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蕾
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中学 北京 海淀区 100081
摘 要: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疫情带了社会生活多方面的改变,也带来了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的线上教学,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应对疫情防控的举措,也是为之后的顺利开学做准备,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在于为了学生的成长。“停课不离岗,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研,停课不停学”是对教师的要求,为的是最大限度的减少疫情对于教育教学的影响。
关键词:线上教学;防控;减少;影响
一、问题提出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 我们清晰的感受到了“线上教学”的优势明显:网络教研打破了学校壁垒,众人拾柴火焰高,网上授课更有利于整合优秀的网络资源,提高内容的质量。但是线上教学还是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线下教学,还是存在教学中的瓶颈,特别是教师无法把握学生的听课状态,师生交流互动有限,不能很好的分层教学。
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如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是我们一线教师急需思考的问题。
二、课例实施
(一)整体教学思路:以学生为中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知,指导实践。
来自生活的思考-----深化问题的认识----回归生活的践行
.png)
(二)具体环节
环节一:护我法律知多少 感悟法治无处不在
教师活动 1
课前 安排学生小组任务:通过查阅书籍、浏览网页等方法,搜集整理能保护自己在教室里读书学习、享受岁月静好的法律法规。
展示《民法典》的立法意义,北京市出台《垃圾分类管理条例》
学生活动 1
课堂 分小组展示分享搜集的保护自己读书学习、享受岁月静好的法律法规。—— 找法
活动意图说明:“护我法律知多少”,目的是引导学生感悟我国的法律,自觉尊重和信仰法律。学生行为预设:民法典的颁布、垃圾分类法规是时政热点话题在学生展示的基础上再举例论证,引导学生树立法治意识。
环节二:如何用法维权 辨析治理之策
教师活动 2
课前了解学生通过问卷星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组织辩论。根据调查结果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每组选取3名辩手进行主辨论,其余同学参与自由辩论。
归纳总结:简要阐述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学生活动 2
课前同学通过问卷星做了问卷调查。
课上结合学生展示他们通过问卷星进行问卷调查的数据并做简要说明,引出辨题。
课堂辩论
辩题:落实垃圾分类主要靠法治规范与落实垃圾分类主要靠民众自觉
通过辩论思考,得出基本结论:垃圾分类需要法治规范,也需要民众自觉。通过辩论后,学生进一步明确垃圾分类要通过全民守法来践行。
活动意图说明
学生通过辩论,能辩证的看待法治与德治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环节三:推进全民守法大家谈 ,共绘生活之美
教的活动 3
出示图片:首都之窗网站关于《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修正案(草案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的网页截图
归纳总结:科学立法是实现良法之治的前提。
出示案例:对乱倒垃圾者怎么办?
学的活动 3
思考讨论: 展示学生的思考的成果:小区养狗、当哪吒遇到民法典 、话题演讲
活动意图说明
“全社会如何推进全民守法”,目的是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面对生活世界中的各种现实问题,在探究活动中拓展视野,阐述推进全民守法的措施,自觉投身依法治国的实践。开展多元评价,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题问交流,解疑释惑,辩证分析,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结合,灌输性与启发式相统一。
三、课例反思
1、选取生活时政激发兴趣---让学生动心
本节课议题化教学所支撑的材料比较多,体现的学科知识也多样化,可以挖掘的学科知识比较多。但是什么样的材料最合适呢? 无疑是学生感兴趣的可以讨论的值得分析的才是最合适的。本课中所涉及到的“小区养狗”“垃圾分类”这些都是生活中真实发生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减少和学生的距离感。让学生感兴趣,乐于接受,有了兴趣点,后面的理性分析就事半功倍了。
2、同学互评引发情感共鸣—让学生动情
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最大的区别就是沟通受限。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在交流中传递信息,沟通情感的渠道不够通畅。在教学环节设计中,让学生自主选题,开展多元评价,自评、互评 教师评价相结合,重构课堂权力结构,突破线上教学的局限,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让学生在评价中也能有情感的交流。就像王健玮同学朴素的表达中,我们可以明确的看出他关注到了其他同学的“闪光点”,相互学习相互借鉴。通过评价获得学习反馈,感受、反思、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成为能有效学习调控自我学习的主人。
3、辩论环节理性表达 —让学生动嘴
线上教学环节中对于学生参与度的把控是教师头疼的问题,隔着屏幕,不知道对面的他们到底在做什么?辩论环节的设计,激活了网络课堂。将辩论引入课堂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才能和能力的舞台,将课堂交给学生,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勇于创新,丰富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在学生张嘴辩论表达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通过辩论环节的教学,学生丰富了知识,增长了见识,强化了记忆,拓宽了知识面,同时学生在收集资料准备材料的过程中,培养了收集信息,获取信息,分析提炼信息的能力。学生在唇枪舌战中能够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这正与新课标的要求不谋而合。
4、制作探究分享PPT —让学生动手
亚里士多德说;“告诉我的我会忘记,给我看的我会记住,让我参与的我能理解。”在最后一个环节中,学生自选问题进行分析说明,探究分享自己的学习内容。探究与分享环节的引入,坚持问题导向,统筹学科知识和生活经验,学生从“输入导向”转向“输出导向”,破除学生思维障碍,推进深度学习的学习分享。正想学生所说,也许课堂上同学们每个人的分享只有几分钟,但是在之前的动手准备的过程中,学生也在不断成长。
后疫情时代,线上教学可能要长期于线下教学互补并存,如何更好的调整教学方式,让线上教学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是教师不断探索研究的课题。抓住学生,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真正的发生,是无论哪种教学方式都不能回避的核心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