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理念下小学学校管理的创新性发展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2期   作者:刘磊
[导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小学作为学生夯实基础
        刘磊
        湖南省新宁县回龙寺镇中心小学 422713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小学作为学生夯实基础、培养素质、提升能力的关键时期,其小学学校的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主体发展。同时,生本理念的不断渗透,其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不断地发挥,加强学生的主体发展已成为现代校园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然而,在当前的小学学校管理工作中,不少管理者仍然沿用传统管理思路和方法,缺乏创新意识。因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生本理念下小学学校管理的创新发展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学校管理;生本理念
        生本理念,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体地位,秉承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发展理念,有助于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的发展。将生本理念与小学学校管理工作相融合,可以打破传统教管中封闭、单一的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和发展性,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发展效能得以最大化。因此,本文从当前小学学校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生本理念下校园管理的创新性策略两个方面出发对此展开研究。
        一、当前小学学校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当前小学学校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发现大多数管理者在具体实施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管理思路老套。在当前的学校管理中,大多数管理者依然惯用传统的管理思路,过于注重学校整体的升学率、及格率等方面,忽视学生的素质培养和主体发展,导致学生的素质教育产生影响。第二,校园文化建设不足。校园是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之一,也是影响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环境之一,对学生的素质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然而,在实际的学校管理中,部分管理者缺乏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力度,其德育培养和渗透效果不佳,导致小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存在片面化发展状态。第三,职能体系建构不足。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部分管理者未能建立合理的职能发展体系,导致教师的教育动力和工作热情产生不足,进而影响教育管理的实效性。
        二、生本理念下校园管理的创新性策略
        1、转变管理思路,注重学生主体发展
        转变思路,才能创新发展。在校园管理中,管理者应摒弃传统的本位思想、应试思想等不良的管理观念,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主体发展,全面、有序、科学的建立适合学生学习的课程计划和教育活动,让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到有效激发,从而实现其学生的蓬勃发展。

同时,在行动实践上,管理者还应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主体学情,灵活开发不同的校本课程,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结合本地的教育资源获得实质性的发展。此外,管理者还用关心学生的生活情况,积极了解和沟通学生的学习难处,并结合有效的管理方法,有针对性地区引导和解决学情问题,进而保证学生主体的有效发展。
        2、构建文化环境,加强校园德育渗透
        文化环境的构建是学校“软”实力的一种直接体现,也是培养学生德育素养的重要渠道之一。因此,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应加强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力度,积极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进而形成优秀的校园风气和人文理念,有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环境熏陶下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和行为意识,从而使学生在小学教育阶段夯实基础、提升品质。同时,在文化环境的建设中,管理者可以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基础,突出“街角文化”“墙角文化”等细节化的文化创建活动,如教学楼梯、走廊中张贴请勿嬉笑打闹、注意安全等警示牌;在食堂就餐处张贴珍惜粮食、粒粒皆辛苦等标语;在水房中设置节约用水等标语。通过细微之处的文化建设,不仅能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意识,还能保证其校园德育的有效渗透。
        3、完善职能体系,保证师生共同发展
        教师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有效提升,将有助于增强学校管理的整体性和质量性。同时,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管理活动的主体,抓好教师的管理工作,打造一支爱岗敬业、激情奉献的教师队伍,将有助于提升学校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因此,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应结合实际情况和发展计划,逐步完善职能体系,激励教师的职业发展动力,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从而为学生的主体发展提供全面、科学的教育支持。此外,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管理者还应创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保证每一位教师的主体发展,给予教师多样化的岗位选择和职业规划的机会,提高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从而有助于激发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工作之中,从而达到师生共同体的发展目标。
        综上所述,通过对管理思想的转变、文化环境的构建、职能体系的完善,不仅使学生的主体发展得到有效引导,还使学校管理的质量得以有效提升,并对学生的德育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通过对职能体系的不断完善与改进,帮助教师在职业素养、专业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得到长足进步,进而落实到教育管理之中,将有助于实现其师生共同体的发展目标。因此,在今后的校园管理中,管理者应时刻保持以生为本的发展理念,创新管理细节和组织手法,切实加强学生的主体基础,从而实现其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茂欣.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组织策略[J].明日,2017(28):237-237.
        [2]李树权.关于小学学校管理创新与优化的分析[J].文理导航(下旬),2017(2):12-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