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2期   作者:蒋晓乐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和国家对高中生的思想道德行为品质的重视
        蒋晓乐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罗浮中学 浙江温州 325105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和国家对高中生的思想道德行为品质的重视,高中政治课程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学校教育的人文课程之一,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政治素质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高中政治课教学仍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和政治学科对学生的良好品德的养成。因此,分析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师开展有效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中政治;问题;对策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与思想品质具有显著的作用,因此这门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如何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以期能够抓好高中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一、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方法单一,没有得到及时更新
        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在各个中小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对于高中政治教学来说,政治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没有得到及时更新。政治教师仍然占据课堂的中心地位,按照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敢放手让学生进行自我思考和探究,影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也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2.没有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教学内容单一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由于政治课程虽然属于高考的考试科目之一,但是其学科地位远远不如语数外等学科,教师在教学中也仅仅围绕考点进行,很少进行拓展延伸,教学内容单一。高中生具备了自学的能力,课本中的很多知识点学生自学就可以掌握,因此渴望通过课堂教学来学习书本中没有的知识。但是政治课堂上单一的教学内容,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如今大部分高中学校已经实现了多媒体教学,教师利用多媒体能够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拓展政治课教学的空间,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但是在当前政治课教学中,很多教师未能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浪费了课堂教学的时间,也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
3.重视理论教学,轻视社会实践
        重理论,轻实践是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另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政治课教师往往让学生死记硬背考点,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政治素养的主要标杆,因此学生只能死记硬背书本上的知识点才能考高分,这种机械式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重视理论说教,没有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检验“真理”,造成学生理论和实践相脱节,使得政治课教学显得非常空洞和僵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高政治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
1.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政治课教师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观念,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通过歌曲、视频和游戏等方式设置教学情境,增加师生互动,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和情绪的变化,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宽松的气氛中融入学习中去。
例如,在教学“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这节课上,教师与学生互动,导入新课:“同学们喜欢看电影吗?喜欢看国产电影还是好莱坞大片?你们喜欢看哪种类型的电影呢?”(学生热烈讨论开了,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喜欢的电影的类型。

)教师给学生播放俄罗斯民歌《喀秋莎》、中国民歌《梁祝》和欧美的《圣诞歌》让学生欣赏,然后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趁此揭示主题:“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它们会集中在传统节日和历史遗迹中体现出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下世界上不同地区的历史和文化。”通过与学生互动,调动起了学生有关文化多样性的兴趣。
2.丰富教学方法,提高政治课教学的趣味性
        针对部分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转变课堂沉闷、单调的教学气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营造学习的气氛,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课堂主人翁意识,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转变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例如,在教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这节课上,教师转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通过展示三则材料,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为什么要弘扬和培养中华民族精神?”(看完三则材料以后,)教师让学生思考:1.为什么世界上那么多国家都重视培育民族精神?2.民族精神与我国在载人航天高科技领域的突破有什么关系?3.发展中国家为什么要和美国的流行文化相抗衡?学生先自由讨论5分钟,然后教师指名学生回答。以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了政治课的乐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根据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3.充分利用多媒体,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
        高中政治课教学的有效开展,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网络上的教育资源非常丰富,教师必须选择其中的重点和有价值的信息带入到课堂中来。其次,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留意学生的反映和学习动态,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不能只是自顾自地讲。另外,政治课本中的有些知识比较复杂,抽象,学生学习起来难度大,不容易理解和吸收,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生动浅显的方式展现出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使学生理解和消化。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补充课本中有些的知识,利用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形式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让学生的大脑保持活跃的状态。
4.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进行课外实践
        针对教师在教学中重理论教学,轻实践的问题,教师应该增加学生课外活动的次数。由于政治课程的内容和生活息息相关,只有理论教学,学生不容易理解书本中的知识。只有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真理”的正确性,提高学生对课本知识的信服,培养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
例如,为了了解高中生的兴趣倾向和兴趣培养的状况,了解我校素质教育的落实情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学情调查”,让学生通过调查的方式了解我们周围最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问题。课堂上,教师先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确定调查的主体,活动的小组,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和调查表。经过讨论,学生们一致得出的兴趣调查表的内容如下:放学后最喜欢参加什么活动?周末经常参加的活动是什么?每天大约用多长时间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上?最喜欢哪门学科?在培养兴趣的过程中家长的态度如何?平时还喜欢看哪些书籍?将来的志向是什么?通过此次调查活动,了解了高中生的学习和兴趣情况,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总之,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学校教育的人文课程之一,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政治素质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问题。教师要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转变单一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美好品德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沈利锋.核心素养背景下思想政治课备课策略——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例[J].林区教学,2017(12):50-51.
[2]徐福亮.高中政治课教学要融入理性精神——以高中政治必修三《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学为例[J].华夏教师,2017(10):46-47.
[3]姬志红.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参与现状及对策研究[J].才智,2017(33):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