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创新教学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2期   作者:徐晓彤
[导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

        徐晓彤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柏子中学 271000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教育作为国之根本,更应该响应国家的号召,将创新精神渗透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各个学科,各个细节处,从而形成创新新趋势,促进国家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以初中语文课程为例,探究创新教学新途径。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创新教学
        为什们要实施创新教学,这是因为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如教学功利性凸显,重视考试成绩,侧重知识的传递与记忆;对学科教学存在误解,认为不用花时间也能学好,因此教学投入少;教师教学风格较为严肃、沉闷,教学理念落后,教学形式单一,让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等等,这些问题不仅需要改进,还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为初中语文课堂注入新的活力。下面,笔者将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创新思想
        思想上的新是创新的根本,在新课改之前,师本理念占据课堂,教学计划、教学活动围绕教师展开,教师占据了课堂主导地位,不利于凸显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也不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甚至还让学生产生依赖心理,时时听从教师,事事跟随教师,缺少自己看法和建议,亟需创新。基于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建议:教师要将创新精神融进思想中,从根上愿意改变,愿意创新,剔除旧有的教学习惯,用新思想,新方式武装自己,用新的眼光看待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接受新的挑战。
        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这一篇文章时,因为是一篇童话故事,阅读难度不大,为此笔者组织学生进行了自主阅读,将课堂主导权交予了学生,由他们自己支配时间,选择合适的阅读方式,凸显了课堂主体的地位。学到《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时,笔者设计了一系列师生互动活动,包括师生齐读文章,熟悉文章内容;随堂提问环节,可以是教师依据文本设计问题询问学生,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提出质疑,说出自己的困惑,得到教师的帮助;课本剧表演活动,教师与学生一起改编课本剧,确定参演人员,制作演出道具,维护演出秩序等等,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师生“座谈会”,师生围坐在一起谈论阅读感想,得到心灵的精华,获得思想的提升等,一系列活动过后,师生了解了彼此,减少了隔阂,建构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用自主学习理念和师生互动代替了师本教学理念,提升了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并为促进其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做出了努力,从思想上创新了初中语文教学工作。


        二、创新形式
        讲授式教学模式是教师们最常用,也是最喜欢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教师讲,同学们听;教师写,同学们记,形式较为单一,且多发生在教室里,空间固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师生活动的自由,也容易养成师生固性思维,不利与创新精神的激发。为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建议:教师要敢于打破固定的教学方式,单一的教学空间,勇于创新,丰富教学形式,创新教学空间,利用一切形式、机会教学。
        如,在学习《散步》这篇文章时,笔者打破了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调整了教学时间,安排了十五分钟的学生自学活动,十五分钟的课上讨论活动,剩下的时间则要进行多种师生互动。在同学们自由讨论时间内,笔者允许学生换座位,呈现马蹄式、秧田式、圆圈式座位方式,给予了学生一定的自由。再如,学到《紫藤萝瀑布》这一课内容时,笔者不仅灵活安排了时间,还将课堂搬到了室外,带领学生拜访了当地种植紫藤萝花的人家,近距离地观察了藤萝花的姿态,感受了花顽强的生命力,加深了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将创新精神融进了课堂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中,灵活安排了教学时间,允许学生换座位,还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参观,给同学们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值得肯定。
        三、创新内容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是知识传递的重要载体,但随着学生求知欲的扩大以及学习诉求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书本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当下的需求,需要更新,需要拓展,即将创新精神渗透进教学内容中。
        如,在学习《老王》这篇文章时,笔者做足了课前准备工作,设计了教学计划,组织了教学活动,带领学生进入了语文殿堂中,领略了杨绛笔者对普遍民众的描绘,突出了小人物身上高尚的品质。同学们一开始兴致浓浓,但随着阅读次数的增加,大家阅读热情逐渐消退,甚至出现了走神的情况。见此情景,笔者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优势,引进了作者笔下的其他文章供大家阅读、鉴赏,以期从中分析出作者的写作风格,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创新了教学内容,进行了课外拓展阅读,给大家带来了新鲜感,开拓了大家的眼界,增加了阅读的量。
        综上,语文学科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讲求教学方法,隐藏着创新因素,教师要做的就是在学科各个环节渗透创新精神,从思想、形式、内容上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教学体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其创新能力。基于此,笔者提出了上述几条建议,以期能为教师同仁们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杜圣强,陈晓燕.浅析初中语文素质教育与创新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7(20).
        [2]柴媛媛.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7(S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