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文
天津市静海区教研室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作文评价中的一些误区,然后具体介绍了学生自评的“自查列单”、小组互评的“细化量规”以及师生互动的“符号批改”三种评价方式,最后介绍了如何针对不同层级的作文进行分级评价。这些评价方法促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与自己对话、与同学对话、与教师对话”,使学生在真实的互动过程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学习能力与合作能力,增强写作兴趣和写作自信。
【关键词】作文评价 自查列单 评价量规 符号批改 分层评价
引言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如何在作文评价过程中既能鼓励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同时又能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从而获得成就感,增强写作的自信心,是摆在英语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作文评价中的误区
目前作文评价的方式丰富多样,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在课堂教学中被广泛地运用,各种网络平台也推出了多种作文评价系统。但是,不同的评价方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我们要趋利避害,使评价达到修正学生学习行为,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目的。笔者将在本文中就人工的多元互动评价进行探讨,网络评价作文的利弊将另做论述。
(一)教师评价的弊端
很多教师喜欢自己评价学生作文,感觉这样能够对学生的写作水平心中有数,但教师评价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过于简单的评价不能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二是详细批改反馈不及时导致评价效果降低;三是长期的教师批改不利于学生形成独立的学习能力。
(二)自评和同伴互评的假象
也有老师采用了自评和同伴互评的方法,但是这些评价活动大多是在公开课上的做秀,没有实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无论是自评还是同伴互评都没有明确的参考量规;第二、同伴互评时分组不科学,不同水平的学生互评不能平等交流;第三、学生评价的内容和教师评价的内容没有区分和有效的对接。
笔者在多年的作文教学和教研过程中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并多次组织研究课探寻解决的办法,总结出以下经验供各位同行商榷。
二、创新多元互动方式,促进作文能力提升
(一)设计自查列单,明确自我评价内容和标准
大多数学生在写完作文后不能发现自己的错误,因为他们不知道哪里有错、是什么样的错。所以,在让学生自评之前,教师要使学生明白要检查哪些内容、要达到怎样的标准。如果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指导就让学生进行自我修改,是没有实在意义的。以下列单的内容可以作为学生自评的依据,学生逐条检查自己的文章并加以修正。
.png)
学生参看列单内容可以自我修正一些基础性的错误,老师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高层次的指导,比如指导学生如何布局谋篇和建构语句间及段落间的逻辑关系等,这样可以提高作文批改效率,提升作文质量。
(二) 制定细化量规,使小组互评有据可循
同伴互评的早期定义为“个体对于水平相近的同伴对学习结果在完成的数量、水平、价值以及质量的意见”。因此,同伴互评的首要前提是“水平相近”,如果学生间的水平差距太大,就达不到“互相”评价的效果。其次,互评的内容和标准也要有一个量表,学生在量表的指导下逐项检查对方的文章,并在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建议。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参考一些专业书籍,笔者制定了如下量规指导学生进行相互作文评价,采用这种分项作文评价量规的目的,在于可以清晰地、直观地呈现每个考察项所对应的能力水平,让学生不仅知道自己得了多少分,而且清楚自己的优缺点,知道分数背后的意义;让教师明确学生问题,从而使作文指导有的放矢。
.png)
学生独立完成初稿之后,小组内互相阅读并参看量规评价对方的作品,对文稿提出修改意见。首先,同伴互评便于培养作者的“读者”意识,便于了解他人对自己文章的期待和态度,从而更加明确自己的写作目的和动机;其次,同伴通过交流、协商完成审阅和修正任务,不仅能增强纠错能力,还可以提升信息加工的深度,促进社会交互能力、认知能力及文本构建能力的发展;再次,小组互评落实了分层教学理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轻了教师的任务量,提高了作文批改的效率。
不论是自评还是同伴互评,都需教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引导,才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热情。在批判性地阅读别人作品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发现并学习到更多的写作知识和技巧,从而在自己创作文章时,时刻留心词汇和语法错误,促进写作能力、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的提高。
(三)符号批改,使教师与学生形成互动
