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息技术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2期   作者:吴丽红
[导读] 信息技术是帮助教师实现高效教学和学生实现高效学习的重要条件
        吴丽红
        广西省河池市宜州区洛西镇和平小学546306
        摘要:信息技术是帮助教师实现高效教学和学生实现高效学习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工具,尤其是在抽象的数学这门学科中。在此,基于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本文从“结合图片视频创设导入情境”“利用多媒体降低知识抽象性”“融入微课促使学生学习更为灵活”三方面出发,对信息技术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多媒体;微课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教育教学方式也正在不断的进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数学教学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在日常数学教学中结合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把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每一位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掌握学习知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一、结合图片视频创设导入情境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教学很容易让他们产生枯燥无聊的感觉,这是因为学生在数学学科中需要掌握的概念、定理、方法等是十分复杂的。为此,很多小学生一听见上数学课就无精打采,难以主动投入到数学课堂上。对此,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一些有趣的图片、视频等,调动小学生的视觉感官和听觉感官,促使学生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教学“公顷和平方千米”这节课的时候,因为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为了促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教师可以在课堂的一开始展示一些图片,如农田、草原的图片,然后提问学生:“如果要表示它们的面积应该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呢?”从而促使学生去积极思考,有效导入新课。又如,在教学“三角形”这节课的时候,为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部分展示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如自行车架、篮球架、拎水桶时提手和桶的图片等,结合生活中的图片来引入“三角形”这节课,让学生去思考这些事物为什么要被设计成三角形而不是四边形,从而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为课堂教学开个好头。


        二、利用多媒体降低知识抽象性
        通常来说,数学就是一门抽象性的学科,数学知识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逻辑方面的要求也是十分严谨的,小学生在逻辑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数学学习方面经常会遇到理解方面的障碍。而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为直观,营造图文结合、视听结合的情境,更为直观地使各种抽象、复杂的数学问题更加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就降低了学生在课堂中遇到的困难。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有效运用多媒体来突破重难点。
        例如,在教学“观察物体(三)”这一课时,教学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让学生根据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来推断出这个图形的整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利用一些小正方体模型来摆一摆,然后促使学生去观察,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但是效率十分低下,并且由于座位的局限,很多小学生并不能很好地经历观察、想象等过程。为此,教师可以在这部分教学中结合多媒体动态课件来展示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过程,动态地展示观察、操作、想象、猜测、验证的过程,从而更好地促使学生理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效突破图形几何知识的重难点。
        三、融入微课促使学生学习更为灵活
        微课也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助手,是信息技术资源在教学中得以运用的体现。微课通常时间比较短,内容针对性比较强,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进行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在课前,学生可以针对要学习的新课来上网结合微课进行预习;在课中教师也可以借助微课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在课后,学生可以针对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和知识薄弱点来通过微课进行巩固学习。并且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观看微课,控制自己的观看进度,十分灵活。
        例如,在教学完“观察物体(三)”这节课,有的学生可能还是在空间想象方面有所不足,难以迁移运用知识,为此,教师可以针对这节课的重点来制作一个10分钟左右的微课,然后上传到班级群中,鼓励一些没有掌握知识的同学下载下来进行观看,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此外,教师也可以上网搜集一些微课提供给学生。在微课运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空间,鼓励他们可以反复观看,从而有效掌握知识。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是符合我国教育国情的科学性教学手段,也是我国新课改的强而有力的手段。由于小学数学自身特有的学科性质,教师要特别注意发挥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作用,促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得以转变,让学生更为乐于学习数学知识,且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帮助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韩小燕.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图形教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2):120.
        [2]杨爱芹.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问题探讨[J].才智,2017(24):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