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英语全国卷I书面表达对英语教学的反拨效应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5期   作者:金玉玲
[导读] 语言测试是语言教学进行评估的一种重要手段,高考更是对英语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反拨作用
        金玉玲
        江西省南昌市洪都中学   330000


        摘要: 语言测试是语言教学进行评估的一种重要手段,高考更是对英语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反拨作用。英语书面表达是历年高考的一个重要部分,2020年高考英语全国卷I 响应新高考、新课标、新时代的号角,回归课本话题,重视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对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反拨作用。基于此,本文就2020年高考英语全国卷I书面表达对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2020高考英语;书面表达;英语教学;反拨
        前言: 2020年高考已经过去,回顾今年的高考英语试卷,书面表达仍是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尤其对于全国卷I的应试考生来说,更是响应新高考、新课标、新时代的号角。语言测试是语言教学进行评估的一种重要手段,而高考更是对我们英语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反拨效应,只有充分理解、深刻剖析这根“指挥棒”的全方位特点,明确方向,把握核心,才能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操练有纲、强化考点、构建体系、有效输出。
一、 突出新课标,抒发感悟
        根据新课标三大主题语境,2020年全国各地高考英语作文主题上以人与社会主题语境为主,形式上以书信应用文写作为主,如全国卷II、全国卷III、上海卷、天津卷、北京卷等等。但是今年我们在全国I卷看到了推陈出新、看到了与时俱进。2020年,高考英语学科依托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进一步深化考试内容改革,加强关键能力考查,体现时代性,确保公平性,充分体现了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功能。
        全国I卷书面表达要求学生以身边值得尊敬和爱戴的人为题写一篇短文,引导学生关注身边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物。这是一篇近五年内都没有出现在高考的命题作文,和书信类应用文的形式规范、“题库”完善相比,它更强调应用写作的输出、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以及书面表达提醒的优化。今年书面表达最大的闪光点在于试题的情境设置更加真实灵活,而非模拟情境,契合《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于英语教学活动中真实情境的要求。这一点告诉我们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提供更加真实灵活的语境,让学生对生活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唤醒学生发自心底的真情实感,这才是真正的有效输出。
二、话题复习,回归课本
        从全国卷I的命题作文我们发现新课标主题语境下单元话题的重要性,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应创设与主题意义相关的语境,立足主题语境开展对语言、意义和文化内涵的探究。

““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2017)
        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中,可以根据新课标所提出的三大主题语境,以话题为单位将教材整合为人物介绍、生活常识、学生生活、节日介绍、科普知识、人文艺术这六个方面。而全国卷I正是涉及到了人物话题,那么明年会不会是描述学生生活的一个场景,或是叙述最难忘的节日呢?这不仅在提醒我们老师在课堂教学及高三复习阶段,一定要有话题意识,回归课本,以“话题”为中心,找到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联系,给学生提供足够真实的话题语境,以情境化教学促使学生不断进行内化,帮助学生搭建词汇语料库,让学生从词到句,从句到篇进行自然过渡。
三、拓展泛读,以读促写
        2020年全国I卷与历年真题最大的不同,有人说是没有李华这一“高考钉子户”,也有人说是命题作文让人意向不到,但追根溯源最“新”的地方在于对语言表达能力的更高层次的考查以及学生的阅读积累量,对于平时有课外阅读英文文章的学生而言,这篇命题作文无疑难度并不大,他们阅读过的英文刊物或原著小说中一定有类似的语篇文段或是好词好句,而对于没有一定英文阅读量的学生而言,在头脑里要开启大量的搜索模式,从课本到现实生活,再到符合其自身的语言表达。
        除了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渗透话题意识外,老师也可以适当地补充一些报刊阅读或英文原著小说的阅读,拓展学生的泛读,积累素材,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词有句可表达。其次,在三年的教学工作前,老师们要一定要做好一个长期的教学规划,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为着眼点,在高一高二阶段拓展泛读,适当的给学生补充一些报刊新闻以及外研社的分阶阅读材料,让学生接触三大语境、六大话题之下,不同类型的文本素材,以导学案的形式给予学生一定的支架帮助,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改善学生的阅读体验和强化学生在阅读中的文化意识。 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给学生丰富的阅读输入,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话题语境下的篇章结构及内容要点,鼓励学生模仿学习,大胆表达,与高考衔接起来,从而提升学生的语篇理解能力和语用能力。
        总之,社会在不断变化,高考在不断变化,命题人也在不断变化,唯一不变的是高考命题中那些“有意义”的部分,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给人以思考感悟的,与时俱进的,传递有价值有思想的,体现语言表达能力的东西。我们要更深层次地探究高考命题背后的这些“有意义”的东西,才能把握未来的命题方向,从而更好地在三年的教学中有所目标,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实践探索,以话题为中心,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以读促写,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 胡丹.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中如何提升高中英语语言能力微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6(36):65-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