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堂中有效教法的实施研究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5期   作者: 郭崇阳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教育体制逐渐趋于完善。为了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发展
        郭崇阳
        合阳县第二高级中学 7153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教育体制逐渐趋于完善。为了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发展,新课改指导思想为高中生物教学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为此高中生物教师必然改革传统教学方式,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才能进一步保证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本文将探索高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教学,希望能够进一步贯彻新课改的指导思想,从而达到教学过程与结果优化的目的。
        关键:高中生物;有效教法;策略研究
        新课改的理念核心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引导每一名学生进行有效学习,从而充分挖掘每一位学生的能力,实现对每一位学生潜能的开发,利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应当立足以学定教的基础出发,不能单一关注知识目标的达成,更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能力发展和学习体验性,积极探索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教学形式,只有在学生得到良好的学习体验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下,高中生物课堂的教与学才能变得更加有效优质。
        一、情境导入,提升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始则是成功一半。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导入一堂新课,是产生一堂好课堂的必要前提条件。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将文本静态性表现转变为可视化动态性表现,为学生在课堂导入中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在直观性、立体化、动态性的教学情境中,充分调动学生多个感官的参与,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通过信息技术的形象化呈现,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的理解能力。
        例如,在教学《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先播放关于电影的剪辑片段《终极细胞战》,以三分钟左右的时长以生动化、趣味化的形式为学生呈现出来,使得学生对细胞有了一定的兴趣与好奇,从而初步建立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认识。

然后教师在概述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细胞学说的内容及意义上,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直观的呈现,播放关于英国科学家胡可自制的显微镜能可以放大倍数为40——140倍的故事,以及荷兰学者列文虎克用设计较好的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动植物的活细胞和原生动物……,以直观化、形象化、动态化的画面呈现,代替传统的讲述方式,这样不仅能够引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性,也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形象化的认知体验性,从而在多媒体设备的支持下一步步引导学生不断深入了解细胞的概念,也为有效课堂的产生奠定一个良好的教学开始。
        二、小组合作,提升学习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新课程改革中一大亮点,是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有效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也能够在同组异质、分组同质的小组分配下,学生合作过程中产生学生之间相互带动学习的积极氛围,从而能够为高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性奠定教学的基石。
        例如,在教学《基因突变》一课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各小组提出学习问题,以问题带动各小组的学习节奏,不断地深化新知的认识和自身能力的强化。如:什么是基因突变?细胞一般发生基因突变会将这种情况传递给后代么?导致基因突变的原因是什么?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什么时候?……所有细胞是否都会发生基因突变?此外,在问题的设计上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将问题设置不同的梯度,这样推动学生经历由表到里、由浅到深的思考过程,从而推动学生新知学习的巩固与内化。
        三、联系生活,提升学习认识
        高中阶段的学生是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他们对自然存在的生物现象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为此教师应该利于这种学习心理服务于有效课堂的构建。那么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应该积极联系学生的已知生活经验,从学生的已知生活经验中找到与教材内容相关生物现象的联结点,以此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和深化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形象化认识,从而再教师的合理引导中推动学生进行生物实验,真正将生物知识深化于心。例如,在高中生物《细胞呼吸》一课中,教师可以提出为什么我们在剧烈运动后浑身肌肉会酸痛那?以这样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激发学生联系生活的想象。再如,在学习完《光合作用》的课程知识,教师可以促进学生利用已知的生物知识,解释下为什么蔬菜大棚需要透明无色的塑料保护那。其次,教师在根据学生不断探索和回答的问题下,积极为学生创造可操作性的生物实验,使得学生有机会验证自我的猜想及假设,通过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深化自我对生物知识的科学认识,从而推动有效课堂的实现。
        总而言之,为了进一步贯彻新课改的教育指导思想,教师必然要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和方法观,充分的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根据学生的学习喜好和认知逻辑基础上,进行教学过程的优化及调整,从而才能更好地保证高中生物有效课堂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朱宏艳.高中生物如何实现有效教学[J].黑河教育,2018(10):14-15.
        [2]吴劲阳.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0):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