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教育视域下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5期   作者:李洪霞
[导读] 随着新课改在我国高中教育教学体系中不断深入,高中历史教学也进入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改革阶段
        李洪霞
        江苏省大丰高级中学 224100

        摘要:随着新课改在我国高中教育教学体系中不断深入,高中历史教学也进入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改革阶段.在核心素养培养视域下,进行高中历史史料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历史,认识历史,还可以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教材中历史资料进行探究,并根据实际历史教学内容,利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收集相关历史资料,并能将学生实际生活和历史教学联系起来,拉近学生和历史间距离。
        历史的学习,不仅可以提升学习者的文化素养,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促进其全方面身心发展。新课标的改革,为高级中学的教学,提出了新目标。实现目标的途径有:明确教学目标;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结合;举行各类历史活动;课堂教学以史料为依据。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学生;
        引言:
        传统教学模式中,学习者一直处于被动接收知识的状态,为了培养其的核心素养,教育主体要以新课标为依据,改变教学方法,转换在课堂中的角色,以合理的方式发挥其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对历史的兴趣,培养核心素养,为学习者以后历史的学习做铺垫。
        一、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及原因
  新课程标准给教师最大的启示之一就是学生在学习中需要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而为学生接受知识提供有效的途径,进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刻苦钻研的能力。因此,在高校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快改变传统历史知识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效地改善当前学生所出现"吃现成"的学习行为,缺乏自主分析与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教学模式僵化
        目前,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设备较为完善,但由于教学软件落后,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不足,导致当前部分学校的教学模式,依然处于以教育主体为中心,讲授内容仅是课本内容的情况。技术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通过移动网络学习历史知识,提升核心素养,相对的也给教师提升了教学的难度。传统模式中,已经无法抓住学生的眼球,所以改变当前的模式是极其重要的。
        (二)部分教师缺乏历史素养
        传统教学中,教育者作为课堂的主体,对学习者核心素质的培养居于主要地位。目前,一部分教师缺乏历史知识的储备,特别是新手教师,由于刚从事教学,对课程的熟练度不够,导致在准备教学中会耗费大量时间,所以对于历史知识的补充力不从心;另一部分教师经验足,但缺乏与时俱进的能力,这类教师对课堂教学已经非常熟练,能够很轻松在课堂中,给学生讲解重难点,但是由于丧失刚开始教学的热情,很少会主动的提升知识储备,导致在教学中无法更好培养学习者的核心素养。
        (三)历史学习氛围不浓
        高中阶段,相比较语数外三科,历史这门课的分值不高,使得部分学校、教育者、学习者不重视历史的学习。一方面,学校缺乏相关活动的举行,语文有成语大赛和诗词大赛,英语有英语角,数学有各种竞赛和奥数,而有关这个学科的活动少之又少,这就导致学习者在课余时间,很少进行该学科的学习;另一方面,教育者虽然认为培养学习者的该方面的素养很重要,但在实践中很难尽如人意。

所以学校和教育者要积极营造浓厚的历史学习氛围,以便更好培养学习者的核心素养。
        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相应的历史判断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对宗教,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变动和影响,正确认识国家,社会,甚至世界的发展规律。这需要为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历史发展认识体系,使学生不只是单纯地了解历史事件,还能深入地体会历史的意义和内涵。
        (一)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居于主导地位,合理的教学目标,不仅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升教学的效率,而且可以让学生更好了解本节课要达到何种效果。一是要拟定符合现实情况的目标,其要与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相一致,以提升学生的效率、兴趣、核心素养为依据;二是教学目标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提升其在课堂中的注意力,促使其更好融入到课堂中,提升学习效果;三是目标中要融合家国情怀,如在讲授近代史的课程时,教师不仅要讲解考试的重难点,而且要在公民教育的角度,引导学生了解列强对华的侵略战争,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结合
        传统教学已经无法更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习效率,为了更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将信息技术融合到教学当中去。以《马克思主义诞生》这一课为例,教师播放马克思生平的片段作为导入,片段结束后对学生进行关于是否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提问,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之后再讲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知识点,最后利用微课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并将其上传至学习资源库,以便学习者在课后进行复习。
        (三)举行各类历史活动
        学生的历史素养,并不能仅仅依靠课堂上的知识点讲授,还需要各类历史的活动。技术的发展,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课本以外的历史知识,但是当前历史资源庞杂,良莠不齐,部分知识并不能对学生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因此学校和教师要课堂中,活动中培养其认识该方面的能力。一方面,学校举办相关的历史知识讲座,邀请历史方面的专家,教授学生分析历史的方法,学习历史的思维,以便学生在课后辨别历史知识的真伪性;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展开历史类的情景剧,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历史类的小剧场,达到深入理解历史知识的目的。
        (四)促进历史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历史知识的学习,不仅是为了参加考试,更是为了运用在实际中。教育者在教学中,要坚持课堂知识与现实相结合,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合理利用历史知识[[]]。以《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这一课为例,以论语为引导,对学生进行关于孔子的提问,激发学生探索本节课的热情,引导学生学习孔子的为人处事,鼓励学生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要学校、教育者、学习者三方面的共同协作。学校要重视历史学习氛围的营造,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将历史知识渗透在学生生活中,学生要积极主动学习历史知识,提升历史专业素养。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从各方面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提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振美. 浅析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 成功:教育, 2018, 000(020):P.94-94.
[2]付绍俊[1]. 试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 幸福生活指南, 2019, 000(009):0023-00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