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宽
浙江省舟山市岱山中学
摘要:一堂真实的通用技术课,教师应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选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创设简约真实的情景、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作业,达到学生不仅训练技能,又训练设计思维能力的目的,全面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
关键词:通用技术;实用;实践;实效;课堂教学
在新课程推进的过程中,笔者通过一些省、市培训和对公开课、优质课的观摩,感悟到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动动手、做一做,更不是走形式,而是师生合作互动,思想碰撞,心灵交流,共同成长的历程,是技术设计与实践技能的完美结合。而表面上热闹的课堂并非是真实的课堂。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体会,从课的导入、课堂提问、课堂实践和作业布置这四个方面谈谈如何让通用技术课程洗净铅华,返璞归真。
一、新课导入要“实用”
一个大型音乐作品的开场音乐能暗示和概括剧情,引领听众进入音乐情境,通用技术课堂的导入,就是和前奏曲起着异曲同工的作用。一堂课的导入能够决定整堂课的基调,唤醒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激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和期待,为引出新知识做好铺垫。
如在教材《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的关系”一课中,教师采用计算机发展过程案例和展示世界第一台计算机(ENIAC)占地170m2大,总重达30吨的庞然大物到现在的笔记本及手掌电脑的相关图片,使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产生一种震惊感。继而让学生思考:是什么力量促使计算机在短短的60多年的时间内迅猛发展?教师评析:是设计。人们需要体积更小、功能更强大的计算机,而通过设计,实现了这个目标,也推动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引出技术与设计的五大关系,从而把学生带入到技术与设计关系探究情境之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把教学内容同学生感兴趣的事情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课堂提问要有“实效”
众所周知,课堂上的很多事情是无法预料的。如果在课堂上学生能够自如地回答教师的所有问题,并且表达得体,那么笔者就要怀疑教师对问题的设计是否有不当之处。教师在课堂中应创设一些创造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可以不是现成的,尽量让学生加以发散。
如在讲解“结构与设计”单元中“无处不在的结构”时,提问“生产生活中还有哪些产品的结构是受到自然界事物的启发而产生的?”,一个学生受蜂窝插图的启发,回答说瑞步运动鞋气垫结构很像蜂窝,踩在上面非常舒服,并且有一定的减震功能。这个回答很新颖,我即刻布置任务,要求每个同学课后对自己的运动鞋结构进行研究,下节课交流。同时,直升飞机像蜻蜓;北京奥运体育馆像鸟巢;链形书架像铁链门等回答,从而引发学生对结构了解的浓厚兴趣。
三、课堂技能知识传授要进行“实践”
通用技术作为技术类课程,实践活动自然是必不可少,更可以说是一个课程特色。课堂上的“实践”可以用案例,也可以用教具、实验、设计、制作或讨论、辩论、思考等形式。教学中,教师还应以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为基础,紧密结合教材中给出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等,组织有效的“实践”活动。
如“方案的构思”一课中,教材以台灯为例:课前,我先让学生分组进行台灯调查和探究,其内容可以从功能、材料、结构稳定、安全可靠、成本适当、易于制作、创新美观几方面考虑(学生可以在市场或家中已有产品中观察)。课中对台灯如何设计、制作与学生进行综合地分析和探讨,同时展开“适合中学生使用台灯的高度”“在不同环境下又将如何分析产品的设计”等讨论,通过对课前的调查和课中的讨论,使学生对台灯的设计有了更加清楚的了解。至于台灯制作,就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外合理利用休息日或空余时间去完成,这样就将课堂延展到了学生的生活中,给他们更大的空间,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来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高,以及终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下列图片是我校学生制作的台灯个例及其设计特点:
![](/userUpload/11(9225).png)
图一:材料用粗铁丝和小塑料桶制作。
特点:结构稳定、简单,成本低,易于制作,安全。
图二:材料用鹅卵石和现成灯罩做成。
特点:结构稳定、简单,成本低,易制作,有创意和艺术性,安全。
图三:材料用大理石小板条,软铁管,海螺壳制作。
特点:结构稳定、简单,美观,有创意,安全。
四、课堂作业布置要符合“实际”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检测手段。合理安排、布置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拓展学生知识面,从而全面提高学生技术素养。
如我在教学“技术产品的使用、维护和保养”一课中,以空调为例,提出空调维护、保养与节能的关系进行讨论,看空调温度限制××℃或限时,都能起到节能和省钱,但是否还有其它问题造成空调的“费电”,我利用学校废弃的空调挂壁内机,在课堂上让二位学生现场拆除空调过滤网,发现里面积尘很厚,学生们这才知道,原来造成空调“费电”还有其它原因。我在课后布置了课外作业,要求家中有空调的学生回家拆洗空调过滤网。这影响很大,在下一节课信息反馈中,很多学生带着感激的心情说:“我们父母亲非常感谢你的这节课,解决了我家空调问题”,而学生自己在家中也感到很自豪。
在一堂真实的通用技术课中,教师应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选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创设简约真实的情景、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作业,达到学生不仅训练技能,又训练设计思维能力的目的。真实的通用技术课不一定是华丽,或许会留下一些遗憾,留下一些困惑。但笔者认为可能就是“巴尔扎克塑像”断臂之美的魅力,罗丹的“巴尔扎克塑像”虽然失去了两条美丽逼真的手臂,却出乎意料地获得了一种不可思议的艺术整体效果之美。我们真实的课堂也应具有这样的魅力。
[参考资料]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师范教育司组织 《技术课程标准研修(通用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6月第一版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苏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