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高锋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兴隆镇第一初级中学 441218
摘要:在越来越好的生活环境中,人们开始将目光放到心理建设上,通过实际数据可以发现国内中青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甚乐观,在诸多消极心理中有很多心理创伤正是由于人在青少年时期受到校园霸凌而产生的,校园霸凌事件现在仍然时有发生,而且随着网络的普及,校园霸凌颇有一番越演越烈的趋势,这对很多中学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一定要针对校园霸凌事件为学生做好教育工作,保护好祖国的下一代。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校园霸凌;法治观念;家庭沟通;情景模拟
作为班级的主要管理者,初中班主任有责任为学生做好德育工作,使学生保持自尊也尊重他人,从而在道德层面杜绝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但是在诸多校园霸凌事件中,霸凌者绝不会因为学过道德知识而停手,所以初中班主任所要做的工作还不够多,班主任要充分分析霸凌事件背后的经济、文化、道德、法律因素,尽可能全面地继续对学生展开教育工作。在本文中笔者结合多年初中班级管理经验,对校园霸凌事件的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几点见解,希望对各位班主任有所帮助。
一、帮助学生建立法治观念
观察各种校园霸凌事件可以发现,大部分霸凌者之所以敢对别人施暴,就是因为霸凌者知道自己做了坏事,但不会受到惩罚,这说明其法制观念极其淡薄。初中班主任要对班级中潜在的霸凌者展示各种法律条文,并多次强调法律对暴力威胁他人的行为绝不会容忍,从而在潜在霸凌者的心中形成一种法律威慑,使其在想做出霸凌行为的时候慎重思考自己要承担的后果。另外,班主任也要告诉学生如何在受到霸凌的时候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例如,在以“法律在我身边”为主题的班会上,笔者专门在课堂里的大屏幕上播放了一个短片,短片介绍了“什么是校园霸凌”,然后笔者向学生提问:“你见过校园霸凌事件吗?”有些学生就对自己见过的此类事件作了描述。笔者继续播放以“法律对校园霸凌者有什么惩罚措施”、“校园霸凌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如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为主题的视频给学生讲述校园霸凌与法律的关系。在进行了简短的普法之后,笔者又给学生举出了身边的一些实例,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法律对霸凌行为的威慑力。班主任很可能不知道谁是霸凌者,谁是受害者,但是在校园霸凌行为发生之前,一定要多次为学生强调法律的作用,以法律为兜底手段保护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与学生家庭建立有效沟通
数据表明,大部分校园霸凌事件的受害者不止一次受到过暴力威胁,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学生受到霸凌者威胁而不敢向他人讲述自己的遭遇,更可能是因为家长和教师都没有在校园霸凌这件事情上起到足够的作用。所以初中班主任也要做好家校沟通,让轻视校园霸凌事件的家长改变自己的态度,认识到家校联合才能全方位地保护初中学生的安全,从而使学生在家庭中也接受足够的教育,帮助霸凌事件受害学生勇敢张口求助。
例如,在家访工作的进行中,笔者不仅从学习层面关心了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而且还专门制定了一个“学生行为调查表”供学生家长填写,目的就是了解一下家长是否熟悉学生的行为习惯、是否了解学生的在校表现情况以及是否卷入过校园霸凌事件。在获取到足够的信息之后,笔者对可能是受害者的学生的家长提出了几点建议:利用安全手表、手机等设备随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定期了解学生在家的情绪变化,并及时做情绪疏导工作;鼓励学生在家说出自己的遭遇,若的确发生暴力伤害事件,要及时报警。在家访过程中做好家长的工作,是预防和处理校园霸凌事件的必要工作,让学生感受到家庭和学校的关注,更有助于学生勇敢面对自己经历过的事情,帮助学生健康发展。
三、组织学生情景模拟(让学生有深刻体会 指导学生应当如何做到)
班主任的工作要做在校园霸凌事件发生之前,因为一旦校园霸凌行为对受害者已经造成了伤害,那么学生身心上受到的挫伤将很难再被抚平。班主任在开展校园霸凌事件的教育工作中,要充分体察初中学生对一件事情的理解状况,针对较为感性的初中生,班主任可以选择让学生参演与校园霸凌有关的情景剧来让学生近距离地体会什么是霸凌事件以及在霸凌事件中究竟应该怎么做。
例如,在“校园霸凌情景剧”这一节班会课堂之前,笔者充分了解了校园霸凌事件中的各个细节,并编排了一个短小的剧本,然后笔者找来了几位学生挑选不同的角色,排练好了关于校园霸凌的情景剧。在班会上,几位演员在情景剧中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霸凌事件发生前的种种迹象,从而提醒学生注意这些迹象;情景剧也表现出了霸凌事件发生时的残忍,使学生意识到了霸凌事件的严重性;最后情景剧中霸凌者被法律惩罚,安排这个情节就是要提醒学生时刻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在班级情景剧中,全班学生的情绪都被调动了起来,学生对校园暴力事件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如何保护自己有了更明确的认知。
总而言之,在初中校园防范校园霸凌事件就要从现在做起,初中班主任要尽到班级管理的责任,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还要与学生的家庭积极沟通,尽最大努力避免学生走上歧途,也避免如花一般的学生受到伤害。
参考文献:
[1]张矗,常树丽.深圳市宝安区初中生受欺负现状及原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6,43(07)
[2]张喆,史慧静.基于社会生态学观的校园欺负行为研究进展[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