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5期   作者:罗娟
[导读] 为了提高全民素质教育水平,我国教育改革对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罗娟
        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长工实验学校 湖南省 岳阳市 414200
        摘要:为了提高全民素质教育水平,我国教育改革对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期间,教师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传统的初中生物课堂往往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影响教学质量。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性显得势在必行。
        关键词:初中生物;有效性;教学策略
        步入初中阶段的学习后,学生们需要学习的课程越来越丰富,生物便是初中时期重要的新增学科之一。目标是行动的指南针,指引走向胜利,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当以教材为依托,制定鲜明的教学目标,并充分结合信息技术,丰富学生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与其共同推动目标的达成。从现阶段初中生物课堂来看,虽然大部分初中生物课堂都已经普及了信息技术设备,但其使用频率较低,与课程融合度不高,且受传统教学观念和应试教育影响,许多教师仍习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由此导致了教学有效性较低的问题。由此可见,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性是目前初中生物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紧密结合信息技术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新兴的科技设备开始逐渐走进初中生物课堂,其中做常见的有多媒体和微课。多媒体和微课的出现极大丰富了学生们的课堂内容,在传统教材的基础上,为学生们徐徐展开了新的生物世界大门,以往许多抽象概念的支持可以变得生动形象,更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许多难以在课堂中实现的试验教学,也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呈现。不仅如此,多媒体设备还可以代替传统的板书式教学,为教师节省了书写板书的时间,赢得了更多的教学实践,而微课则可以利用短小、精湛的特点,将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进行展开式讲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以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为例,在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课程中,以往的教学,学生们只能通过书本中的插图和身边仅有的绿色植物作为参考,在结合了信息技术后,教师即可以通过互联网下载适用课程的音视频文件和图片等内容,通多多媒体进行播放,并通过对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整理和整合,帮助学生区分不同类型的植物,极大方便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教师该可以通过微课,将课程中的重点、难点进行梳理,并发布到班级群中,方便学生课后随时、随地的进行的复习。由此一来,教师既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介入学生的预习、复习环节,给予学生及时的帮助,提高教学有效性。


        二、提出合理的引导问题
        在提问过程中,教师要设置合理的问题,帮助学生温习旧知、导学新知以及探究新知等。教师可以教师在编制学案的过程中,首先将学习目标转化成问题,围绕这几个问题,展开本节知识的探究式学习,让各个小组的学生在思考中学会知识的同时,更学会了方法,重视方法的教授。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为例,在第三单元“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课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历史发展的过程,创设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身临其境的去探索发现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比如设置引导性问题“生物圈中生物的呼吸和燃料的燃烧释放大量的二氧花坛,那我们为什么不会感觉到缺氧呢?”或者设置探究性问题“植物的光合作用一定需要二氧化碳作为原料吗?”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提问环节必不可少,它既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导学内容,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本内容。
        三、组织小组合作探究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是提高学生团队写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环节,它对于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性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教师需要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究时,为学生巧妙的设置话题、问题等,并全程跟踪学生探究过程,鼓励学生展示成果,并给予纠正、 点拨和补充。在组织小组合作时,教师所涉及的探究主题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探究内容要与教学重点、难点的学习和巩固相关;二是探究内容可为教师提供一定的教学反馈,展现学生们的学习情况;三是探究内容要具备分层化和阶梯化,针对不同学习层次和水平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探究问题,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还要扮演好监督者的角色,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对每个小组的探究过程进行监督,鼓励一些不善言辞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小组发言中,对于消极对待小组合作的学生,要及时给予纠正。不仅如此,教师还要重视小组合作的评价环节,对小组合作的过程、成果、态度等内容进行评价,给予及时的鼓励、奖励、批评和纠正,使每一位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其中,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要做好引导者、监督者的职责工作,践行“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而学生也要做到“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树立终身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意识,双方共同努力,推动初中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邓丽娟.现代信息技术下中学生物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D]. 天津师范大学,2019.P8-11
        [2]黄保帮.新课改下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策略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8(19):164-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