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剑锋
云南省楚雄州双柏县妥甸中学 云南省楚雄州 675100
摘要:化学是一门基础教育学科,其教学方式主要以实验教学为主,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劣对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多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笔者将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两方面,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创新
化学是一门基础教育学科,其教学方式主要以实验教学为主。化学实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定义化学,形成化学思维模式,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能够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启发学生的科学思维。所以,实验教学是整个初中化学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
1、过分强调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往往要求学生们对书本知识死记硬背,常常忽略实践的重要性。此外,教师与学生虽然明确了实验教学的意义,但是却不够全面,只是过分重视实验的结果,对于探索的过程基本不会耗费太多的时间,因此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有悖于素质教育中提出的全面发展,对于学生们的严谨科学态度培养严重忽视,不利于他们日后的成长成才。
2、学生能力培养受到限制
当前的初中化学教材与相关的教学资料涉及到的客观题目比较多,很多题目设计主要是让学生们了解实验需要的仪器、产生的实验现象以及实验数据与结果等,这些本身具有固定答案的题目限制了学生们的发散思维,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得不到创新意识的锻炼,影响了灵活思维的养成。
3、不重视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是重视完成教学任务的进度,因此只是习惯于直接向学生们表述相应的实验现象与实现结果,没有充分给予学生们足够的时间来进行自我消化,但是如果缺乏了观察过程,会导致学生们无法通过相关的显示现象,来表述自己所了解的化学内涵,使他们所获取的知识都具有片面性,甚至也会出现一些错误的认知。
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实验手段,结合教学实际,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
1、创造趣味实验,吸引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三学生刚刚接触到化学的时候,老师一定要让学生感到学习化学是有趣的,所以老师可以尽量使实验变得更有趣,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创造趣味性实验,让实验教学更有趣。例如,初中化学有一个实验是“酸碱指示实验”,传统的实验方式就是老师把酚酞溶液放在烧杯里,然后滴入适量的碱以验证酚酞遇碱会变红,这个教学过程可能学生学习起来会很无趣,那么老师如果能用酚酞溶液在试纸上画一个东西或者写一个字,再用碱慢慢进行滴定,让学生感受这个神奇的过程,学生可能会对化学的实验更感兴趣。另外,在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用溶液设计一个学生喜欢的东西,这样学生的记忆会更牢固。这种实验所带来的教学效果就是:学生越来越喜欢化学实验课,对化学课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厚,对化学教师培养与学生的感情,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2、将原来的演示性实验转变成师生共同的实验
要想使实验教学更加成功,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以前很多时候,对于一些比较有难度的实验,老师总是选择自己去操作,让学生在底下看着。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实验教学方式在新课程改革后遭到了摒弃,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实验做得再好,对知识点记得再牢固,学生没记住也是失败。所以,作为化学老师,我们要把原来的演示性实验转变成师生共同参与的实验过程。例如,老师在做“配置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时候,如果只是老师在课堂上演示,顺便把操作步骤一步步告诉学生的话,那么学生的理解记忆肯定会相对较差,有的老师为了节省实验的材料不愿意让学生操作,但是如果让学生自己操作的话,学生会为了实验的成功,一定很小心谨慎地记住步骤,应该是“先计算配置,再进行称量,然后量取溶液,最后是溶解装瓶并贴上标签”,这么复杂的步骤如果不经过学生自己动手来进行的话,学生很难记住,相反学生自己动手实践了,那么学生在用心实验的过程中一定也会把这个知识点记住了。由演示性实验转变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实验所带来的教学效果就是学生切实参与到教学中,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且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更加深刻了。
3、对实验结果的创新
在化学实验中,结果往往是不确定的,稍有一些小地方出现差异就可能出现实验结果的不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只关注成功的实验结果,没有关注过失败实验的总结,在新课程标准提出之后,要求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不要只关注实验成功的案例,更要帮助学生发现失败的原因,有时候也许一点点差异就有可能变成另外一个实验,所以,老师更要注重对出现偏差的实验进行分析。例如,老师在引导学生做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时候,用白磷燃烧的实验方式来证明的话,往天平的左边放置一个密闭的锥形瓶,瓶塞上有一根玻璃管深入瓶下,顶端绑着一个气球以防止气体跑出,右边放置等质量的砝码,看白磷在燃烧完之后质量是否有变化,但是这个实验如果锥形瓶密封性不够完好又或者是玻璃管有空气漏出,都很有可能造成实验的失败,那么在实验结果之后,老师不应该只关注成功的实验,因为它已经得到了验证,要帮助失败的学生查找原因,看到底是哪里出现了失误,从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对实验结果的创新所带来的教学效果就是学生为了防止实验结果的失败在实验中更加细心认真了,并且在化学知识的学习中也养成了认真谨慎的好习惯。
4、在实验管理上进行创新
化学中理论知识的获得都是靠实验来作为依托的,所以仅仅靠课堂上有限的时间来进行实验对于学生来讲有可能是不够的,所以我们在实验管理的时候,开设了第二实验课堂,让学生在课下有兴趣的时候可以来进行实验。当然,实验室都是有化学老师在进行值班教学的,这样实验管理上的创新为我们的学生在课下想对化学实验进行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也使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化学实验本身就是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而设置的一门课程,所以在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注重教学中学生的动手能力。随着新课改的进行,老师在实验教学的模式上也进行了一些创新。为了迎合新课程改革的号召,现在的实验教学更加联系实际,也更注重学生的兴趣,所以我们的实验教学效果也必然会越来越好。
初中化学实验是帮助学生学习好化学知识内容更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准确、更高效的掌握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开拓学生的化学思维,锻炼学生的观察、动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应该充分尊重学生们的主体作用,并且坚定自己的主导地位,积极的为学生们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应不竭余力地在改进初中化学实验策略上进行重点研究,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方法、教学材料和教学内容,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水平。
参考资料:
1、覃荣德:乡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2015
2、陈德才: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
3、姜志国: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浅研[J].素质教育版,2013.
4、姜玲:浅析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J].化工中间体,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