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教育背景下小学课堂教学中微课运用的实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5期   作者:李胜利
[导读] 在目前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实行创客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李胜利
        山东省济宁教育学院附属小学 山东 济宁 272200
        摘要:在目前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实行创客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能够帮助学生整合学科知识,提升实践动手能力,另一方面还能利用信息技术,基于音视频等元素,提升学生信息素养,适应时代发展。小学数学课堂教育也不例外,在课堂上创设微课教学环节对学生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提升综合素养十分有帮助。因此,本文基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阐述微课运用的重要性,并对此提出几点相关策略。
        关键词:创客教育;小学数学;微课;现状;重要性;策略
        时代的发展带动了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目前创客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种新型模式。小学课堂中,教师通过实行微课教学,创设必要的课堂情境,带领学生对知识进行拓展和总结,能够促进教学过程高效率、高质量的开展与进行。教师应仔细分析目前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识到微课教学的重要性,并不断调整及优化自身教学模式。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育的现状
        1.1课堂互动性低,教学模式机械化
        数学这门学科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且计算推理等过程容易让学生产生惧怕和厌烦心理,教师未能在教学过程中调动课程气氛,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就会导致整个教学过程的机械化,效果不佳。而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有部分教师完全按照自己的教学方案进行教学,未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数学问题的难度,不能通过寓教于乐,或是创设趣味数学情境的方式加强数学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学生完全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点讲解和剖析,不能形成自己分析并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教师忽视了新课程改革中“以学生为本”的重要要求,割裂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2教学资源有限,教学拓展延伸性不够
        传统数学教育模式下,教师可以利用的数学教育资源比较有限,只能通过教师的口述,结合教材知识,借助学生的发散思维,但这种模式下很难将抽象的数学问题给学生讲清楚、讲明白、弄通透。并且教师无法进行数学知识的拓展与延伸,例如有趣的知识背景、数学家的生平趣闻、数学的高妙精彩之处等,而这些知识的拓展与延伸一方面能够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能够为学生进入高年级学习数学打下牢固的基础。
        1.3忽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和重视
        正因为传统数学课堂中,教师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讲解,忽视对学生参与思考问题的关注和重视,缺乏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导致学生缺乏能够自己分析数学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的能力。教师通过举例讲解数学问题,加大学生课后练习数学题目的力度,整个过程中忽视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和培养。
        二、小学数学课堂融合微课教学的重要性
        2.1丰富教学模式,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微课引入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能够丰富课堂教学模式,即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单一化。通过引入趣味情境,向学生以短视频、碎片式教学的模式传输知识,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带动数学课堂教学的气氛。另一方面,通过碎片式教学的引入,学生能够发现数学中的奥妙和精彩,从中产生疑惑和问题,因而能够更加细致地听课和记录,这即是在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2.2拓展数学背景知识和资源
        利用微课进行知识的拓展与延伸是对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的一个突破。教师利用微课首先对本节数学知识的内容进行一个引申和导入,让学生了解到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是这样产生的。其次,教师在对特定知识点的讲解时,对涉及的数学家、数学思想(如数形结合)、数学方法等进行拓展讲解。通过这样的设置,学生将会对问题形成更透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这些方法或思想往往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和关键之处,教师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有所了解和认识,能够为学生将来学习高年级的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2.3整合数学知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微课的特点是短小精悍,耗时很少,讲解的知识点和内容基本都是碎片化的,因此基本不会占用课堂教学太多的时间,但是其所涉及的知识点往往都是课程教学中的要点,因此教师通过微课的形式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和归纳对于学生的认识和理解就会有大的帮助。教师可以在每节课结束之际,用微课对本节内容进行简要的总结和归纳,要求学生对本节内容形成一个数学框架,这样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就会更加有逻辑和思路,从而帮助学生培养严密的数学逻辑和思维方式。
        三、小学数学融合微课教学的策略
        3.1巧用微课,创设课程导学情境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短视频的形式,播放与本节课相关的小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关注度。教师可以采用动画短片的形式,通过阐述生活中数学问题的实例,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和形象化,引导学生更加贴合实际地、更深刻地认识数学问题。教师可以采取抛出实例中的问题,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的方式,引出本课的主题和即将讲解的内容。
        例如:在讲解“追及问题”之前,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微课中的动画小短片,显示小红和小明姐弟两人要去小镇上买水果的动态情境,姐姐走路过去,屏幕上打出其每小时3千米的速度,显示“三小时过去了”,然后弟弟骑自行车以6千米每小时的速度前往小镇,最后在屏幕上提出一个问题“姐弟两人什么时侯相遇呢?”以动画小短片的形式反映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更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体会。教师可以利用3-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这个问题的切入点在哪里,互相交流这属于数学问题中的哪一类问题,为后续深入讲解“追及问题”奠定基础。
        3.2利用微课加强数学题目的训练和巩固
        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进行知识点的强化和巩固,由于传统教学中教师只能够利用课本和教材进行习题的训练和巩固,所以往往受到限制和窒碍。教师可以在讲解完每一个具体的知识点之后,通过微课播放与之对应的常考题目类型,指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数学知识点,分析题目的信息,找到切入点,并确定解题思路。通过趁热打铁式地训练和强化,再加上课后的训练,学生就能够对知识点掌握得更加牢固和深刻。
        例如:教师在讲解“图形计算问题”时,首先指导学生了解并熟悉正方形周长、面积,正方体表面积、体积,长方形面积及周长,长方体体积及表面积的计算公式,了解其公式的缘由。然后,教师通过微课引出一系列面积、周长和表面积、体积计算的题型,要求学生结合公式,进行一题一题的分析和解答。对于稍微有一定难度的习题,教师可以播放微课的思路分析部分,它会从题干的已知信息出发,不断地搭建数学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对本题的出题点、切入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3.3借助微课,整合课堂知识,形成数学知识框架
        教师可以在每节课结束之际,利用微课整合本节课所讲的数学内容,即通过从数学基础概念、公式、思想等角度出发,微课能够引申出基本考点和易错点,然后指导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整体的逻辑认识和理解,从而在课后的习题训练中对知识点能够信手拈来。
        3.4基于微课,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教师除了利用微课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一番讲解和补充,还可以播放有关数学知识的背景部分、数学思想的拓展和渗透。教师可以适当延伸利用“方程”解题的思想,补充对“数形结合”办法的讲解,帮助学生对数学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从而为高年级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结束语:创客教育是教育改革下新型的素质教育模式,它能够巧妙地将信息技术教育与传统课程教育融合,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和信息素养,不仅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补充,也是有助于培养学生全方位发展的能力。微课教学对传统教学来说,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强化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促进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齐明.运用微课  优化教学[J].华夏教师,2020(21):61-62.
        [2]刘居民.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策略[J].华夏教师,2020(19):53-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