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责任教育为主题,构建立体育人合理机制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5期   作者:王萌萌
[导读] 德育是学校工作的龙头,我校根据学校实际,结合当今形势,将责任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突破口
        王萌萌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营城第一高级中学 130500
        摘要:德育是学校工作的龙头,我校根据学校实际,结合当今形势,将责任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突破口,通过责任教育的“六心”工程,实施有学校特色的责任教育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一、完善制度,严格管理,明确学生的责任意识
        (一)入学培训制度
        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角色定位还不准确,责任意识不强,对自己的行为难以准确定位,对学校的规范尚不明了。针对这种情况,每届新生入学时,学校专门用三天时间对其进行教育培训。中心内容就是:学会承担社会责任。要他们明确,作为高中生,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对自己都有自己独特的责任。三天时间里,班主任必须使学生明白,自己有哪些责任,最基本的责任是什么,并告诉学生如何承担在学校的责任。
        (二)新生军训制度
        热爱祖国,保卫祖国,遵守纪律是每位公民的责任。我校在这方面的教育是从新生军训开始的。每届新生入学进行三天教育后,即进入军营进行为期一周的军训。在军营里,一切按照部队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训练。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纪律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基本的军事教育等。这一活动该校从2000年坚持至今,效果良好。通过军训,学生的责任意识、履责能力均有显著提高。
        (三)对班级的量化管理制度
        每周有政教处组织对全校所有班级所有学生的日常表现进行考察,考察内容包括:仪容仪表、是否按时上学放学、上课遵守纪律情况、完成作业情况等共二十多项。根据班级学生表现,政教处对每个班级按标准评分,每月底对优秀班级颁发量化流动红旗。班级根据本周的表现,对本班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这一管理活动,能有效地规范学生行为,使学生逐步明确自己作为学生首要责任就是遵守学校规范,并为其承担其他社会责任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对班级卫生的管理制度,实行月卫生评比制度
        进行责任教育,要求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环境,保持班级和学校卫生,是学生的最基本的责任,学校团委制定了班级卫生评比细则,每天对各班的教室卫生、责任区的卫生情况进行评比打分。每月根据检查情况学校团委对卫生优秀班级进行表扬并颁发卫生先进流动红旗。
        (五)对学生仪表的管理制度
        责任教育从学生进校门口仪表抓起,政教处定期和不定期进行学生仪表检查。学校抓仪表非常严格,头发、着装都有详细的严格规定。
        (六)升旗承诺制度
        为了让学生通过履行职责的实践,实现责任的体验和内化,让责任意识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学校每周进行班级承诺活动。每个班级一个学期内都要进行一次国旗下讲话,代表学生们在国旗下的承诺。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阶段性责任,并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同学的合作实现自己的承诺,勇于履行班级和自己的责任。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承担责任的能力
        (一)感恩教育活动,使学生从源头学会承担责任
        对学生实行责任教育,学会感恩,是承担责任的源头,也是勇于承担责任的具体表现。为此,学校开展了系列感恩教育活动。活动期间,邀请了局领导及教育界知名人士到学校做现场感恩教育报告。报告会现场相当精彩,许多学生含着泪水向家长和老师表示感谢。通过这类感恩报告,所有的学生都得到了收获,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到自己肩头责任之重。并以此带动责任教育的全面开展,实现了德育的纵深发展。


        (二)抓实践,增强学生责任意识和履责能力
        从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意识出发,每年组织学生到社会公共场所及相关慈善机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集体观念、集体责任意识,拓展学生的社会能力。每年清明节前后,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缅怀革命烈士,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其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责任意识。
        (三)开展为贫困人群的捐款活动
        扶弱济困,是学生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通过教育,让学生知道:国家、社会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我们必须帮助他人,这是我们回报社会、承担责任的的具体表现。因此,对于需要帮助的无钱上学的大学生、对于贫困母亲、对于残疾人、对于重病的无力医治者、对于受到地震等紫让灾害的同胞,学校团委都组织所有学生伸出援助之手,慷慨解囊。捐助活动的每一次开展,都使学生受到一次责任教育的洗礼。
        (四)隆重的迎新文艺汇演和校运动会
        学校每年秋季举行秋季运动会,每年元旦进行迎新文艺汇演。活动规模大,规格高,参与学生多。每次运动会都有近五百名学生运动员参与竞赛,文艺汇演要求所有班级都有代表节目表演。学校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认识到,自己对于班集体有一份责任,让学生在排练节目、组织参赛中锻炼承担责任的能力。
        (五)主题班会活动
        学校每月开展主题班会活动。主题班会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班会主题由学校研究决定。主要围绕“勇于承担责任”展开,班主任围绕学校定的主题,通过不同的形式开展班会,或讲解、或学生表演、获邀请家长参加,形式丰富多彩,效果良好。
三、把责任教育融入校园文化之中
        (一)加强学校器物文化建设,使校园文化环境成为无声的师长
        促进学生责任教育。学校的每个角落,每一块地,每棵树,每个景点,都精心设计,使一草一木、一物一景都成为学生难以忘怀的伙伴。学校特别建设了地理园,让学生做到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胸怀。建了宣传橱窗二十余个,定期出版、更新宣传内容,以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建设和完善校园网站,在网站上定期发表师生责任教育的文章,发布学校德育动态,使全体师生参与责任文化建设。
        (二)特色班级文化推动责任教育
        注重班级文化建设,注重利用班级熏陶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审美意识、创新意识等人文思想。让责任教育从班级开始,如2018级7班的班级文化是:让班级成为温馨的书房。2019级11班的班级文化是:班级是智慧的海洋。各班特有的班级文化深化了责任教育的内涵,让责任教育的目标内化成学生自觉的行为。
        (三)人文管理思想推动责任教育
        注重人文管理,是加强责任教育的又一措施。让老师们把工作要求变成责任意识,老师们才更执着于教育事业,更热爱学生。正因为有了这种“责任”意识,老师们的工作按照学校“四化”要求才更富于理性、充满智慧、追求创新。教师们全身心的投入教育,更需要学校人文化的管理,遵循责任教育的理念,学校追随时代的步伐,探索现代教育,静心思考学校、学生、教育的问题,踏踏实实地追求学校的高品质和高层次。
四、加强校讯通建设,让责任教育渗透到家庭
        为了让责任教育渗透到家庭,学校加强了校讯通建设。学生进出校门自觉请假,班主任负责打电话通知学生家长或把学生上学信息发到家长手机进行监督;同时,科任老师和班主任可以通过校讯通网络把家庭作业、学生在校表现、家长会培训内容以及家校配合要求等信息,通过网络发给家长,家长接到信息后主动承担家庭教育的职责。家长也可以通过校讯通网络把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在家中的学习情况以及对学校教育建议等信息发给老师。校讯通紧密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联系,使责任教育有机的向家庭渗透,为学生主动承担家庭责任,培养学生树立家庭责任意识,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