教师评价作文如果只给一个分数,学生就不知错在何处;如果为学生进行详细批改,又会越俎代庖剥夺了学生亲身实践的机会。因此,教师批改学生作文时既不要简单地打分,也不要代替学生改正错误。老师要告诉学生哪里有错,是哪类错,剩下的要由学生自己完成,也就是教师批,学生改,这样的批改作文才有意义。教师可以采取在学生作文中标示符号的方法,让学生根据符号提示自己完成修改。
如:s( spelling)表示拼写错误,C(concord)表示主谓不一致,S/P( singular,plural)表示名词、代词单复数错误,W/O(word order)表示词序不当,(tense)表示时态错误,V(vocabulary)表示用词不当,P(punctuation)表示标点用错,Ir(irrelevant formation)表示内容与中心思想无关,M(meaning)表示意义不清,G(grammar)语法错误,∧(word missing)表示漏写单词,CE(Chinese English)表示中式英语等等。
教师在使用符号前要对学生进行符号含义的培训,然后再使用符号进行作文批改,训练学生根据符号提示自查作文中的错误并加以修正,这样就形成了教师“批”,学生“改”的合作,使评价成为师生互动的行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助于学生自我修正、自我提高。
(四)分级要求,切合实际进行评价
目前我国大多数班级是大班教学,同班学生的写作水平参差不齐,对不同层级的学生,教师要做分层要求:优秀生要注重文章逻辑、内涵以及文中精彩语句、复合句和高级词汇的使用;中等生则要注重句式、时态的正确使用,要多写简单句(如主谓宾、主系表、主谓宾补等)和常用句式(如It’s + adj + to do; I think/believe/hope that ),要正确使用连词和常用短语;基础差的学生则要做到不空卷,要尝试着写与作文内容要求相关的词语,用简单句(主谓宾、主系表结构等)来表达题目所给的信息。
在对作文进行评价时,教师对不同层级的学生也要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和内容。对于作文中每句话都存在着错误学生,教师就要求他们能够写出正确的句子;而对于能够写出正确句子的学生,教师评价的侧重点则是如何丰富句式;对于句子正确且句式丰富的学生,教师则应该指导如何使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建立逻辑关系。下面这篇作文不但每句话都通顺,而且做到了句式表达丰富,请看老师是怎样提出修改建议:
Last Saturday evening, all my family had dinner in a restaurant.
There were some young people sitting beside us. They talked very loudly, what’s more, they were smoking! I asked them not to do things like that. But I was laughed by the them, they didn’t listen to me at all.
In my opinion, it’s not right to do things like that in public place.
Because the young people are our country’s future. It’s necessary for us to be polite when we are in public places.
这样的文章虽然能够做到达意,但是读起来仍然感觉生硬、干瘪,因为文中的语句是彼此孤立的。此时,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在句子之间、段落之间建立逻辑关系,有了逻辑关系,文章自然就会顺畅,这就是作文题目中经常提到的“可进行适当发挥”。请看修改后的作文:
Last Saturday evening, all my family had dinner in a restaurant. (But we didn’t enjoy ourselves.)
There were some young people sitting beside us. They talked very loudly, what’s more, they were even smoking! (They were so noisy that all of us can’t stand them,) (so) I walked to them and asked them not to do things like that. But I was laughed by them, they didn’t listen to me at all. (I was very angry with them.)
In my opinion, it’s not right to do things like that in public place. (Because) the young people are the future of our country. It’s necessary for us to be polite when we are in public places. (If everyone has good manners, our world will become a peaceful home.)
在添加了括号中的语句后,整篇作文读起来连贯流畅、浑然一体。因为这些句子使每一个场景都产生了逻辑上的关联,而不是简单的将汉语信息进行枯燥的翻译。
结语:
总之,一个品过美味佳肴的人,才能品出普通菜品在原料和制作工艺上的不足。学生首先要通过阅读鉴赏好文章来提升自己的语言积累、拓展自己的思想,然后才会具有评价自己和他人作文的能力。作文水平的提高,要通过语言积累、内容建构、布局谋篇、修改完善几个环节来完成,缺一不可。另外,每个题目教师都要写下水文,只有自己写过,才能与学生有共同或者相似的过程体验,才能设计好的写作教学任务,才能有“平等”的共同交流。
参考文献:
[1] 韩婷. 初中英语作文批改现状的调查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2] 陈丽.形成性评价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3]汪辰静.初中英语作文评改中“量规”的引入及实施策略.《教学与管理》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