展缺乏重视,很少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来展开具体的教学工作,同时因为学生自身核心素养能力的低下,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课堂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鉴于此,本文从四个方面来展开具体的论述和说明,以期希望能够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一些方法上的指导:
一、变革授课理念,促进小学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实现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发展的关键在于促进学生自身语文思维的发展和提升。但是从目前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情况来看,很显然,很少有教师针对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来进行授课,而这必定会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发展。鉴于此,教师在组织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当中,就应该对自身的授课理念做出改变,以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和提升来作为组织开展语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例如,在《父亲、树林和鸟》一课的教学当中,起初,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阅读本篇课文,并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整个故事是围绕那句话所展开的,边读边从文章当中勾画出自己认为最能说明父亲很了解小鸟的句子。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试着将自己勾画的句子进行分享,并试着说一说这些句子为什么能够说明父亲很了解小鸟。最后,教师还可以就“鸟也是有气味的,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气味,文章当中那句话可以体现出来”“在课文当中,我为什么会茫然的望着父亲”的问题来指导学生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讨论和探究。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试着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对于那些无知的捕猎者,你想说些什么,从而让学生在表明自己观点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文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二、扩展授课方式,实现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适当的扩展授课的方式和手段,其不仅能够激起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究语文知识的兴致和动力,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一些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鉴于此,教师在组织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当中,就应该对现有的一些授课方法做出丰富和扩充,在调动学生课堂学习兴致和动力的基础上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成果。
例如,在《古诗三首》一课的教学当中,特别是在学习《清明》这首古诗时,为了实现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播放和清明有关的视频,以此来让学生对于清明节的由来有所了解,并引入本节课的学习。随后,教师可以着重带领学生一同来学习《清明》这首古诗,并着重对古诗当中所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情感色彩以及古诗当中所描述的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并借助古诗来深入的了解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的来源、习俗等。最后,为了实现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具体的说节日的丢手绢游戏活动。
在本次游戏活动当中,教师可以将一些标注有不同传统节日的卡片放置到一个不透明的盒子当中,并利用课件播放音乐,从紧挨着教师的学生开始,当音乐开始时,第一名学生需要将自己手中的手绢向后进行传递,而当音乐结束时,手绢在哪位学生的手中,这名学生就需要上讲台从盒子当中抽出一张卡片,并就卡片上所标注的节日,向其他学生说一说这个节日的来源、节日当中所存在的一些风俗习惯等。比如,春节这个节日,人们会在春节期间穿新衣、放鞭炮、贺岁以及贴春联等。如此一来,既提高了学生对于《清明》这首古诗的掌握度,又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切实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实现了对传统文的传承与理解。
三、课堂进行讨论,着重培育学生的语言建构和运用能力
培育和发展学生语言建构和运用能力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大胆的“说”,只有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上大胆的发表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才能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提高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为此,教师在组织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着重传授给学生一定的语文知识内容,同时还需要多鼓励和引导学生踊跃的在课堂上进行发言。
例如,在《赵州桥》一课的教学当中,在课堂教学开始阶段,教师就可以利用师生对话的方式来让学生试着说一说自己对于我国一些著名古代建筑的了解,并看看谁了解的比较多。比如,我国著名的古代建筑有长城、故宫、布达拉宫等。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并借助小组合作的方式来搜集一些和赵州桥有关的文献资料,并在小组内部进行交流和整理,从而加深对于赵州桥这一古代建筑有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最后,为了切实实现对学生语文建构和运用能力的培育和发展,教师还可以就本节课的相关知识内容,让学生就“赵州桥的建造年代、设计师、建筑特色、设计亮点以及历史好处等”在课堂上展开交流和讨论,并将交流和讨论的结果进行整理和归纳,从而切实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
四、开展读写活动,实现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的提升
组织开展具体的读写活动,其不仅仅能够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在阅读文章和进行写作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为此,教师在组织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当中,应该对读写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引起足够的重视。
例如,在《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的教学当中,教师除了就本节课的相关知识内容做好课堂的教学工作之外,还可以组织开展一次具体的读写活动,以此来实现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的提升和发展。在本次读写活动当中,一方面,教师可以给学生出示一些和《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相类似的文章让学生试着按照学习和阅读《美丽的小兴安岭》的方式来进行阅读,并着重对文章当中的一些优美词汇和句式进行勾画和摘录。另一方面,教师则可以传授给学生一些有关写景的写作方法和手段,并让学生试着根据《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文章的写作风格写一篇和景物有关的文章,然后由教师选择其中一些写的比较好的文章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展示。如此一来,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又实现了学生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总的来说,在现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着重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发展,其不单单有效的满足了新课程改革对于小学语文基本的教学需求,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同时也为今后有关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培育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了方法上的借鉴。鉴于此,教师在组织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当中,就应该对培育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重视起来,并将其贯穿于整个语文课堂教学当中,从而让学生时时刻刻都能够受到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自身核心素养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晓燕. 聚焦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J]. 语文知识,2016(20):17-19.
[2] 胡晓容. 浅谈小学语文如何针对核心素养教学[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12):19.
[3] 张亚,杨道宇.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J]. 教育探索,2016(10):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