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荣
田东县朔良镇中心小学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要找准课文的“突破口”,学生通过“突破口”去探究课文,就能顺藤摸瓜,迎刃而解,很快就可以理解课文中的内容,体会到文章的思想感情,课堂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阅读教学 找准突破口 有效性
正如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所说:“努力在每篇课文中找到合适的问题,一个情节,或一个句子,甚至是一个词作为分析的口子,由此入手,带动全篇。”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理解到,语文阅读教学要找准课文的“突破口”。学生通过“突破口”去探究课文,就能顺藤摸瓜,迎刃而解,课堂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如何找准教学的“突破口”,现以本人执教的《穷人》这篇课文为例,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穷人》这篇课文是托尔斯泰晚年所著,是由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叙事诗《穷人》改编而成的一篇短篇小说。课文记叙了在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课文在写作上特色鲜明,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心理、对话的描写,刻画了桑娜这个勤劳、纯朴、善良、关心别人的渔家妇女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学习本文,重点是从环境和人物的心理、对话描写中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难点在于体会人物的内在感情。为此,在教这篇课文的时候,要找准教学中的“突破口”,引导学生由“口”入“境”,品词赏句,理解内容,体会情感。
一、理清思路,把握重点感知阅读全文的“突破口”。《穷人》全文情节曲折,开篇充分渲染了狂风巨浪的恐怖氛围后,写桑娜心惊肉跳地等待出海打鱼的丈夫归来,接着写桑娜出门去望夫时却发现西蒙死了,她将两个孤儿抱回家,表现了她对穷人邻居的深切同情,由于家境贫困又未事先征得自己丈夫们的同意,桑娜忐忑不安,盼夫归来,又害怕她的丈夫责怪,“盼”与“怕”的矛盾最终使她沉默;当她的丈夫离家回来,她用讲述西蒙的悲惨死去来试探丈夫,知道丈夫和她的思想一致时,她喜出望外,爽快地“拉开了帐子……”。显然,整个情节上的发展过程,跳动着桑娜心理的一个个音符,由“山重水复”逐渐到达“柳暗花明”。根据课文特点,我这样设计,在“初读课文”这个环节就要求学生先找文章的具体线索;继而是引导学生根据课后练习内容细读课文,抓住桑娜心理上的变化,给课文进行分段、理清文章思路,板书:“心惊肉跳——同情怜悯——忐忑不安——喜出望外”。这样就找准了学习全文的“突破口”,顺着这样的阅读思路,学习课文,能把理解课文内容与洞察人物感情变化,有机地融为一体。
二、抓词语,找准体会人物内在情感的“突破口”。
阅读教学中,若提出一大堆的问题,让学生顺着文章往下看,学生只能大致了解情节而不能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更不能体会人物思想感情,可能将文章弄得支离破碎。在教这篇课文时,我从抓关键词入手,找准人物内在情感的“突破口”,有效地避免上述情况。例如学习第一段时,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心惊肉跳”突破,先让学生思考这段主要内容,引出“心惊肉跳”这一关键词语,接着引导学生读议描写桑娜盼丈夫归来的心境的句子来理解词义,趁热打铁地逼问:“桑娜为什么会心惊肉跳?”这一问,就自然带动全段内容:家境贫寒,寒风呼啸,海浪拍岸,丈夫清晨出海捕鱼深夜未归,桑娜担心丈夫万一有个好歹,有五个孩子的贫困家庭怎么过,因而“心惊肉跳”。又如学习第二段时,抓住“忐忑不安”一词语引导学生读议,体会桑娜的矛盾心理,突破教学难点,显然抓住关键词语作为体会人物内在情感的“突破口”,能使教师的提问环环相扣,富有启发性,有效地激发学生思维,带动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使之层层深入。
三、巧设问题,抓住教学层次的“突破口”。体会文章的真情实感,既是《穷人》一文的教学难点,又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训练项目。主人公桑娜的真情实感,蕴含在课文的具体层次的描述之中,因此,教学设计注意抓住教学层次的“突破口”。课文第三段分三层:第一层写渔夫侥幸回来;第二层是描写桑娜把西蒙死去的具体情况详细告诉她的丈夫,试探丈夫的态度;第三层是描写渔夫的态度。第一层的教学设计,抓住这层的末句:“两个人沉默了一阵”巧妙设问:“渔夫为什么要沉默?”,“桑娜沉默时到底想了些什么?”,以此为“突破口”,启发学生体会渔夫辛勤和出海捕鱼的危险,感受桑娜“不敢抬起眼睛看他”和“脸色发白”的神情,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寻找答案。这样引导,不但使学生加深对渔夫一家“穷”的认识,而且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五个孩子的“穷人”再收养更穷两个孩子,生活多么不容易!从而,体会桑娜丰满形象的同时,进一步认识渔夫勤劳、刚强的性格,为引导学生依据课后练习学习二、三层打下基础。这样抓住“沉默”巧设问题,可使学生恍然大悟:“沉默”蕴含着多么丰富的内容!从而自觉地深入地体会人物内心的真情实感。
我这样设计,学生通过“突破口”很快就可以理解课文中的内容,体会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体现了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新课改教学理念。
当然找教学“突破口”的方法不是一概而论,文章是丰富多彩的,其方法也是不能只用以上的几种。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只要我们的语文教学能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好恰当的切入点,找到有效的“突破口”,设计出一个个环环相扣,由易到难、辐射全篇的主问题,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既灵动活泼,又优质高效。
参考文献:
(1)李玉聪. 试论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 2013, 000(001):300-300.
(2)陈耀琼. 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 读写算:教育导刊, 2013, 000(011):11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