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园游戏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2期   作者:张彩红
[导读] 学前教育是幼儿接受启蒙教育的重要阶段,
        张彩红
        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苗集镇马塘小学附设幼儿园   236000
        摘要:学前教育是幼儿接受启蒙教育的重要阶段,也是对于幼儿智力水平和学习习惯进行培养的关键时期。而游戏化教学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而且也是最为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形式,所以有效的游戏化教学活动能够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本文将就幼儿园游戏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论述。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化教学;问题及对策;实践探究
        前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化的教学是遵从幼儿天性、强调游戏的自然性和教育性的统一,符合幼儿学习特点的教学活动方式。但是,现阶段大部分的幼儿园在开展游戏化教学活动时,普遍都存在着重娱乐轻教育的问题,这也使得幼儿游戏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大大降低,不利于幼儿的全方位健康发展。
        一、当前幼儿园游戏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幼儿天性活泼好动,游戏化教学活动能够让幼儿感受到幼儿园学习生活的乐趣所在,对于培养幼儿积极的学习心态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重要作用。但是,纵观当前幼儿园的游戏化教学活动可以发现,多数幼儿园的游戏化教学都呈现出无序化的问题。教师在开展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是带着一定的任务,但不少幼儿教师都是为了游戏而游戏,在开展的过程中较为随意,导致游戏化教学设计和行为不够规范和科学,使得幼儿园游戏化教学过于无序化。其次,游戏化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幼儿的知识与技能,幼儿教师应当有意识地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可是部分幼儿教师在开展游戏化教学时,总是对幼儿进行过多的干预,逐渐将游戏化教学沦为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幼儿对于游戏化教学的兴趣也在逐渐减弱。
        二、有效改善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策略
        1、完善游戏化教学环境和资源
        幼儿教师在开展游戏化教学时应当注重完善游戏化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幼儿的心智思维尚未发育成熟,所以他们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良好的游戏化环境能够最大化的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和积极性,发挥游戏化教学活动的教学优势。但是,当前部分幼儿园由于班级人数较多,以致于提供给幼儿活动的空间相对有限,事实上相对较小的空间并不方便幼儿开展各种游戏活动。因此,幼儿教师应当结合实际教学需求,合理规划和设置幼儿游戏场地,并在游戏场所中投放丰富的游戏化教学资源。一般来说,幼儿园应当设置美工区、科学区、剧场区、阅读区和益智区等不同类型的游戏活动区域,从而能够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求。

此外,幼儿园还应该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材料,进行学校环境和教室布置的环境创设工作,使教学材料能够与游戏化活动环境有机地融合起来,有助于提升游戏化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2、创新多元化的游戏教学活动
        大多数幼儿对于这个未知的世界都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这也使得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发育的较为迅速,与此同时新鲜事物对于他们有着强大的吸引力。所以,幼儿教师在开展游戏化教学活动时,一定要注重积极创新多元化的游戏教学活动,而不是一味地采取单一僵化的游戏教学手段,这样只会大大降低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幼儿教师可以利用上述所说的不同游戏区域,展开针对于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游戏教学活动。小班的幼儿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普遍较弱,所以幼儿教师就可以带领他们进行美工类的游戏活动,让幼儿能够利用安全的颜料随意地创作,教师还可以在过程中为幼儿渗透一些生活常识,引导幼儿按照相应的图片进行绘画或者是手工活动。而大班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幼儿教师可以利用益智区的游戏材料,有效激活幼儿的探究思维和智力开发。
        
        
        
        
        3、强化幼儿教师游戏指导作用
        幼儿教师在游戏化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强化自身的游戏指导作用,有效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发掘幼儿自身的潜力。而不是一味地把幼儿带到相应的“游戏区”就放任幼儿自由玩耍,这也严重违背了幼儿游戏化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幼儿教师在具体的游戏化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让幼儿能够通过自身的思考和实践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教师还要鼓励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积极主动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增强幼儿的学习自信心,不要对幼儿进行过多的干预。例如,幼儿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七巧板”的游戏活动时,就可以让幼儿利用七巧板进行大胆地组合拼接,锻炼幼儿的几何概念和创造力。但是也不要置之不理,如果幼儿表现出无从下手时,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引导,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
        综上所述,游戏对于幼儿的教育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幼儿教师作为游戏化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当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游戏化活动设计,并立足于幼儿的全方位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游戏化教学寓教于乐的教学优势。因此,幼儿教师要清晰地认识到游戏化教学的积极意义,进而能够有效完善游戏化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积极创新多元化的游戏教学活动,不断强化自身的游戏指导作用。从而有效提高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整体水平,实现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郭雪芳.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J].才智,2017(26):158.
[2]韩丽梅.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文学教育(下),2017(07):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