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构建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2期   作者:姚晓忠
[导读] 高中时期的数学难度很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
        姚晓忠
        江苏省武进高级中学  江苏省 常州市  213100
        摘要:高中时期的数学难度很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接受不了数学的枯燥、繁琐、困难,选择了放弃,数学成绩很不理想。为了改善高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需要秉承新课程理念,对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从多元化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字:高中数学 新课改 课堂构建
        受传统教学思想和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成绩,长期选择应用单一的讲授法向学生传递间接知识,这不仅不会达到提高学生成绩的目的,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导致数学教学效果不佳。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打破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让学生在积极地思考和探究中掌握数学知识,提升数学素养。关于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构建,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三点策略,分别为:借助信息技术直观教学、结合生活设计趣味问题、拓展素材培养数学精神,下文将一一进行阐述。
        一、借助信息技术直观教学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新课程的背景下,信息技术进入了课堂教学当中,并以它独特的优势,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众所周知,数学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学生受思维能力的阻碍,在理解抽象、复杂的问题时力不从心,这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将抽象的知识以一种直观化的方式进行教学,这不仅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的帮助。
        例如:在执教《指数函数》时,笔者首先通过几何画板,展示了y=ax(a>1且a≠1),当a>1和0<a<1的函数图像,由此带领学生复习指数函数的性质。接着,笔者用计算机在同一坐标系下做出了y=2x+1与y=2x+2以及y=2x-1与y=2x-2的图像,要求学生结合图像探究它们与指数函数y=2x图像的关系。通过图像,学生能够直观地得知函数y=2x+1与y=2x+2是由函数y=2x的图像像左平移一个单位和两个单位得到的;函数y=2x-1与y=2x-2是由函数y=2x的图像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和两个单位得到的。由此可以得出结论:y=2x+m是由y=2x向左平移m个长度单位得到的;y=2x-m 是y=2x图像向右平移m个长度单位得到的。借助信息技术探究指数函数的图像变换,相比于教师口授更直观、具体,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二、结合生活设计趣味问题
        数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挖掘生活元素,创设生活情境,能够在吸引学生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途径。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句话启发我们,疑问有助于促进学生思考和进步。在数学课堂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对于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数学问题有积极地推动作用。
        例如:在执教《古典概型》这节课时,笔者联系生活中的掷骰子现象,创设情境:掷一颗质地均匀的骰子,观察掷出的点数(1)写出所有的基本事件,联系古典概型的概念,说明其是否是古典概型。(2)观察掷出的点数,求掷得奇数点的概率。通过讲解这个生活案例,与学生一起归纳求古典概型的步骤:(1)判断是否为等可能性事件;(2)计算所有基本事件的总结果数n;(3)计算事件A所包含的结果数m;(4)计算P(A)=m/n.当学生掌握求古典概型的步骤后,笔者创设情境:“豌豆的高矮性状的遗传由一对基因决定,其中决定高的基因记为D,决定矮的基因记为d,则杂交所得的第一代的第一对基因为Dd。若第二子代的D,d基因的遗传是等可能的,求第二子代为高径的概率。(只要有基因D则其就是高径,只有两个基因全是d时,才显现矮茎。)”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拓展素材培养数学精神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改变以往只注重学生知识技能教学的理念,注重学生数学精神和学习品质的培养。数学精神是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联系所学的内容,向学生讲述数学家的经历或故事,由此启发学生形成良好地精神品质,端正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
        例如:学习《等差数列》时,笔者为学生讲述了有关等差数列的发明者——高斯的一些小故事。高斯的故事,不仅体现了他在数学上的天赋和灵气,也表现了他活到老学到老的求知精神,以及对数学求真务实的研究态度。在数学课上,向学生讲述数学家的故事,一方面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良好地学习品质,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积极地意义。
        结束语: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缺少了教师和学生哪一个都是不行的。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在教学之余,积极地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式,还要在课堂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要端正学习态度,积极地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提升数学素养。只有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有效地配合,才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实现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构建。
        参考文献:
        [1]王蕾.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浅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0):179.
        [2]孙召文.新课改环境下高中数学教学探索[J].中外企业家,2018(21):1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