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春华
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羊古坳镇中团完全小学 422200
摘要:在新的教育背景下,进行课程改革是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课程改革需要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入手,积极进行有效课堂的构建。数学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小学数学又是基础培养的关键时期,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以及学生当下的实际情况,认真进行教学方法的科学规划,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高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教育观念也在与时俱进,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灌输式的教育模式,教学质量往往并不理想,特别是对长远的学习发展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综合素养的有效发展,才是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以下将结合实践经验,对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方法展开详细论述。
一、重视兴趣激发,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的自觉参与和主动探究是保障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兴趣是引导他们投入学习探究的重要内在驱动力。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关注点更多的放在让学生完整系统地接受知识,以完成应试考试的各种需求,忽视学生学习动机的调动。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过程被动而盲从,难以实现创新性发展和个性化发展,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基于此,教师要综合分析具体的学情特点,做好课前的兴趣培养工作,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潜力的充分挖掘。
比如在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各种形状的建筑,圆形的花坛,三角形的标识牌,梯形的水坝等,然后让学生以设计者的身份进行思考,怎样确定他们的面积,来合理安排工期和原料。这样,学生们就会明确知识学习和生活实际的联系,调动生活参与的热情来展开知识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语言描述的生动形象,同时也要简短精炼,避免为故事而故事的长篇大论。又比如在《负数的初步认识》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对学过的知识展开抢答,通过对分数累积的不同算法,使出现负数的结果。这样学生们就能认识到负数存在的意义,从而对这一部分内容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另外,悬念质疑方法,类比迁移方法,实物演示方法等,都符合小学生好奇、好胜、好动的阶段特征,也是兴趣培养的重要途径。
总之,教师要意识到学生兴趣激发的重要性,根据具体的学情特点进行认真设计和规划,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落实自主探究,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不仅要有主动的参与兴趣,还要落实具体的自主探究过程,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获得深刻的知识理解和技能培养。而且学生在知识探究的过程中,能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也有利于实现学习兴趣的良性循环。在以前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过多指导乃至于直接的理论灌输,导致学生对教师的过度依赖,影响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效果的提升。基于此,教师一定要落实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在实践锻炼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比如在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用字母表示数》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自主探究,初步感知用符号代指实际关系量的简洁性和概括性,并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最后根据实际需要能够进行灵活运用。在这个过程中,按照一定的任务目标展开探索,学生的探索活动才会具有方向性,逐步理清其中的逻辑关系和思维内涵,从而实现高效的知识学习效果。另外,随着学段的提升,知识学习的难度也增大,而且学生学习之间的差异性也越发明显。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的学习环境中促进思维的发散和创新,从而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重视方法指导,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数学知识是一个完整而复杂的体系,学生缺乏足够的学习经验,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和认知偏差。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指导性地位要切实发挥作用,给予学生一定的启发帮助,确保良好的师生互动,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比如,在《小数加法和减法》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们很容易陷入单部分内容学习的局限中,缺乏迁移运用的意识和能力。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回顾整数的运算法则和规律,从而能用联系的方法进行新知识的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也促进学生整体知识体系的构建,总结数学学习的规律和方法。除此之外,教师也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探究的过程中要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对学过的知识定期回顾与整理,对待作业要态度端正,树立良好的学习心态等等。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进行有效课堂的积极构建,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且重要的学科,教师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吸收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结合具体的学情特点,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切实推进教学改革的发展,实现学科素养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思考[J]. 曾玉良.教育革新.2017(11)
[2]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 谢燕.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