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广西南宁市横县横州中学5303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师们逐渐认为情境教学法在新时期的教育环境下有极高的应用性。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期的高中政治教师,应以崭新的教育思想去了解情境教学法的实用性,思考如何将情境教学法运用于课堂实践活动当中,从而培养学生的政治科学素养,提升高中政治的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高中政治;直观情境;生活情境;问题情境
政治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课程体系中的重点教学内容,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十分有利。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期教育环境下的高中政治教师,可利用情境教学法展开课堂实践活动,引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优化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的能力,最终呈现出精彩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果。下面,我将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对关于情境教学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应用作以下几方面探析:
一、应用直观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科学技术在新世纪取得了飞速的进步,而教育领域中的资源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得到了极大程度的丰富。基于此,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应用直观情境展开教学实践活动,以形象的画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书本中语言文字的理解,帮助学生充分吸收政治知识。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节时,首先,我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了视频《高质量发展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新变化》,从而引入了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内容,在直观情境之下引导学生做了分析。然后,我着重引导学生探析教材内容,帮助学生理解了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含义以及包含的内容,使学生懂得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建设好现代化经济体系。之后,我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讲解了我国的目前经济形势,与学生共同探讨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举措。最后,我结合实际对学生重点阐述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意义,做了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整体归纳了学习内容,组织学生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借助多媒体技术应用直观情境授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懂得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所作出的重大部署,使学生带着兴趣有了对本节知识的充分理解。
二、应用生活情境,促进学生理解知识
政治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师对政治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充分的认识。基于此,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不妨应用生活情境展开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政治知识的现实价值,从而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助力学生获取有实用性的政治知识。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伟大的改革开放》这一节时,首先,我引导学生分析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使学生了解了改革开放的背景,导入了新课内容。然后,我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改革开放的举措对人们现实生活带来的益处学习新知,从而使学生明白了改革开放的意义。之后,我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尝试自主阐释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趋势。最后,我做了课堂小结,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了这节课的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应用生活情境授课,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了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明白了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的道理,极大程度上助力学生获取了具有实用性的政治知识。
三、应用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政治思维
虽然新时期人们重点强调素质教育,但是问题仍旧是课堂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但绝对不是题海战术。基于此,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必须要在新课改的教育环境下有正确的教育理念,从而应用合理问题情境于课堂教学当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政治思维,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其对政治知识的理解。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坚持党的领导》这一节时,首先,我引导学生回顾了建国以来党为国家、人民所作出的贡献,一步步震撼了学生的心灵,进而对学生提问道:“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发挥领导作用的?”然后,我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与学生一同分析了这一问题,使学生理解了党的领导的重大意义,增强了学生的政治认同,培养了学生自觉学习党的理论的意识。最后,我引导学生归纳了党的领导方式的含义、体现和要求,让学生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应用问题情境授课,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明确了党的领导方式是一套有密切联系的科学系统,培养了学生的政治思维,提高了学生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能动性,充分深化了学生对所学政治知识的理解。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应当在时代的发展中长期对情境教学法做研究,从而应用情境教学法深化学生对政治知识的喜爱,更好地实现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文杰.高中政治课运用多媒体辅助情境教学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7):131-132.
[2]崔串弟.运用情境教学打造高效的政治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6(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