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班级管理教育中制定班级规定的必要性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2期   作者:张春燕
[导读] 在小学班级管理教育工作中,为了能够更好地协调班级小学学生个体与个体之间的
        张春燕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洋湖乡中心小学
        摘要:在小学班级管理教育工作中,为了能够更好地协调班级小学学生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规范学生个人的行为,班主任教师常常会利用较为民主的方式制定班级范围内一致认同的,具有较强效力的班级规定对班级成员的行为进行一定的制约与约束。班级规定的制定既是促成班级和谐的必要保障,又是培养学生行为习惯必要辅助与发展学生德育价值的必要途径,在下文中,笔者将对小学班级管理教育中制定班级规定的必要性展开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小学班级;班主任教师;班级规定
        由于学生在小学阶段的班级生活中常常表现出较差的自我约束能力,导致学生在班级中的行为常常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能够恰当地、有效地约束小学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的个体行为,协调班级成员个体之间的关系,促成个体个人行为价值的发展,班主任教师可以从指定班级规定入手,利用明确的具有系统性的具体条例对学生的行为进行适当的约束,并在约束中落实一系列对学生个人素养与发展的教育与助推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出班级规定的作用,教师首先应该明确班级规定制定在小学班级管理教育中的必要性,以此引起对班级规定足够的重视。
一、班级规定是促成班级和谐的必要保障
        小学学生的心理还处于成长期,这一阶段的学生缺乏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学生之间常常会因彼此行为的差异性而产生一定的冲突,从身心等多个方面为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健康成长带来消极影响。为此,班主任教师在小学班级的管理工作中,首先应该利用制定班级规定的方式对学生个体的班级活动行为进行恰当的管理。将班级规定作为约束学生行为的重要保障,能够使学生在明晰的班级管理条例约束之下规范自身的行为,更好地处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进而使学生在班级规定的协调之下建立起更为紧密的联系,构成和谐又富有凝聚力的小学班级。
        例如笔者在制定班级规定的过程中,将礼仪教育、合理分配原则等内容渗透在了班级规定的条例之中,以此对小学班级中学生之间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协调。例如在班级卫生清扫工作中,笔者按照班级中的实际人数,对人员进行了合理的分配,使班级学生能够公平地投入到班级卫生清扫活动之中。同时在班级规定中,笔者还对学生的清扫行为进行了一定的规范,要求班级学生能够主动负责地对待自身清洁的卫生区域。

在班级规定的要求与约束之下,班级学生能够更加自发且积极地投入到小学班级卫生清扫活动中去,这极大地避免了学生在清扫活动中的责任之争,在规范的清扫活动中共同维护了班级环境,并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进而形成了团结友爱的班集体。
二、班级规定是培养行为习惯的必要辅助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能一味地止步于理论阶段,组织学生开展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活动才是辅助学生切实养成健康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在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中,辅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仅有利于学生以更好的身心状态投入到班级活动与成长过程之中,更有利于使小学学生的终身健康发展受益于此时养成的良好习惯。在这一过程中,能够规范学生行为的班级规定即成为了学生行为习惯培养道路上的必要辅助,能够使学生切实地开展行为习惯实践。
        例如在小学班级管理教育中,学生在笔者制定的班级规定约束下,能够遵循大课间运动条例,在大课间时间内能够切实地开展一系列有组织的运动活动,进而在常态化的运动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班级规定对学生的要求能够使学生规定具体的条例驱动下,自觉地投入到大课间环节的运动实践中去,通过实践的过程学生不仅能够得到运动能力与身体素质的发展,更能在约束下的常态化行为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习惯,并将其延伸到生活中去,自觉地开展运动活动,使其身体素质能够终身在运动习惯的作用下得以健康发展。
三、班级规定是发展德育价值的必要途径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之下,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德育教育是对学生所进行的思想教育,是发展学生综合素质过程中最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同时它也是班主任教师的重点教育目标之一。在发展小学学生德育价值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内容的班级规定,同样能够在规范学生行为的过程中,让学生完成践行德育教育内容的实践,是带动学生德育价值观念进阶的重要途径。
        例如笔者在小学班级的管理教育中,将礼仪教育的内容融入到了班级规定之中。在班级规定的约束与行为规范作用下,学生能够切实地做好与班级学生彼此以礼相待,面对教师等长辈时及时地与教师们问好,完成礼仪规定中所要求的德育行为。这种践行德育行为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切实地领会德育价值的具体内容,进而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德育行为的理解,形成具有自我价值的德育价值体系,实现发展学生德育价值的教育目标。
综上所述,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制定具有效力的班级规定,能够在为学生建成良好学习成长班级环境的同时,使学生在规定的约束下得到自身综合素质与多项能力的发展,其存在着较强的必要性。因此,小学班主任教师应该对班级规定制定工作引起相应重视,做好制定的策略研究。
参考文献:
[1]沈妍.小学班集体班规制定的策略[J].科普童话,2017(8).
[2]王杰.小学班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农经,2017(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