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理念融情于初中历史教育教学的实践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5期   作者:王志恒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的落实普及,“师本教育”开始向“生本”教育过渡,
        王志恒
        阜阳市成效中学 安徽省 阜阳市 2360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的落实普及,“师本教育”开始向“生本”教育过渡,简而言之就是要从关注教师“怎么教”向关注学生“怎么学”而转变。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师不应该一味地要求学生背诵史料,模板化的学习答题技巧,而是要侧重对学生学科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在体会历史波澜壮阔的同时实现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本文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就生本理念与初中历史教学的融合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素质教育;生本理念;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历史课程要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考察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学会全面客观地分析人类社会历史问题。为了践行课程标准这一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时候,有必要以学生的课堂体验为基准,改变传统历史教师中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天性,把握好教学规律。具体而言可以从优化课前导入环节、提升学生探究能力、定期开展班级活动等方面开展工作。
        一、优化课前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个好的课前导入环节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引出新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精心优化课前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科举制的创立》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古人常说人生有四大喜事,你们知道是哪四件事吗?”这时候教师可以在PPT上展示出洞房花烛、他乡遇老友、久旱逢甘霖以及金榜题名对应的四幅照片。当学生们说到“金榜题名时”的时候,教师可以说“提起考试,我知道同学们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了,在今天的社会中考试是一种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在古代人们是怎么进行人才的选拔的?”通过这种生动有趣的课前导入,学生们探知欲望会被激起,从而抱着探究的心态去参加接下来的学习。再如在学习《鸦片战争》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一段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影视作品,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落后就要被欺凌的残酷事实,调动起学生的爱国情绪。这样在学习课本中的内容时,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变得更高。


        二、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学生探究能力
        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有些学生缺乏深度探究能力,反映在答题上,就是只能凭着一些死记硬背型的题目得分,在面对主观性较强的题目时常常无从下手,写不出内容。针对这一教学现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某一历史现象“是什么”,更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生本理念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相互交流讨论中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实现对知识的主动认知,一改“灌输式”教育的弊端。例如在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们布置几个学习任务:任务一,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的根源;任务二,说明“同盟国”和“协约国”的成员国分别有哪些;任务三,分析萨拉热窝事件在一站中的作用;任务四,了解凡尔登战役造成的严重灾难。在布置完任务之后,对学生进行分组,要求每个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利用工具书和教材,来尝试完成对上述任务的分析学习。当学生给出答案之后,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和补充,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对历史事件的认识会更加深刻。
        三、定期开展班级活动,创设知识应用舞台
        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定期开展班级活动,为学生创造知识应用的舞台,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更好的应用与实践当中。例如在学习完《秦王扫六合》这节课时,教师可以提供辩题“分析秦始皇的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然后组织学生开展一场班级内容的辩论赛。为了保证辩论赛的质量,教师要带领学生做好准备工作:首先要求学生观看辩论赛视频资料,了解每个辩手的主要职责;然后要求学生通过互联网、纸质资料去收集并整理相关史实,为自己的观点提供佐证;最后要求学生熟悉这些知识并反复练习,为辩论赛进行打下基础。当学生完成准备工作时,教师抽出时间带领学生展开辩论活动,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记录总结。通过辩论活动,学生们能够在这种良性地竞争中提升历史知识的储备量以及知识应用能力,为历史学科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结语:
        生本理念的提出至今已经有较长的一段时间,但是不同的教师对生本理念的理解不同,践行力度也不同,导致历史教学工作质量的参差不齐。在教育现代化不断推进的今天,教师要面向社会需求,致力于培养全能型人才。就历史学科而言,死记硬背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教师要从兴趣培养、探究能力培养、应用能力提升这几方面开展教学工作,让初中历史课堂焕发出新的光彩。
        参考文献:
        [1]赵华.浅议初中历史课堂中生本教育理念创新[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8,(12):130.
        [2]程添毅.略谈生本理念下的初中历史创新教学[J].中外交流,2018,(46):1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