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克
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大山中学 232100
【摘要】:数学问题情境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所处的学习环境。如今初中的数学老师在他的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在教学课堂中是很有效果的。一个好的问题情境会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新的数学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对数学内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那么,本篇文章,笔者会根据现代初中数学学习的现状来列出初中数学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和作用,简单做一下分析。
【关键词】:联系实际,激发兴趣,创造性
【正文】目前,初中数学老师在教学中多会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学习能力水平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是根据课本安排的内容顺序来进行教学,在教学生新的数学公式和概念时,有的老师多会出现“纸上谈兵”的状况,学生在学习这个公式时也是对这个公式出现的原因一知半解,甚至根本就没弄明白过,只是死记这个公式,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套用出来。导致很多学生会觉得数学的学习好像除了加减乘除以外,其他的也只是在数学考试中会用到,在实际生活中根本没有用,我觉得这是现代学生对数学学习认知里的最大的一个误区。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现在的初中数学课本也进行了革新,会出一些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来导引出这节课,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兆头。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老师的引导作用是很重要的。目前也有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会联系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使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这是非常好的一种趋势,在课堂上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活力,从而营造了一个好的教学氛围。
一、初中数学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1.1问题情境的创设要联系同学的生活实际
很多老师在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过程中会忽略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达到一个很好地效果,一个好的问题情境的创设首先要联系学生的自身实际来进行创设,这样才能够吸引到学生。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会让学生觉得这个问题是实际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般人都是会更关心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事物,会对与自己有关联的东西更感兴趣,这是人的情感倾向。
如果教师创设的情景没有让学生觉得与自己的生活有关,他的兴趣度会大大降低,学习热情也会减半。在数学教学中要学会抓住学生的心理诉求,要知道,学生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的上课内容和形式,自己的教学方法再根据具体实际情况来变动,这样才能有利于打造一个好的课堂。
例如在“学习圆的其中一条定理: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时,教师可以利用教室里某个同学的纸来做个圆或自己提前准备个圆来进行实际操作讲解,纸是同学在生活过程中经常用到的,这样的讲解更生动形象,也会使教学内容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学习。
1.2问题情境的创设需要具有一定的质疑性
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带着兴趣学习才是学习的最好状态。数学老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赋予这个问题可质疑性,这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索兴趣,学生在似懂非懂的的过程中进行独立思考,判断,在这个过程中追根究底,探索未知,从而有自己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理解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这就跟人们看那些侦探悬疑小说一样,一环接着一环的解密,会激发人们浓厚的阅读兴趣和探索心理,同学们的大脑会在这个过程中高速运转,从而促进了自己思维能力的发展。
老师可以出些有多种解题方法的题,例如“两个连续奇数的积是323,求出这两个数。
”解这个题有四种方法,老师可以在学生用一种方法解出这道题后,对同学们进行提问,这道题还有没有其他的解题方法呢?这个时候就会激发同学们寻找其他解题方法的兴趣,也就达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1.3问题情境的创设要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如今是一个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随着5G逐渐深入人们生活,人们的生活节奏比以前更加快,如今课堂里基本上都用上了多媒体,使用它来教学对老师来说方便不少,它对教师问题情境的创设起到了辅助的功能,为教师教学可以营造一个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使数学教学达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也可以因此预测未来社会肯定是科技发达的社会。人们的生活充满了科技,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现代教学比原始的教学方法更加便捷,更具有创新性和活力。
例如有的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画数轴图和图形,这比手画的更加规范,也有利于学生们的学习,丰富学生的思想。
二、初中数学创设问题情境的作用
2.1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的学习在大多数初中生眼里是非常难的,因此他们的学习兴趣一般也是很低的。而问题情境的创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个优质的问题情境,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带有质疑性,同时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有帮助,因为这些问题情境能够满足学生的心理诉求,与学生的生活相关,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会提升了。
2.2创设问题情境能促进学生理解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会使这个数学问题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学生在接下的学习中在想起这个问题的时候脑子会有一种画面感,同时他的思维也会变得更加敏捷,大脑在想的时候会飞速的运转。例如老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适当地提出一些问题来留给学生们思考,学生们会在这个过程中唤起自己的求知欲,他们会转动自己的脑筋,积极寻找答案,这个时候他们的理解和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2.3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推动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数学学习过程中,一个数学问题的答案并不是只有一种,它可以多种解题方法,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太死板,太死板的话,数学不会向前发展。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能够给同学们留下一个很大的思维空间,让他们在里面任意发挥,不拘束于数学课本上那些死板的公式和定理,当老师问同学们有没有别的解题方法时,同学们在这个时候就会积极地思考用其他的方法解决这道题,人们的思维是无限大的,他们也许会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其他方法,同时在学习了这节课之后,他们的思维里就会形成一个观点: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止有一个。在以后遇到问题是他们会不自觉地想多种解决办法,这有利于促进他们创新创造能力的发展。
【结束语】总之,创设问题情境在初中数学老师的教学过程中是很重要的,它对学生和老师有个双向的作用。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学到了新的知识,特别是在创新意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明显的成效,老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能够增加与学生的互动,从而能够更好地教学,了解学生,对以后的教学是非常有益的,老师也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学会在实践中促进自身素养的提升,促使自己往专业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得贵.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75):61-62.
[2]王岩.浅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景问题的创设[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09):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