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2期   作者:黄继军
[导读] 本文中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注重从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黄继军
        湖南省邵阳市北塔区北塔小学  422000
        摘要:本文中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注重从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着力,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获得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情感,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能力。本文注重从翻转课堂、自主探究以及合作教学三方面进行解析,旨在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教学;有效教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在现阶段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他们将教学的重点集中在培养学生的具体操作能力上,忽视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情感,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产生较为严重的厌倦感。针对这种状况,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成就感、获得感以及协同性的角度,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授课,并在此过程中,真正让学生在良好情感的作用下,促进对信息技术的学习能力以及运用能力的增强,提升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
        一、运用翻转课堂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针对一些较为简单的内容,信息技术教师可以运用翻转课堂的方式授课,让学生结合具体的学习目标,进行针对性地学习。与此同时,教师可以运用翻转课堂中的角色翻转的形式,让学生扮演课堂中的“小教师”,从而在介绍个人学习成果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增强,并针对他们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引导,为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保驾护航!
        例如,在讲授《奇妙的信息世界》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翻转课堂的方式,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并在此过程中,制定相应的学习任务单,真正让学生的学习更具有方向性,提升他们学习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点,介绍任务单。教师制定如下的任务单:(1)信息的定义、作用以及表现形式是什么?(2)信息的特征是什么?(3)信息的处理方式有哪些?(4)如何更好地运用信息处理身边的问题?第二点,适时沟通。教师运用现代通讯技术,时时和学生沟通,并针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启发性的引导,激发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积极性。第三点,展示成果。在再次上课后,教师鼓励学生充当“小教师”的角色,发表信息技术的学习成果。通过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教师发现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此部分内容。与此同时,教师注意到大部分学生在介绍学习成果的过程中,思维过于混乱。针对这种状况,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思维导图的制作方法,并让其运用思维导图,对此部分内容进行归纳,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采用自主探究法,提升学生思维想象能力
        众所周知,小学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自主探究的方式,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充分从多个角度,对信息技术学习中的问题进行发散,真正提升他们的思维想象能力,获得良好的自主探究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神笔马良》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自主探究的方式,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让学生运用个人的想象,画出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并在此过程中,诉说进行创造的具体缘由,从而在激发学生思维想象力的同时,也促进他们表达能力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会走入学生中,针对有问题的学生,尤其是存在软件应用问题的学生,进行指导。教师在此,运用文字,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简要介绍。小洛说:“我画的是一幅彩虹,其中红色代表热情,蓝色代表宽容,黄色代表奋斗……”通过运用自主探究的方式,教师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充分展示个人的想象力,促进他们想象能力的增强。
        三、使用合作教学法,提升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可以运用合作教学法,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并在此过程中,构建具有集体性的目标,真正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之间相互协助,相互促进,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增强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讲授《十指神功》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合作教学法,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并在此过程中,构建具有竞争性的合作氛围,让学生在此过程中,获得团队协作能力的增强,提升学生的打字速度。在具体合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点,划分小组的过程中,注重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第二点,在构建规则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物质奖励。第三点,在竞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针对性引导。通过巡场观察,教师发现大部分学生之间相互配合,成绩较好的学生讲授基础薄弱的学生具体的打字姿势规范;成绩较差的学生,在组长的帮助下,认真地学习打字。通过运用合作教学法,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真正让学生之间相互帮助,促进他们对信息技术知识的运用能力,获得良好的合作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在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创设具有自主性、探究性以及协作性的授课模式,让学生享受信息技术学习的快乐,促进他们信息技术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高红霞.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有效教学[J].山西教育(教学).2016(07)
        [2]奚彦.谈小学信息技术的有效教学[J].教师.2017(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