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艳
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三嘉九年制学校
摘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全球经济和科学的突飞猛进,这就需要新时代的人才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不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在工作和学习过程中通过不断应用信息技术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信息知识水平。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应用微课是教师升华教学效果、发展自身专业能力的有效手段。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微课资料在导学部分的应用;微课资料在练习环节的应用;微课资料在互动环节的应用三方面对此展开讨论。
关键词:微课应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探究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的内容的设计与展示,其主要特点是短小精悍,内容丰富有趣、且形式适合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微课被应用最广泛的形式是在学生的预习中,即教师所开展的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而实际上,在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利用微课形式的资料,为学生对新课知识的认识、练习和巩固提供帮助,因此,探讨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微课资料在导学部分的应用
在课堂教学的开始,教师为了引出本节教学重难点,常结合学生们之前学习过的知识点,或者利用图文资料,为学生展示新旧知识。但是,初中学生具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普遍特点,部分学生容易在课堂导入部分,就因为跟不上教师的思路而影响整堂课的学习。因此,教师有必要使用微课资料,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通过视频形式资料的参考,对新课知识的学习进行关注,并产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教师在教学“网上信息自由搜”时,就通过动态形式的微课资料,为学生展示了新课知识及其应用效果。教师将“打开IE浏览器”、“使用浏览器”、“利用关键词搜索信息”等知识点以视频的形式展现在了学生面前。视频形式的资料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更让学生们产生了自主探究和竞赛学习的意识。因此,在视频资料的辅助作用下,教师开展的小组合作教学活动和竞赛教学活动成果才得到了质量保证。微课资料在导学部分的应用,主要通过告诉了学生们本节课学习的目标、学习重点以及技巧,如利用多个不同的关键词组合来精确地搜索信息等,从而使微课在导学部分的应用在根本上促进了教师的课堂教学。
二、微课资料在练习环节的应用
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以实践为主,而学习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教学工作展开,都是围绕学生要实践的知识点的设计为基础。
然而,初中学生们正处在贪玩好动的青春期,稍遇到些实践中的困难,就容易失去耐心而转向玩游戏。因此,教师可以在学生的练习环节应用微课资料。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参考更有效的微课资料,实现高质量的课堂练习。
例如,教师在教学“补充与完善网站”一课时,参考学生们经过前两节课的学习,都希望自己拥有更完善、更精彩的网站心理,就以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主要形式展开了教学。与此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们学习超链接在网页中的添加过程中,为了减少学生的实践压力,同时为了提升学生们的实践效率,增加学生们的实践次数,运用了微课资料。在学生们实践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结合学生们实践的难点,为学生播放了在同一文件内创建超链接的视频资料,学生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忘记了操作步骤,通过直接观看多媒体荧屏,就可以轻松解决难题,并能够进行持续练习。这不仅提升了学生们的实践质量,更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微课资料在学生互动环节的应用
微课资料除用在导入和练习环节,还可以用于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的互动环节。学生们在课堂上的互动就是针对同一学习任务,进行知识点应用的相关讨论。而微课资料的加入,可以为学生探究新的知识点、挖掘学生的潜能提供助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供助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图层的应用”一课时,考虑到学生们对图层知识的应用过程可能会出现较多未知难点而需要与其他学生的频繁互动,因此,教师将微课资料应用在而来学生讨论过程中。不同于其他知识教学期间,教师使用微课为了促进学生按部就班进行各个操作步骤的实践练习,在本课中教师使用微课资料为学生展示了大量的主题资料,为学生通过高效互动快速选取应用实践主题提供了助力。此外,教师还通过展示各主题应用图层设计后的成品,供学生们在小组形式下进行了高效的互动,利用更少实践找出了自己应用图层进行图像设计的缺点并进行了更正。教师对微课在学生互动环节的应用,不仅减少了教师的教学压力,更帮助教师积累的微课应用于教学更多环节的实践经验。
综上所述,将微课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结合自己对教学的深刻认识,将微课灵活应用在教学的更多环节。如教师将微课应用于课堂导学部分,吸引学生学习兴趣;而教师将微课应用于学生实践环节,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效率;最后,教师还可以将微课尝试应用在学生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互动效率和创新能力。总而言之,将微课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更多环节,可以切实促进信息课堂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美娟.整合微课资源,建构信息技术高效课堂[J].教书育人,2018(34):67.
[2]孟德峰.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有效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32):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